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鹽田梓船期15大優點2023!內含鹽田梓船期絕密資料.

Article hero image
鹽田梓船期

結束環島徒步旅行後,可以在氣氛悠閒的西貢海傍享用佳餚或小吃,以美食為行程做個完美結尾。 你可選擇在咖啡店吃烤三明治、去甜品店試試蘋果派及西多士、於中式餐廳享用海鮮盛宴,又或者嚐嚐一些店家自製的熏豬肉漢堡、英式炸魚薯條。 此外,宜春街和萬年街多家泰式餐廳亦提供泰式蔬菜咖哩。 鹽田梓船期 結束行程後不妨返回西貢海旁廣場附近搜索美食,西貢最出名的美食當然是海鮮,但其實也有不少隱世小店藏匿於市場街中,當中不乏針對年青人口味的Café、西式餐廳,充滿歐陸風情,是醫肚不錯的選擇。 各個展館佈置精美,十分吸睛,家長可以隨時幫小朋友和巨型展品拍照。 鹽田梓船期 而位於橋咀洲連島沙洲的《日光下的月影》,藝術家以竹藤製成彎月,旁邊圍着12個高低不一的藤球,在不同時間與角度都可以欣賞到作品的不同狀態。

  • 活泉井為鹽田梓供水幾個世紀,曾是村民飲用和梳洗的唯一水源,直到 1960 年代,當時的居民因乾旱在附近的島嶼上建造了一個小水庫。
  • 這座見證了島上客家人作為虔誠天主教徒的香港二級歷史建築,在200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文化遺產保護獎中獲得優異獎。
  • 鹽田梓的原居民一直以曬鹽為生,直到九十年代所有居民全部遷離,現在已經成為香港本地旅遊熱點之一。

雙子亭位於全島最高位置,只需15分鐘左右就能登上,在此可以360度全方位飽覽鹽田梓的風景。 雙子亭附近有不少植物,能夠欣賞到鹽田梓的自然生態。 來到鹽田梓,想感愛一下自然景色,就要去玉帶橋一趟。 連接鹽田梓與滘西洲的一條長長的玉帶橋,把海分開兩邊,站在橋上聞著海水味,欣賞一下海岸線和附近的紅樹林,亦不失為一個拍拖隱世好去處,當然也要站在橋上找好角度,以大自然作背景打卡影相。

鹽田梓船期: 鹽田梓一日遊【4】彩繪玻璃

唔係講笑,教堂真係幾靚㗎,外面冇太多嘅裝飾,十分簡潔,而入面嘅彩繪窗、十字架同聖母像都好靚,除咗靜修同祈禱,影返幾張靚相都唔錯㗎。 前往鹽田梓嘅方法,大家可以去到西貢碼頭乘坐街渡直接到達,在通記海鮮對出購買船票,或者見到街渡停泊位置,必定有好多嬸嬸問你去唔去行下,大家唔駛怕搵唔到。 鹽田梓船期2023 這口看似不起眼的水井位於草地後面,是香港最後一個提供淡水的泉水井。

成人來回船程收費大約為$60;小童及長者來回船程收費則大約為$40。 行完聖福若瑟神父故居,之後會經過活泉井,沿路上山15分鐘左右就能登上鹽田梓雙子亭,亦是鹽田梓島上最高。 大家可以在雙子亭俯瞰整個鹽田梓的風光,可看到西貢一帶的景色及滘西洲高爾夫球場。 大家可以使用鹽田梓聖若瑟小堂祈禱及靜思,但必須保持安靜。 這座小教堂更於2005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優異獎。

鹽田梓船期: 村內標誌 鹽田

玉帶橋建於上世紀五十年代初,連接鹽田梓與滘西洲,就像是一條橋把海界開兩邊,有點摩西分紅海的感覺,景色暸闊,值得一影,不少人會坐在堤壩,迎風望海,度過休閑的一天。 客家茶粿全是自家製,口味選擇眾多,包括雞屎藤、斑蘭、杏仁、眉豆、蕃薯等,香口足料。 連接鹽田梓與滘西洲,就像是一條橋把海界開兩邊,有點摩西分紅海的感覺,景色暸闊,值得一影,不少人會坐在提霸,迎風望海,度過悠閑的一天。

店內還提供少量特色菜餚,墨西哥醃椒焗鯖魚,魚肉肥美,啖啖滋味,配上墨西哥椒汁,香辣醒胃。 雖是簡單的農家菜,但卻極具特色及本地風味,亦能看出老闆的用心,但注意店子只在星期六、日營業,建議大家要提早留位及預約菜式。 雖是簡單的農家菜,但卻極具特色及本地風味,亦能看出老闆的用心,但注意此店平常只在星期六、日營業,建議大家要提早留位及預約菜式。 鹽田梓船期由朝早10點至下午3點出發,每隔一小時一班;而回程船期由中午12:20開始,最後一班為下午5點,所以大家最好早啲出發,下午3點先去就太趕了。 從港鐵彩虹站可以轉乘綠色11號專線小巴或從港鐵鑽石山站轉乘91號巴士到達科技大學。

