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賣樓廣告5大優勢2023!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賣樓廣告

以收租投資物業回報低於兩厘,按任何準則都不合乎投資原則,除了加息增加供樓開支,物業本身欠缺流動性,一旦遇上跌市,放盤要搵買家分分鐘要用上數月甚至年計的時間。 過去政府以低價賣地,往往會有批評說等同賤賣土地,甚至說「官商勾結」,最終地政署寧願流標收場,以免招受批評。 但今天的新香港,我們的特首都表明不會有「XX勾結」的說法,那麼只要有人肯出價,地政署官員就可以放心低價批出土地,至少令到地皮不會流標,那結果只會做成地價一浪低於一浪,屆時絕對會加劇樓市調整。 如果賣方或轉讓方買入有關物業後,於 36 個月或以內轉售或轉讓,而交易又非獲豁免,便須繳納額外印花稅。 但當中流程並不比買樓來得簡單,仍然有不少竅門或者伏位需要打醒十二分精神。

賣樓廣告

假如買定在簽署臨時買賣合約後反悔,業主有權沒收買家的訂金,即是「撻訂」,而買家亦要支付買賣雙方的經紀佣金。 假如是賣家在簽署臨時買賣合約後反悔,賣家就要賠償買家的訂金,即是「賠訂」,並要支付買賣雙方的經紀佣金。 賣樓廣告 更令人憂慮是,一旦樓市下行周期開始形成,對買家及賣家心態都有根本性變化,當中最容易觀察,就是「蝕讓盤」個案不斷增加。

賣樓廣告: 出售住宅物業

媒體生態,分秒必爭 ;香港01網站、手機App、內容頻道社交媒體專頁及周報,兼容一系列跨媒體顯示廣告產品,全面配合各大廣告客戶行銷策略。 我們所伙拍的工程顧問是一位具有專業學會資格(香港工程師學會及英國土木工程師學會會員),同時具有10年的室內裝修行業經驗,是少數的工程師同時具備相關行業經驗。 賣樓廣告 若果不想叫價太高或者太低,業主在賣樓前應先查閱近期同區同類型的物業成交價。

賣樓廣告

而發生六七暴動後,不少人拋售資產移民,而當時薪金變化不大,變相上車更容易,但到了1968及1969年,樓盤廣告則較前數年大幅減少。 有網民在facebook群組「香港江湖日報之ON9限定 2.0」發文貼出照片,嘲笑稱「哭X咗!」。 其他網民直言,「文小姐,賣身應該會快啲,另外想問下500幾萬葬父,老竇都好風光下」、「厚葬?」、「唔減多一半,出年都舉唔到殯呀」、「做佢老竇真係死而無憾」、「見佢上次跌市已經葬過一次,咁多父?」、「半年賣唔出點呀?長期擺殮房雪藏呀?」。 假如已獲屋宇署選定要參加強制驗樓計劃及強制驗窗計劃,就應準備及安排所需的訂明檢驗和訂明修葺工程。 有關地皮為葵涌荔崗街住宅地,最終由中信泰富以11億元投得,每方呎樓面地價約4390元,對比同區對上一幅鄰近港鐵葵芳站、於2015年批出的住宅官地,每呎樓面地價低約三成半。

賣樓廣告: 簽署臨時買賣合約

SmartME以盤堅價實為宗旨,業主可以放不同類型的樓盤,當中包括:私樓、銀主盤、公屋、村屋、獨立屋、洋房、寫字樓、工廠大廈、商舖及車位等等。 我們為您度身制訂跨媒體宣傳行銷策略, 創意構想多一點,勾畫更精妙廣告輪廓, 線上線下點點,聯乘未來,種種內容行銷傳播戰略。 賣樓廣告2023 也有人吐槽「不請年輕美眉或帥哥,不然請誰廣告」、「經紀也是我都已經故意挑沒頭像的問,約帶看一來又是個妹子」、「其實我成交的多半男的,女的還歐巴桑」。 從報紙廣告觀察所得,60年代初上車盤樓價約1萬至2萬元,基層勞工月薪約200元起,當送貨司機已有300元月薪,要供樓不算太難;而從事專業職業,例如教師或醫護人員,更可購入豪宅後供款。

