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術後免疫7大著數2023!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術後免疫

一般術後需要輔以1年免疫治療或者3年標靶治療,由於藥費昂貴,癌症資訊網希望政府可將相關藥物納入藥物名冊和關愛基金資助項目,應用於早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作一線治療,讓更多病人受惠。 術後免疫 肺癌不僅是香港的頭號癌症殺手,而且對比起其他早期癌症,早期非小細胞肺癌在手術後的復發和死亡風險都比較高。 傳統上術後以化療作為輔助治療,但患者五年存活率只能提高約4%至5%。

術後免疫

台灣乳房醫學會首次發表「荷爾蒙陽性早期乳癌術後輔助治療共識」,內容針對各癌別涵括術前至術後輔助性治療、停經前後荷爾蒙療法等提供治療建議。 拜免疫治療進步所賜,原本傳統療法很難處理、存活率很差的癌症晚期病患,如今有機會大幅度降低癌症復發、轉移。 但由於個人體質差異,不論是哪一種免疫治療,仍無法保證一定有治療效果,還要考慮龐大醫藥費以及可能的副作用。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資料顯示,2018 年將近 5 萬人死於癌症,高達總死亡人口 28%。 癌症如果早期發現,大多能夠有效治療、恢復,當癌症進入晚期、開始轉移之後,可就凶多吉少。

術後免疫: • 手術後飲食從「流質食物」開始,調理切忌操之過急

不少學術論文已報導移植病友在接種疫苗後,誘發的免疫力較一般人弱,甚至只施打一劑疫苗時,仍無法測得誘發抗體,因此請務必完整接種兩劑。 雖然產生抗體較低,但實務上觀察仍具有保護力;而針對此情況,是否要施打第三劑加強? 目前國際專家會議討論並不建議,如要施打應先和主治醫師討論,建議移植病友僅管已施打疫苗,仍要遵守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才是上策 (ref.6,7,10,11,14)。

術後免疫

相關研究成果在腫瘤治療領域備受矚目,並已獲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刊登。 術後免疫2023 以第2至3期非小細胞肺癌,且癌細胞呈PD-L1高度陽性者為例,術後輔助免疫治療可降低57%復發及死亡風險,無病存活率達75.1%,遠高於傳統的50.4%。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鄭志堅指,肺癌是本港最致命癌症,半數人發現時已屬第4期,約7、8成患者最終死於肺癌。 即使早期發現,亦不保證能「斷尾」,以本港最常見的非小細胞肺癌為例,大部分早期患者在手術和化療後1至2年復發,「第2、3期復發風險為62%和75%,即使早至1B期仍有45%復發風險。」且復發後腫瘤多會轉移,病情更難控制。 台北榮民總醫院輸血醫學科主任劉峻宇表示,荷爾蒙陽性早期乳癌患者,雖治療成效與預後狀況較佳,但仍有2至3成的患者會復發;一旦發生遠端轉移進入晚期乳癌,預後與公認棘手的三陰性乳癌一樣不佳。 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員林基督教醫院協同院長陳守棟指出,根據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過去20年間乳癌發生率成長近2倍、死亡率成長近3成,乳癌高居國人女性癌症發生率之冠,每年逾1.5萬人罹患乳癌,其中荷爾蒙陽性乳癌患者占7成之多。

術後免疫: 器官移植

彰化基督教醫院乳房腫瘤中心主任陳達人指出,乳癌分期是根據國際分類 TNM 系統,分成 0 ~ 4 期。 雖然施打疫苗後仍有可能感染COVID-19,但是已知會減少重症的發生機率。 再重述一次最有效的方法,請維持戴口罩、洗手、社交距離等防護措施。 同時應避免群聚,若不得以需在室內,請保持室內環境通風或過濾空氣(ref.13)。 英國研究小組說,這些發現只是免疫力的「難題之一」,仍然有很多東西需要探究。

  • 值得注意的是,奈米癌症疫苗跟一般疫苗不一樣,不是預防疾病,而是防止「復發」,所以無法製造大眾通用的疫苗。
  • 台北榮民總醫院輸血醫學科主任劉峻宇表示,荷爾蒙陽性早期乳癌患雖治療成效與預後狀況較佳,大多數治療目標以邁向治癒為導向,但仍有2~3成患者會復發。
  • 澳門大學健康科學學院副教授代雲路的研究團隊和講座教授鄧初夏院長的研究團隊合作,在腫瘤患者的術後輔助治療取得重大突破。
  • 須自費的則屬於 BRAF 與 VEGF 兩種基因型,前者約占肺腺癌患者的 1 %。

一般而言,放射治療通常是 週的療程,一星期 5 天固定時間,一次大約 10 術後免疫2023 分鐘。 副作用多出現在皮膚反應,照射部位有緊繃、紅熱、輕微痛感或搔癢。 乳癌治療以手術為主,其他還有全身性的化學治療、標靶治療、荷爾蒙治療以及局部性的放射治療為輔。 現今更邁向個人化量身訂製的精準醫療,採集病人的腫瘤切片或血液,找出每個人疾病背後的基因異常或變異,精準分類治療。

術後免疫: 器官移植病友可以接種COVID-19疫苗嗎?有沒有風險?

