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文件5大好處2023!(震驚真相).

Article hero image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文件

電腦首先會依據「隨機編號」次序審閱所有申請兒童在甲部填寫的第一選擇。 當電腦審閱完畢所有申請兒童的第一選擇後,再依次序審閱未獲派位申請兒童的第二選擇,然後第三選擇。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文件2023 未能在「不受學校網限制」的選擇中獲派學位的申請兒童,電腦會依上述程序處理他們在乙部的選擇,直至每名申請兒童皆獲得分配一個小一學位為止。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文件

家長要注意,申請兒童只能在第(一)至第(五)項中選一項填報;而在第(六)至第(七)項中,亦只能申報其中一項。 家長可能會擔心,如果心儀小學太受歡迎,符合「世襲制」資格的申請超出30%學額,小學會依照何等準則決定收生?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文件 按教育局規定,小學必須取錄所有此類「世襲制」學生,所以當人數多於30%學額,小學須用統一派位的名額,此情況亦即俗稱「超收」。 反之如果「世襲制」學生不足,未能用盡30%學額,小學便可把剩餘學額撥予「計分辦法準則」自行分配,亦即所謂的「計分制」學生。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分為2類,第一類被坊間稱為「必收生」,每間學校都會預留約30%的學位予此類學生,只要申請的兒童有兄/姊在該校就讀,或父母其中一人在該校工作,則必定獲取錄。 第二類則是「計分類」,學校以「計分辦法準則」每位申請兒童評分,分數較高者可優先獲分配小一註冊學位3。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文件: 丙部:「自行分配學位」申請資料

於小一自行分配學位的階段,家長可為每名子女遞交最多一張小一入學申請表,申請自行分配學位時可作跨區選擇,不受校網限制。 家長如希望子女入讀直資小學或私立小學,可自行向有關學校申請。 家長須留意,凡獲直資小學取錄的學生,在接受直資小學小一學位後,將不能透過小一入學統籌辦法獲派小一學位。 統一派位電腦程序首先會處理甲部的選擇,然後處理乙部的選擇。 派位過程基本上是以家長的選擇為依歸,若個別學校的申請人數多於其小一學額,電腦會按申請兒童的「隨機編號」決定分配學位的優先次序,務求公允。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文件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是小一派位的第一階段,全港官津小學會各自拿出一半學位給「自行申請」,而每名學生只可以申請一間小學。 表面看來,每名申請者都有一半機會獲取錄,但這是錯誤的理解。 由此可見,表面上是 53,678 人競爭 24,273 個「自行學位」,但這些學位有約一半是留給「必收生」的。 扣除這些學額,每名申請者實際成功率可能少於 30%,如果加上按「計分準則」所得的分數不及同校競爭者高,成功機會更是微乎其微! 另外,留意獲派人數最終不等於可供申請的「自行學位」總數,原因有二:一是有些學校會「超收」,即是動用了留作統一派位的學額來滿足「必收生」需求;二是有些學校會「收不足」,即是沒有足夠人數申請「自行學位」。 家長拿取申請表後,可用藍色或黑色原子筆,根據參閱「小一入學申請表」須知後填寫。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文件: 23年度小一自行分配學位策略 學位計分以外的3個重點

而且,剩下的「自行分配學位」會留給「統一派位」用,這大大減少了申請的激烈率。 例三:「自行分配學位」申請人數只有 20,其中「必收類」有 2 人,由於申請人數少於「自行分配學位」,所有申請者均獲取錄,最後留給「統一派位」的有 80 個學位。 通訊地址在「通訊地址」一欄填寫住所地址,可參閱電費單、水費單、煤氣費單。 如果交表後想更改地址,便要在統一派位交表前一星期,前往教育局學位分配組辦理轉校網的手續。 若學校未有用盡「必收生」的學額,可將剩餘的名額分配給「計分生」,換言之,若該小學「必收生」人數愈少,「計分生」獲取錄的機會就愈大。

進行小一入學計分時,首5項只可選其中1項計分,第六和七項亦只可2選1,所以即使爸爸是在該校小學畢業,哥哥同時又正在該校的中學部就讀,計分時亦只能計算其中一項的分數。 我們製作了「2022 年度全港官津小學學額分佈」網頁,希望可以幫助家長了解每間小學以往的競爭形勢。 此外,在每所小學的資訊頁,都有該小學過去六年的派位數據。 我們收集了所有官津小學歷年的「自行收生」及「統一派位」數據,方便你分析每間學校在「自行收生」時的競爭形勢。 9.家長中英文姓名:家長中英文姓名需要與出生證明文件上一致。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文件: 分數考量