賣樓廣告

Junk-call.com 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 根據中原地產網站資料,今年10月「尚悅」有3單實用面積為426至440呎的單位出售,成交價介乎550萬至600萬。 惟本月初有440呎兩房山景戶成交價為515萬創下屋苑低價。 另外,在地產網站「House 28」的同類單位放盤,最低叫價507.8萬,就算買家不鋤價,其叫價已較網上流傳的街招低逾一成。

賣樓廣告: 相關文章 :

此外,監管局亦於二○一二年五月發出另一份執業通告,要求地產代理由二○一三年一月一日起,必須向二手住宅物業的客戶提供物業的實用面積,和以實用面積計算的售價資料。 自此,無論是一手或二手住宅物業,買家均可獲得以實用面積表達的單位面積,以及每平方呎/平方米售價的資料。 政府在二○一二年立法規管一手住宅物業的銷售時,在《條例》中引入條文,規定賣方在出售香港境內的發展項目中的一手住宅物業時,在售樓說明書、價單,以及任何本意是促銷一手住宅物業的廣告內,只能以實用面積表達一手住宅物業的面積以及每平方呎及每平方米的售價。 就謝議員提問的四個部分,我現答覆如下:(一)監管局一直密切監察地產代理須按規定提供二手住宅物業的實用面積的情況。 自有關執業通告於二○一三年一月一日生效起,直至二○一四年四月三十日為止,監管局共巡查了1 784間地產代理店鋪(註),而就刊於報章雜誌及載於網上的廣告,亦進行了774次的查察。 期間,監管局共發現95宗相關的違規個案,及接獲11宗投訴。

  • 如果你是選擇委託地產代理放盤,負責任的地產代理會盡量保持價格在合理範圍。
  • SmartME並不是地產代理或在業務過程中從事任何地產代理工作。
  • 另一方面,監管局規定地產代理必須向二手住宅物業的客戶提供物業的實用面積,以及以實用面積計算的售價資料。
  • 假如買定在簽署臨時買賣合約後反悔,業主有權沒收買家的訂金,即是「撻訂」,而買家亦要支付買賣雙方的經紀佣金。
  • 而smartME只是一個智能地產配對平台, 僅提供有關樓宇租賃及買賣資訊。
  • 如在整個放盤流程中可能產生有關之相關表格(如租約、買賣協議或任何承諾等等), 均與smartME無關。
  • 此外,地產代理監管局(地監局)於二○一二年五月發出執業通告,由二○一三年一月一日起,地產代理必須向二手住宅物業的客戶提供物業的實用面積及以實用面積計算的售價資料。

SmartME放盤平台細心照顧業主務求放盤易嘅需求,採用智能方式解決時間與地域限制,等業主無論身處於世界各地,都能隨時隨地緊貼市況,密切追蹤放盤情況。 只要下載smartME App 管理帳戶,賣樓想改價錢定約睇樓,輕鬆一click即時更新。 消息亦會即時同步發放至各業界代理,隨時想還價升價,已經唔再需要逐一聯絡有關代理,可以省卻倍計時間。

賣樓廣告: 樓市資訊 香港置業

與香港一河之隔的內地於60年代發期發生文化大革命,香港亦發生六七暴動,弄至人心惶惶。 由於社會狀況不穩,不少人沽清手上資產移民外國,經濟蕭條令樓價直插谷底。

賣樓廣告

我們會繼續與監管局和各持分者緊密合作,循執法和教育等多方面着手,使地產代理業界和買賣雙方均廣泛採用實用面積作為表述二手物業面積及售價的唯一標準。 註:截至二○一四年四月三十日為止,全港共有6 247間地產代理店鋪。 樓市急降溫,低價成交的個案不斷,不少地產代理的宣傳標語都充滿創意地「賣慘」,望能成功賣樓。 有網民今日(15日)於網上發文分享1張街招,自稱文小姐的業主欲出售元朗「尚悅」實用面積439呎的單位,開價售560萬元,「賣慘」稱是「賣樓葬父」,盼有好心人可憐。 惟網民一面倒沒同情她,嘲諷「大酒店一個普通plan 5萬零已經好得體下,500幾萬葬父,你老竇係秦始皇定陳近南」、「風光大葬」、「坐等賣樓葬全家」。 不過,《香港01》翻查資料,發現有關圖片是「改圖」,原圖早於2018年已在網上流傳,當時亦是「賣慘」,街招寫着「業主求死」。