現年58歲的女患者Alice指,2017年游泳時咳血,後確診為2A期非小細胞肺癌,「初時好嬲,難以接受,因自己無吸煙。」通過手術及化療後,她在2019年再復發,幸服標靶藥後,現可生活如常。 術後免疫2023 資助減次年負擔 四藥聯合治療中,部分藥物仍屬自費藥物,致每周期要花費兩萬多元,或對患者造成經濟壓力。 盧建業表示,「惠澤社區藥房推出了EGFR肺癌四藥聯合治療資助計劃,可資助患者第二年一半藥費,助減輕負擔。」雖每名患者可得的資助額達到約18萬元,已屬不少數目,惟首年仍要全額支付藥費,負擔沉重,可說是治療的「財務副作用」。 前面提到,腫瘤抑制免疫細胞其中一招,是讓殺手 T 細胞失去活性,說得更清楚一點,癌細胞或被癌細胞馴化的吞噬細胞,用特化的配子(ligand)蛋白與殺手 T 細胞表面的「免疫檢查點蛋白」結合,使其失能。 因此,只要投入分別能與之結合的抑制劑,就可以有效阻絕兩者互相接觸,保有殺手 T 細胞的攻擊性,這個方法稱為「免疫檢查點抑制劑」。

術後免疫

許瀚水醫師進一步說明,臨床報告也指出,有EGFR基因突變的肺癌患者,預後相對不佳。 但好消息是,這類患者術後可服用針對EGFR基因突變的標靶藥物,大幅降低復發機率,根據統計,沒有服用標靶藥物者,復發率可高達6-7成。 許瀚水表示,目前已有新一代的標靶藥物,可針對開過刀的肺癌患者,作為輔助治療藥物,研究發現可降低復發率。 早期肺癌幾乎沒有症狀,許瀚水醫師表示,國民健康署近年力推公費的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癌症篩查,國外研究指出,透過LDCT檢查,有效減少了肺癌的死亡率,因此鼓勵具肺癌家族史、重度吸煙史的中老年人,可每2年一次進行LDCT檢查。 廣義而言,早期肺癌指的是可進行手術切除腫瘤的階段,大多為第1、2、3A期,若能早期篩檢出肺癌,就有根治的可能性。

術後免疫: 手術後飲食要點補?手術後補品湯水推薦、5大飲食禁忌影響癒合

而英國國民健保署(National Health Service,NHS)認為,移植手術後一個月內,需暫緩接種疫苗;若服用特定T或B細胞抑制劑,則暫緩的時間可能要拉長3至6個月(ref.1,2,9)。 術後暫緩接種的時間,可能因藥物或個人情況而不同,請務必和專業醫護進行討論。 肺癌每年死亡人數近1萬人,且為台灣「醫療支出最高、死亡率最高、晚期發現比例最高」的癌症,堪稱癌症「三冠王」! 臨床上早期癌症最重要指標為無疾病存活期(Disease Free Survival)。 張醫師解釋,所謂「無疾病存活期」指癌症病患經過治療後無復發、轉移且不死亡的時間。 免疫治療加入癌症早期術後輔助治療行列,增加病患的無疾病存活期,可謂幫助病友維護生活品質與帶來新希望的選擇。

術後免疫

這包括產生能粘附病毒以阻止它的靶向抗體細胞,以及只攻擊被病毒感染的細胞的T細胞。 因手術流失大量氣血,不少人會著急進補,選擇含當歸、人參等大補藥材作為手術後湯水。 但其實術後馬上大補氣血,反而會影響傷口癒合,建議等到第三週後傷口復原良好,再選擇補氣血湯水。 此外,因手術過程會流失津液、氣血,手術後三週的補品建議選含花旗參、麥門冬、石斛的湯水,幫助補氣養陰、生津補水。 術後三個月或半年,病人可以視乎個人補養需求、選擇含冬蟲夏草、靈芝等固本培元的湯水作為手術後湯水補益五臟,尤其於骨科手術或重大手術後,更需要養好元氣。 若病人出現胃口不佳的情況,則可嘗試容易入口的湯水,例如滴雞精。