舉例說,如果要在2021年9月入學,就必須在2015年12月31日或以前出生,2016年1月1日起出生的,就要參加下一年小一入學。 AfterSchool 是一個針對DSE而設的網上補習平台,課程涵蓋多個 DSE 科目,讓同學足不出戶就可以享有優質教學。 註冊用戶人達 50,000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文件2023 人,當中超過四分之一學生為應屆文憑試考生,是全港最大型網上補習平台。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文件2023 想家人安心,FWD富衛香港的自主保定期保障計劃(「自主保」6)可為您提供全面保障,助您應付生活突如其來的轉變。 在同一保費下,身故賠償比有儲蓄成分的終身壽險相對較高,即使投保人在不幸身故時,向獲指定為其保險受益人的家人提供一次性的身故賠償,減輕財政負擔。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文件

家長可以根據不同的計分準則,選擇子女符合準則的選項,並將編號填在右邊空格。 如子女在小一自行分配學位階段未能獲派學位,家長仍可透過統一派位及叩門,增加入讀心儀學校機會,以下是一些選校、填表及小一叩門的貼士。 另外在申請「自行分配學位」前,可先了解子女自身資格是否符合校方的計分準則,其分數愈高,入選學校的機會愈大。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文件: 計分制

因為若是父母的母校,在學位計分方面可獲加10分,總分至少20分,增加獲分配學位機會。 為免幼稚園或家長過分操練小孩,自行分配學位不設任何面試4,除了必收生外,自行分配學位階段會採計分方法來分配學額,分數較高者將可優先獲得學位。 若然子女的分數較低,盡量避免選擇一些熱門學校,因為機會較微弱。 相反,選擇一些收分較低、競爭較小的學校,能提升入讀的機會。 8.通訊地址:建議家長以英文為優先填寫可供通訊的地址,每字母佔一空格,無需標點。

  • 這裡需留意的是通訊地址與居住地址若有不同,則需要另外填寫居住地址。
  • 家長可在本網站找到全港幼稚園、小學、中學及國際學校概覧、專訪、教育報道及相關新聞,讓家長輕鬆掌握及了解心儀學校的資料,以至到本地及海外升學攻略。
  • 如您在甲部的第二、第三格填上一些次選學校,便有機會因在甲部已獲派往次選學校,而喪失了在乙部再次抽籤的機會4。
  • 梁永樂坦言,在小一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其實是否獲派心儀學校,結果完全與學生能力無關,因為這階段沒有筆試、沒有面試。
  • 申請程序雖然並不複雜,但所需文件還是提早準備較好,千萬別臨急抱佛腳,以免錯失良機!
  • 我們製作了「2022 年度全港官津小學學額分佈」網頁,希望可以幫助家長了解每間小學以往的競爭形勢。
  • 「自主保6」設有5、10或20年續保年期,而在每個續保年期7內,保費率8均為平衡及保證維持不變。

小編整理了2022/23年小一自行分配學位的資訊,讓家長可以容易地做好報讀前的準備。 溫馨提醒:「自行分配學位」僅接受家長為小朋友申請一間官立或資助小學,若同時向超過一間小學遞交申請表,將會被取消資格。 家長填好小一入學申請表後,就可以在指定日期內,直接到「自行分配學位」所填寫的小學交表。 如果未能親身交表,都可以填寫授權書,授權親友代為交表(下載授權書樣本PDF)。 預料未來數年,世襲額「侵蝕」統一派位學額情況會惡化,要透過派位獲派心儀學校的成功率勢必下滑。 例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人數有 200,其中「必收類」有 10 人,那麼便要從餘下 190 人中,以「計分辦法準則」甄選學生,最後錄取 40 個「計分類」學生。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文件: 了解有關FWD自主保定期保障計劃

甲部佔統一派位學額的10%,為不受學校網限制的學校選擇,家長可選擇不超過三所香港任何官立或資助小學。 乙部佔統一派位學額餘下的90%,申請兒童的家長須根據其統一派位選校名單內的小學作出選擇。 家長應依照意願,盡量將可供其選擇的小學排列先後次序,並填入選擇學校表格內。 20分或以上屬於較高的分數,能考慮申請心儀名校,或穩當地選擇次熱門的優質小學。 15分或以下屬於較低的分數,可選擇申請較普通的地區小學,因為每年約有三成的地區小學,有多出的自行分配學位學額,獲取錄的機會較高。 學童可透過教育局的「計分辦法準則」派位,準則包括學童的年齡、父母是否舊生、是否有相同宗教等。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文件