賣樓廣告: 服務評價

今時今日的香港地,做樓奴也講資格,普通打工仔想買樓上車難過登天,不少人懷緬早年香港的樓價相對工資而言是較低,就算是基層巿民想置業亦「其實唔難」。 《香港01》記者翻看60、70、80年代的舊報紙,節錄部分當年的樓盤廣告,看當年如果要買樓到底有幾難。 如果你是選擇委託地產代理放盤,負責任的地產代理會盡量保持價格在合理範圍。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 香港人過去對「磚頭」的投資心態,已經變得幾乎不理性,甚至淪為「有買貴、無買錯」的「神話」。

值得注意是今次實質是有多達9個發展商入標,但地皮做價仍然偏低,反映發展商出價轉為保守。 有測量師就估計現時樓市存在信心危機,業主普遍擔心後市愈跌愈急,願接受買家大幅還價甚至蝕讓都要提早離場,形成後市跌勢加劇。 而且蝕讓個案已經由中價樓蔓延至最有實力的一批豪宅業主身上,有「亞洲樓王」之稱的中半山天匯更驚現蝕讓,一個高層複式5房戶,由內地客持有,5年前以4億元買入,最近大減至以3.78億元沽出,呎價98,566元,離場帳面虧損2,200萬元,料成今年第二大額蝕讓個案。 另外,《稅務條例》第14條規定,任何人士在香港經營行業、專業或業務從而獲得於香港產生或得自香港的所有利潤,除由出售資本資產所得的利潤外,均須課繳利得稅。 而圖中的正妹其實是直播主莫葵(Vika),擁有34D的好身材,常在社群網站上分享生活美照,吸引不少粉絲追蹤。 本文先來回顧60年代樓巿,自二次世界大戰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49年成立,香港當時仍是英國殖民地,故成為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衝突間,位置最前線的城市之一。

賣樓廣告: 廣告查詢

一般準買家除了了解該區環境,大廈本身狀況,和物業狀況之外,亦會檢查有沒有滲水的問題。 更值得關注是發展商投地的心態轉變,事實上,本港地價已經出現一浪低於一浪的情況。 賣樓廣告 早前政府賣出的一幅葵涌住宅地皮,成交呎價較八年前同區地皮還低三成,可見發展商現階段買地出價相當審慎。

如在整個放盤流程中可能產生有關之相關表格(如租約、買賣協議或任何承諾等等), 均與smartME無關。 對於相關表格內容及資料的真實性、準確性、及時性及可靠性, smartME一概不會承擔任何責任。 所有由相關表格(如租約、買賣協議或任何承諾)所產生之爭議和法律問題及若因錯漏而引致任何不便或損失均與smartME無關。 雖然地產代理或買方可以透過土地查冊獲得以上資訊(如產權負擔已在土地註冊處登記),不過,為確保出售過程順利,以及避免日後出現糾紛,你最好預先跟買方披露有關資料,保障自己的利益。

賣樓廣告: 業主必須和買家坦誠的事

現在香港樓市經歷多年來最嚴重的低潮時期,代理不得不訴諸愈來愈諷刺的廣告口號,來吸引潛在買家--而這些廣告宣傳用語,雖然贏得社交媒體的瘋狂轉載,但是賣家發現仍然很難出售物業。 《稅務條例》第2條訂明行業包括屬生意性質的所有投機活動及項目。 要決定物業買賣是否構成生意性質的投機活動,須從納稅人及第三者搜集有關資枓,包括買賣物業的背景、動機、財務安排、運作情況、交易的頻率以及持有物業時間的長短等,根據有關事實判斷該項交易是否屬於生意性質的投機活動而須課稅。 正式買賣合約由律師根據早前簽訂的臨時買賣合約草擬,用作取代臨時買賣合約,包含更詳盡的條款。 你可在正式合約裡加入特別條款,而這些特別條款不得跟臨時買賣合約有所牴觸。 當業主開始放售物業後,有興趣的準買家會聯絡業主或代理,並要求視察物業。

此外,地產代理監管局(地監局)於二○一二年五月發出執業通告,由二○一三年一月一日起,地產代理必須向二手住宅物業的客戶提供物業的實用面積及以實用面積計算的售價資料。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於二○一三年一月二十三日回覆本會議員的質詢時表示,相信二手住宅物業市場會逐漸改為只採用實用面積作為主流,以表達物業的面積及售價。 答覆:主席:  賣樓廣告2023 政府一直致力維持透明開放的住宅物業市場,以保障住宅物業買賣雙方的權益。 在《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條例》)未實施前,賣方可以在出售一手住宅物業時,以建築面積表述有關物業的面積;而一般而言,賣方會把住宅物業的實用面積、窗台面積以及該單位所分攤的公用面積,合計為有關物業的建築面積。 由於不同的賣方在計算物業的建築面積時,會包括發展項目內不同的公用部分按個別單位所分攤的面積,因此住宅物業的建築面積資料,難以讓準買家在同一基礎上比較住宅物業的面積和價格。