術後免疫: 免疫系統 vs. 癌細胞

這個開始於2014年的研究,找來全球各地共713名患者,均是腫瘤未能切除的第3期非小細胞肺癌,並接受過鉑類化療及電療,而其後病情未惡化。 許瀚水醫師建議,患者可以進行基因檢測,查看是否有EGFR陽性,以確認自己是否可服用標靶藥物。 此外,術後輔助治療除了標靶藥物,還可使用免疫療法藥物,研究調查發現,術後使用一年免疫療法,有效降低復發機率。 總而言之,當細胞型態呈現愈惡性──腫瘤很大或癌細胞擴散範圍大,也就是當肺癌期別愈高,復發的機會也就愈高。 【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報導】肺癌每年死亡人數近1萬人,且為台灣「醫療支出最高、死亡率最高、晚期發現比例最高」的癌症,堪稱癌症「三冠王」!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內科部副主任暨肺癌團隊召集人王金洲醫師說明,高風險族群應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LDCT),及早揪出病灶並搭配合適用藥,以延長存活期或達到治癒目標。

術後免疫

在腫瘤內部,也存在各種免疫細胞,只是大多數已經「轉性」,不具有攻擊性,有些甚至已「倒戈」,反而當起癌細胞的保鑣。 現代人壽命持續延長,根據內政部統計,國民平均壽命目前已達創新高的 術後免疫 80.4 歲(男性 77.3 歲,女性 83.7 歲),意味著人體細胞有更長時間接觸前述致癌因素,癌細胞出現機率更勝以往。 如果轉移至骨頭,則可能骨痛;如果轉移至腦部,則可能出現頭痛、平衡感出現問題、眩暈等症狀;如果轉移至肝臟則可能出現黃疸;轉移至淋巴,則可能出現淋巴結腫大。 進行放射治療期間,可能會感到疲倦及厭食,且這種反應可能會持續到治療結束後 4 ~ 6 週。 另一全世界通用準則是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指引建議:前 3 年每 3 ~ 6 個月 1 次;接下來 術後免疫2023 2 年每 6 ~ 12 個月 1 次;5 年後每年一次。 以上追蹤時程,建議依據病患個人化差異調整並由主責醫師給予適當醫囑安排。

術後免疫: 早期肺癌有根治機會 手術+輔助治療降低復發率

手術雖可成功地控制局部病灶,但大約 20 ~ 50 術後免疫 %的肺癌手術後會發生遠處轉移,所以必須追蹤監控。 肺癌連續 15 年高居國人癌症死因第一名;但近年也因為篩檢和精準醫療,死亡率逐年下降。 我們的團隊由具有豐富醫學寫作經驗的記者、編輯組成,內容來自採訪諮詢資深癌症醫學和照護知識的專家與相關書籍,盡力提供正確可信的醫療健康知識。 但無意取代專業醫師診斷,無法為個別讀者對內容的應用負醫療或法律責任。

術後免疫

對於局部晚期、局部侵犯型的肺癌,可以先使用標靶、免疫或化學治療進行所謂的「新輔助治療」,讓腫瘤縮小,再進行根除性的手術切除。 或者在手術切除後,以標靶、免疫或化學治療進行輔助性治療,加強癌症控制,減少復發和移轉。 術後免疫 術後免疫 乳癌細胞經由血液或淋巴循環侵犯身體其他器官,這代表進入晚期,必須接受全身性藥物治療。

術後免疫: 乳癌 2022 治療最新進展?

近來,日益增多的臨床研究學者質疑手術中清除SLN的必須性。 以乳腺癌為例,臨床追蹤大量已存在前哨淋巴結轉移的患者後發現,是否摘除腋下淋巴對手術患者的無病生存情況影響微弱。 再者,前哨淋巴結是腫瘤引流的第一站淋巴結,內含豐富的免疫細胞接受腫瘤抗原的刺激,對機體特異性抗腫瘤T細胞的產生至關重要。 但由於這些T細胞易遭受入侵癌細胞的免疫抑制,SLN因此在抗癌道路上進退兩難。 探究SLN內T細胞的免疫抑制情況,針對性激活其抗腫瘤免疫功能,對優化臨床手術方案及改善術後病患復原意義重大。

最後,還要建議民眾,在看完中研院癌症相關研究後,有任何關於個人的問題,不論是診斷或是治療,還是必須向醫院請求協助。 「畢竟中研院沒辦法治療癌症,醫院才行」,陶秘華小心提醒。 例如,EGFR 藥物會有皮膚乾癢、長出像青春痘般的疹子、甲溝炎、腹瀉等等的副作用;而 ALK 藥物則會有食慾不振、噁心、水腫、血糖升高等等副作用。 肺癌化療常見副作用包括噁心、嘔吐、白血球下降、貧血、血小板低下、疲倦,掉髮、便秘、腹瀉、口腔潰瘍等,因人而異,不一定會發生,且有方法可改善,因此不必為了化療副作用太焦慮。 開始化療前,可以和醫護人員多詢問化療副作用和預防照護方法。 依據 2018 年美國腫瘤臨床實踐指南(NCCN)指引建議,罹癌治療完成後首 5 年,每年 1 到 4 次回診追蹤;之後每年一次。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