如果家長為子女報小一中,揀選了2個1、排第首志願,學校也會感受到家長的誠意,即使派不到該校,學校多數都會給予叩門機會。 梁永樂坦言,在小一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其實是否獲派心儀學校,結果完全與學生能力無關,因為這階段沒有筆試、沒有面試。 梁永樂建議,家長可趁暑假做足資料蒐集後,選定心儀學校。 2022/23年度的小一自行分配學位日期將於九月開始報名,適齡學童的家長必須留意,升學專家梁永樂表示,家長別以為尚有許多時間作準備,但原來七、八月份暑假為黃金時期,家長必須把握關鍵三大策略。 2022/23學年入學的「小一入學申請表」已於9月2日起派發,所有在2016年12月31日或以前出生的本港兒童,如尚未入讀小學及從未曾獲派小一學位,均可申請參加2022年9月入學的小一入學統籌辦法。 現行的小一入學機制,教育局分為「自行分配學位」和「統一派位」兩個階段。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文件: 乙部「計分類」

「自行收生」結束之後,大約到了翌年一月,教育局會公布每間小學的暫定統一派位學額。 從這些數據,我們可以知道學校在「自行收生」時的競爭情況。 如果自己立定決心1、1、1,就揀心儀學校是在住址的校網內。 如果喜歡的學校不是校網內、是在區外,梁永樂建議家長也要立定決心,在自行分配學位報名該校後,即使在自行分配失敗,應該在統一派位甲部中照報。 現時的統一派位甲部的3個志願,是不受校網限制;乙部報的30個志願,乙部只可揀區內。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文件

申請表格除了填寫個人資料外,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是「計分辦法準則」,有關計分準則可往下續閱。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文件2023 另外,申請人的地址必須為有效的住處,而且家長只可為子女申請一間官立或資助小學的學位,否則,子女的自行分配學位所有申請將會作廢。 不少直資及私立學校已經開展2023/24年度的小一入學申請,而有意選取官立和資助小學的家長,一般可在9月開始領取小一入學申請表。 除了「統一派位」外,近年愈來愈多學生經「自行分配學位」升讀心儀小學,人數更由2017年度約42%上升至2022年度約48%1、2。 如果家長有意為子女申請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記得留意以下分享的小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流程、重要日期及計分方法等,讓各位家長為來年小一註冊做好準備。 另一類自行分配學位則根據「計分辦法準則」分配學位,教育局規定此類學額佔學校小一學額不少於20%,若申請兒童的數目超出其學位數目時,學校須按照下列「計分辦法準則」甄選學生。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文件: 香港出生「證件類別」要填「00」

在小學「自行分配學位」這階段,全港所有官立/資助小學(統稱「官津小學」,佔整體學校約九成),會各自把 50% 的學位作為分配,每名學生只可以申請一間小學,但申請不受地區限制。 能在這階段成功獲取錄,關鍵在於你所申請的小學的競爭率,及和你一起競爭的學生是不是比你較有優勢。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文件 若申請人的父/母為該小學工作,或兄/姊為該小學讀書,記得要在這一欄剔「是」,並寫上他們的名字/班級,小學便會無條件取錄。 乙部:計分類即使沒有親屬關係,不能用上述的方法也不用擔心,仍可以透過計分制入學。

  • 想增加入讀心儀學校的機會,要事前好好了解整個小一入學申請,做好準備功夫方為上策!
  • 在宗教信仰部分,個別學校對於「相同宗教」可能會有不同定義,因此家長務必要了解清楚詳情。
  • 第二,申請學童的兄或姊於該小學就讀,例如在 2021 年申請 2022 年入學,兄或姊必須在 2022 年仍在該小學就讀。
  • 於小一自行分配學位的階段,家長可為每名子女遞交最多一張小一入學申請表,申請自行分配學位時可作跨區選擇,不受校網限制。
  • 9.家長中英文姓名:家長中英文姓名需要與出生證明文件上一致。
  • 預料未來數年,世襲額「侵蝕」統一派位學額情況會惡化,要透過派位獲派心儀學校的成功率勢必下滑。
  • 所以,如果小朋友是雙胞胎,就可剔選這一欄,並填上另一個子女的小一入學申請編號。
  •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是小一派位的第一階段,全港官津小學會各自拿出一半學位給「自行申請」,而每名學生只可以申請一間小學。

在解釋如何閱讀個別學校的競爭形勢之前,先舉幾個例子,確保你明白以上說明。 假定一間小學有 100 個小一學額,按規定「自行分配學位」便有 50 個,而「統一派位」有 50 個,以下有三個實際例子。 請在甲類條件及乙類條件各選一項,便會知道你子女所得的分數。 什麼是「計分類」:學校小一學額的 20% 至 50%,會根據「計分辦法準則」所計得的分數,去決定派位的優先次序,簡單來說,分數愈高,被取錄的機會愈大,用這個方法錄取的學生,叫「計分類」。 另外,父母是否希望孩子可就近入學,其他因素不太考慮,家長可以為子女揀定一間校網的心儀學校,自行階段及之後統一階段的甲、乙部,同選該校,達至所謂「111」。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文件: 統一派位

