Yoana Wong Yoana Wong

赤海蝦2023詳解!(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赤海蝦

香港人常吃到的海膽有4款,包括白膽、赤膽、紫針膽和馬糞海膽,今次都會集中教大家以上4款海膽的配搭食法。

  • 白蝦是台灣目前養殖蝦類的最大宗,約超過15年的歷史,近5年來產量大增,一年四季都可生產。
  • 泰國蝦為俗名,正確名稱是「羅氏沼蝦」,生蝦的蝦身為清透的藍綠色,腹節有橘色斑紋,最明顯特徵就是有一對長而深藍的第二步足,是淡水蝦中體型較大者,肉質肥厚結實。
  • 斑節蝦跟草蝦都屬於體型大的蝦類,有些餐廳會統一把體型大的都叫明蝦,但其實真正的明蝦是指野生海撈或體型在40克以上的斑節蝦,坊間也有人稱牠為雷公蝦、九節蝦或竹節蝦。
  • 火燒蝦品名為「鬚赤蝦」,亦有人稱狗蝦或大厚殼,僅能以野生方式來捕獲,最大體型落在7~11公分左右,生蝦身上有不規則的淡紫紅色、大紅色的斑紋,煮熟後蝦肉的紅色更鮮豔,好似被火紋身。

據竹壽司行政總廚足達征司表示,原因是這些蝦當中含有一種自溶酶(Autolytic  Enzyme),只有生食才會吃到其甜美,當中包括常見的甜蝦、牡丹蝦、白蝦和縞蝦。 大家最常食到的馬糞海膽,當造月份相對比較多,一般都在1-8月和12月。 因為出產多,所以價錢也相對便宜,介乎$300-$2,000之間就有交易。 安達曼海各處水深差距極大,但是只有不到5%的海域水深超過10,000英尺(3,048米),最深處在靠近安達曼群島的一系列海底深谷,水深超過14,500英尺(4,420米)[4]。

赤海蝦: 海膽小知識3. 營養、卡路里

草蝦本以野生撈捕為主,直到台灣在1980年代開發出養殖技術,在當時成為草蝦蝦苗與食用規格養殖蝦的生產國,被譽為「草蝦王國」。 阿根廷天使紅蝦此種蝦天生就是紅色的,蝦頭有滿滿的蝦膏,肉甜非常有彈性,在日本料理店會用來做刺身,亦可做烤蝦、炸蝦、焗烤等料理方式,更有人將天使紅蝦與牡丹蝦等級並列。 赤海蝦2023 台灣沿岸均有產,但以宜蘭、澎湖至高雄、東港海域較多,清明節前後為盛產期。 有些台南小吃,如蝦仁肉圓、蝦仁飯、蝦捲或蝦餅,以及傳統鍋燒意麵中的炸蝦,部分會使用火燒蝦;美食作家黃婉玲說,以前台南碗粿會放上一小尾火燒蝦,顏色漂亮又顯得有氣勢,主要也是因為火燒蝦在台南取得方便。 由於蝦肉口感緊實,較常見的料理方式有茄汁蝦、鐵板煎蝦或燒燴,加上體型大所以賣相佳,是喜慶宴客料理中很受歡迎的蝦種。

當造期亦與櫻花季節相同,在春天 4 至 赤海蝦 5 月之間,是靜岡縣的特產。 赤海蝦 白蝦是日本富山灣的特產,因需要生長在天然環境,價錢較貴,遂有「富山灣的寶石」之稱。 牠活著時候色澤帶一點粉紅,但死後會變成白色,名字也是由此而來。

赤海蝦: 【圖解】草蝦、白蝦、泰國蝦...常見品種一次認識!

表面水溫冬季為27.5攝氏度,夏季為30攝氏度,波動很小。 除非直接到產地,否則一般人很難取得新鮮的櫻花蝦,加上目前捕撈有嚴格限制數量,因此還是以曬乾、烘乾為多,可直接當零嘴,亦可烹飪調味。 泰國蝦為俗名,正確名稱是「羅氏沼蝦」,生蝦的蝦身為清透的藍綠色,腹節有橘色斑紋,最明顯特徵就是有一對長而深藍的第二步足,是淡水蝦中體型較大者,肉質肥厚結實。

赤海蝦

刺足沼蝦與泰國蝦相似的還有俗名「青鬚仔」的「刺足沼蝦」,觸鬚有藍色花紋與紅色額角。 刺足沼蝦是台灣原生種,近2年來成功復育養殖,未來可代替泰國蝦的食用,無需仰賴國外進口蝦苗,有望成為台灣蝦類中的明日之星。 斑節蝦跟草蝦都屬於體型大的蝦類,有些餐廳會統一把體型大的都叫明蝦,但其實真正的明蝦是指野生海撈或體型在40克以上的斑節蝦,坊間也有人稱牠為雷公蝦、九節蝦或竹節蝦。

赤海蝦: 阿根廷天使赤海蝦20隻(開邊)