賣樓廣告: 買賣方式

另外,你也有責任向買家披露樓宇的潛在欠妥之處,這些潛在欠妥之處是買家在正常檢驗單位的情況下未能察覺的。 政府就住宅物業的買賣協議徵收印花稅,稅率按樓價或價值而定。 你可以按以下連結,了解更多關於印花稅的資料,或使用有關的網上服務。 賣樓廣告 簽訂好臨時買賣合約後,業主就可以委託律師起草正式買賣合約,合約的條款只要不觸犯法例都可以加入,而買方亦可提議加入條款,合約最後會由買方的律師負責審核。 臨時買賣合約是指業主和買家傾好價錢後確立買賣的一份文件,具有法律約束力,合約會列明雙方同意的價格、成交日期、臨時訂金金額、加付訂金金額等。

賣樓廣告

但很不幸,只是不足兩個月的時間,樓價已經再跌多4%,而由去年八月高位計,樓價累積跌幅更達一成半,與高盛估計樓價要跌三成,已經達到一半跌幅。 香港地產代理誇張的賣樓廣告香港人早已見怪不怪,但這個現象連外國通訊社「彭博」都剎有介事大篇幅報道,就說明一個現實:香港樓市跌勢正在加劇,連一向不太關心本地樓市的外媒都已經察覺得到。 透過網站及手機App,《香港01》為廣大商戶打造線上線下無縫新體驗;無論是線上營銷產品,抑或線下大小活動,全面建構商戶與用戶之間更緊密連繫,共創品牌影響力。 我們更可為合作伙伴提供創意宣傳及技術,發展一站式服務,為香港互聯網行業帶來革命性變化。 當然,要數歷年來最Hit的廣告歌,我說是2002年、當年仍未登上天后寶座的容祖兒為泓景臺唱的「我的驕傲」,相信不會有人反對,首歌當年為容祖兒橫掃多個樂壇頒獎禮之餘,樓盤亦成功在逆市大賣。 近期市場上最熱的新盤,當然要數荃灣的海之戀,單憑一個咁特色的樓盤名,未開賣就已成為話題所在,而發展商更邀請C All Star為樓盤唱廣告歌「一刻戀上」,仲利用同系的電器舖日播夜播,務求洗盡所有香港人個腦,至於個盤最終賣唔賣得,大家可以放長雙眼睇睇。

賣樓廣告: 相關範文

當雙方都一致同意合約所有條款,就可以簽訂正式買賣合約。 賣方和買方均需簽署一式兩份的合約,同時買方需以支票方式繳付加付訂金。 買方律師會將一份已簽署的合約連同加付訂金交到賣方律師手上。 而賣方則要將所有業權契據交給代表律師,再由代表律師交至買方律師檢查。 臨時買賣合約必須包含若干條款,例如:物業的地址和售價、臨時訂金(細訂)數額、加付訂金(大訂)數額、何時簽署正式買賣合約、交易完成的日期等。

賣樓廣告

在95宗違規個案中,90宗在二○一三年上半年(即通告生效後初期)發生。 至於其餘5宗在二○一三年上半年之後發生的違規個案,有1宗指稱成立,被處以譴責及罰款港幣1,000元;另外2宗指稱不成立。 賣樓廣告2023 此外,上述的11宗投訴也是在二○一三年上半年發生,監管局已完成調查工作;經監管局勸諭後,有關地產代理店鋪已作出糾正。 (二)、(三)及(四)一直以來,二手住宅物業的業主習慣了同時以建築面積和實用面積來表述其住宅物業的面積,因此,要令二手住宅物業市場只採用實用面積表達物業的面積及售價,還需要多點時間去推動。 事實上,在《條例》實施後出售的一手住宅物業,只會有實用面積,不會有建築面積;當這些物業其後在二手市場轉售時,亦不會有建築面積。 所以,今後二手住宅物業市場上只有實用面積而沒有建築面積的住宅物業的數量及比例,相信會日漸增加。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