如您在甲部的第二、第三格填上一些次選學校,便有機會因在甲部已獲派往次選學校,而喪失了在乙部再次抽籤的機會4。 小一入學流程分為2個階段,一為「小學自行分配學位」,二為「統一派位」。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文件2023 全港每間官立及津貼小學都可將其約50%的小一學位作自行分配,餘下的學位則會由教育局於「統一派位」時分配。 2023年度超過260間學校有「世襲生」蠶食了統一階段學額,亦即在首階段自行收生已「超收」,合計涉逾1,800個學額。 而由於另有144間學校於自行分配學位階段未收齊學生,令暫定統一派位學額合計較自行分配學位多出逾1,300個。

小一入學申請表可於各幼稚園及幼稚園暨幼兒中心中領取,家長亦可於各區民政事務處、教育局各區域教育服務處或學位分配組索取,或自行在香港教育局網頁下載3。 小學自行分配學位結果一般會於11月底在該校公佈,如成功獲分配學位,家長須於指定日期親臨學校為子女辦理小一註冊手續。 故當出現同分的情況,而餘下學額又不足以分配給所有同分學童,學校便會將有關申請交由教育局以隨機方式甄選,或在公平原則下自行抽籤決定。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文件: 申請資格

「計分生」的學額則不會「超收」,如獲同一分數的學生人數超過學額,學校便須自行或交由教育局以抽籤方式來決定收生的先後次序5。 「必收生」之所以「必收」,皆因申請小一入學時若符合上述「必收生」的資格,即使申請入學人數超出限額,學校仍可用原本預留給統一派位的學額作填補。 故遁此途徑申請入學是「必收」,子女可肯定在該校完成小一註冊3。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文件

在兩個情況之下,申請學童必然會被取錄,亦即「必收生」。 第一,父或母在該小學就職,而職位並無規限,所以不必為教師或校長,無論是文員、校工、資訊科技助理,只需是全職被僱用便可。 第二,申請學童的兄或姊於該小學就讀,例如在 2021 年申請 2022 年入學,兄或姊必須在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文件2023 2022 年仍在該小學就讀。 在例子一裡,190 人競爭 40 個「自行分配學位」,如果你的「分數」不及其他申請者高,自然沒有機會。 在9月自行分配學位報名時,必須認清自己希望揀選的一間學校。 梁永樂說,選定一間學校是因為自行分配學位只需揀選一間學校。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文件: 小學「自行分配學位」歷年統計資料

如果子女不在香港出生,沒有本地出世紙,都可用其他身份證明文件,並在填入證件編號後,按以下對照表,在「證件類別」一欄中填入對應數字。 過往有不少家長以為右上角的「住址所屬小一學校網編號」由教育局填寫,因而漏填。 在例子三裡,由於申請「自行分配學位」少於原本供應的,「計分類」申請者就算只有 10 分,也會被取錄。

自行分配學位分為兩類,第一類為「供有兄/姊在該小學就讀或父/母在該小學就職的申請兒童的學位」,凡屬此類別的申請兒童必獲取錄,亦即坊間俗稱的「世襲制」,此類學位約佔學校小一學額的30%。 什麼是「必收類」:根據現行制度,官津小學甄選學童,必須先錄取在校就讀學生的弟妹或在校員工子女,這類學童的申請,必然會被取錄,所以叫「必收類」。 在「自行分配學位」中所收取的「必收類」學生,最多佔學校小一學額 30%,如有不足之數,以原本預留作「統一派位」的學額填補。 孖生子女的家長只要在填寫各自的自行分配學位表格時,在「本人有超過一名子女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向同一間小學申請」一欄,填上另一子女的小一入學申請編號,教育局便會知悉並盡量安排學位。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文件: 2 丙部:「自行分配學位」

須小心考量「計分辦法準則」中的細節,避免因誤會而錯失分數。 例如不同學校對相同宗教信仰的定義各有不同,有些天主教小學認受已受洗的父母,一些則只認受申請學童本人受洗。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文件 另外,一些基督教小學接受所有基督教不同派別為相同的宗教信仰,而一些基督教小學則只接受特定的派別。 若符合第1-5項「家人與學校的關連」者,需要在「17」欄目填寫符合條件編號,並刪去不適用項目,以及填上當事人姓名、畢業年份或就讀班級。 而在「整件類別」一欄,若是香港公民則可填入「00」或「01」,而非香港公民則需要根據所提供的身份證明文件類別填寫相應序號。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