安達曼海的西面是印度的安達曼群島,東面是馬來半島,北依泰國和緬甸伊洛瓦底江三角洲,東南面與著名的麻六甲海峽相連,是南中国海與印度洋間的重要水道。 赤海蝦2023 由於蝦肉飽滿多汁,吃起來過癮,因此在料理上無論是中式、日式或是西式料理,都非常受歡迎,可說是蝦類中的明星。 體形細小,只有 毫米的櫻花蝦,由於蝦殼帶紅,大群在海裏游躍,如櫻花繽紛落下而得名。

赤海蝦

櫻花蝦正確品名為晶瑩櫻蝦,分布在西北太平洋區,全世界可捕撈櫻花蝦的海域就落在屏東東港、東北的龜山島海域及日本靜岡駿河灣,也因此有東港三寶的美譽,而日本也將櫻花蝦視為國寶水產,主要盛產期為春季。 除了日本盛產海膽外,世界各地出產海膽的地方都有很多,例如還有加拿大、中國、韓國、俄羅斯、墨西哥、智利,甚至乎香港的西貢也有出產新鮮海膽。 火燒蝦品名為「鬚赤蝦」,亦有人稱狗蝦或大厚殼,僅能以野生方式來捕獲,最大體型落在7~11公分左右,生蝦身上有不規則的淡紫紅色、大紅色的斑紋,煮熟後蝦肉的紅色更鮮豔,好似被火紋身。

赤海蝦: 【澎湖直送】野生赤海魚 新鮮魚貨乾淨處理產地直送 600g

當造期是 3 月至 7 月,也是盛產於北海道日本海一帶,其蝦殼有獨特的條紋紋理,最容易分辨。 安達曼海傳統上是沿岸各國漁業及貨物運輸的交通要道,海域內的珊瑚礁與島嶼也是熱門的旅遊地點。 2004年12月26日發的印度洋大地震引起的嚴重海嘯,對當地的漁業及旅遊業的基礎建設造成嚴重破壞。 在安達曼海海底沿南北走向有一道地震斷層,在其西邊是緬甸板塊,東邊是巽他板塊。 當地的許多島嶼是火山島,不過目前只有一座島上還有火山活動。

至於九節蝦又名海花蝦、竹蝦、竹節蝦、日本對蝦,叫法多多卻非常容易辨認,因為身上共有九條橫紋,每年2至4月、8至11月都是產卵期,這段期間捕撈的九節蝦特別肥美多膏。 赤米蝦同樣是海蝦,蝦如其名色澤偏紅,體形偏小,特色是蝦殼脆薄,肉質鮮甜軟腍,適合連殼原隻享用,白灼或用蒜蓉、牛油炒熟皆宜,其脆卜卜的口感特別受歡迎。 赤海蝦2023 較少人認識,因為相比白蝦、甜蝦,產卵較少,所以漁穫也最小。

赤海蝦: 海膽食法 1. 白海膽配香檳

在日本餐廳,總有機會遇上不同蝦的菜式:刺身、壽司、天婦羅,可以說是最常見。 比起白膽、赤膽和馬糞海膽,紫針膽海水味較濃郁,喜歡海水味道的朋友必定吃不停口! 赤海蝦 吃海水味重的紫針膽最適合配搭帶少許苦澀味的清酒,不但可與紫針膽本身的海水鮮味互相呼應,更能有回甘作用。 食物方面,亦可以選擇搭配醬油漬三文魚子,先食一口三文魚子,再一口紫海膽,魚子的鹹鮮味令紫海膽的鮮甜更出色。 赤海膽本身味道較白海膽鮮甜,酒方面,可以配搭不太dry身,酸中帶甜的白酒;而食物方面,則可以選擇同樣鮮嫩甘甜的牡丹蝦或赤海蝦。 不論酒還是食物,都能更加突出赤海膽本身的鮮甜味,不過記住這樣的配搭同樣是要「先飲後食」。

赤海蝦

海膽雖然味美,但其實營養也很豐富,每100g就含有16g的蛋白質,約相等如2隻雞蛋的蛋白質。 赤海蝦 海膽的熱量也不少,僅100g海膽就已有120kcal,如果以一板250g的海膽份量計,食完一整板就相當吃了2碗白飯。 紫針膽的當造月份一般在6至8月和12月,價錢比較浮動,差距可介乎$600至$2800之間,視乎產地和質素而定。

赤海蝦: 選擇取餐時間

白蝦是台灣目前養殖蝦類的最大宗,約超過15年的歷史,近5年來產量大增,一年四季都可生產。 主要以活蝦供應市場,分有全海水、半淡水及淡水養殖方式,不僅滋味有差,樣貌、品質與價格也有不同。 赤海蝦2023 赤海蝦2023 赤海蝦 馬糞海膽相比以上3種海膽,味道算是最濃郁,比較適合重口味人士。 馬糞海膽的鹹鮮味亦相對較重,所以配搭比較dry身、酸度高,口感清爽的白酒就最適合不過! 如果不想飲酒,其實食濃味海膽時,配上同樣濃味的碎蔥都是不錯又簡單的選擇。 目前台灣市場所見,以野生捕撈居多,人工養殖次之;野生明蝦盛產於中秋節後,身形肥大且長,主要特色是從頭胸到腹部都有褐色橫紋分布,尾扇開展則可見到如彩虹般的鮮豔色澤。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