鹽田梓船期: 鹽田梓一日遊【6】玉帶橋與紅樹林

在西貢碼頭有些船務的遊覽套餐包乘船圍繞滘西洲、吊鐘洲一帶游走,在海上欣賞奇形怪狀的岩石,十分方便。 大家亦可以選擇直接登陸橋咀島,位於香港地質公園內,可近距離觀賞岩石和獨特的地質。 島上的岩石因火山岩漿流動形成別俱一格的紋理,見證了香港的火山歷史。 鹽田梓船期2023 其中必看的是歷史久遠,沿自於白堊紀時代的「流紋岩」,十分罕見。 雖然這個島的面積不大,但是環島行一圈已有數個景點。

鹽田梓船期

同時因為作品會受潮汐潮漲影響,亦可以表達出「在不適合的時機下無法觀察到作品,就如大自然一樣無常」的意味。 其中位於鹽田梓的《「鹽」下乘涼》以重現鹽田收成的場景,更會定期灑上鹽水,寓意人生與造鹽過程一樣,必須經歷磨煉。 而《🤲🏻》則以天主教為題製作,從高處俯瞰是一對以磚塊拼成的掌心,猶如如天主教的「明陣」。 另外,外型如擺放在博物館的恐龍化石的《流水龍骨》是一件互動藝術品,以過往鹽田梓居民的提水工具「龍骨水車」作為原形構思,以踩水車腳踏的形式欣賞這件有互動及聲音元素的作品。 雖然鹽田梓沒有像西貢其他外島的營地,但也十分適合露營。 無論是半天遊,或是兩天一夜的露營,鹽田梓也不會令你失望!

鹽田梓船期: 文化遺產優異獎 聖若瑟堂

村民更在2011年成立鹽光保育中心,負責保育和推廣鹽田梓的自然生態與文化。 當初參與修復運動的葉陳立,也是在當了一年的義工之後,才接手管理鹽田。 於碼頭位置的鹽田梓訪客中心會有當天鹽田的開放時間,大家記得要預時間早些進入參觀! 於鹽田開放時間進入鹽田後,有導賞員解說製鹽過程。

  • 行完聖福若瑟神父故居,之後會經過活泉井,沿路上山15分鐘左右就能登上鹽田梓雙子亭,亦是鹽田梓島上最高。
  • 經過村民和藝術家的努力,在預預的島上增設了多個藝術裝置。
  • 這種仰賴天日的傳統曬鹽法,自然無法大量生產,不過卻能夠產出高素質的海鹽。
  • 在海洋景色、碧綠草地、樹木和灌木的包圍下,玉帶橋是島上風景最優美的景點之一,更是打卡的好去處。
  • 除了鹽田外,島上從3年前起舉辦鹽田梓藝術節。

活泉井為鹽田梓供水幾個世紀,曾是村民飲用和梳洗的唯一水源,直到 1960 鹽田梓船期2023 年代,當時的居民因乾旱在附近的島嶼上建造了一個小水庫。 自1990 年代起,香港水務署開始為村民供水。 羅馬式聖約瑟小堂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一個多世紀前,無論是彩色玻璃窗、紅白相間的祭壇和瓦頂,均散發莊嚴的氣息。 這座見證了島上客家人作為虔誠天主教徒的香港二級歷史建築,在200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文化遺產保護獎中獲得優異獎。 你可以在禮拜堂外的馬賽克台階前拍出令人難忘的相片。

鹽田梓船期: 開放時間:

在往山上走到到的另一邊,你會看到連接鹽田梓與滘西洲的玉帶橋。 這條橋絕對是打卡熱點,以西貢大自然作背景,站在橋上,任何角度都能拍到一張好照片。 香港旅遊發展局對本文所述資料,包括商店、餐館、貨品及服務等概不負責,並對此等資料,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包括其商業適用性、準確性、足夠性及可靠性等。 在300年前、沒有冰箱的時代,人們主要用鹽來醃製食物,加以保存,所以鹽在古代是珍貴的商品。 此外,過去多數人從事體力勞動,因為經常流汗,需要補充鹽分,所以鹽自然成了食物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現今擁有眾多獨特文化遺產的鹽田梓,先後因修復活化的鹽田和保存得宜的百年聖若瑟小堂,兩度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獎項。 自 2019 年以來,藝術家和村民更先後為鹽田梓藝術節創作了數十件藝術品,將其打造成一個充滿活力的露天「博物館」和打卡熱點。 來到鹽田梓,當然不能錯過到訪香港絕無僅有的鹽田! 鹽田梓的鹽田是香港唯一的天然鹽田,現定期向公眾開放,如果對曾經失傳的製鹽匠人技術感興趣,這是相當珍貴的教育中心。 進入鹽場,迎接你的是「鹽光之所」,這個立方體形狀的藝術裝置,反映了鹽晶體的原始形狀,現場亦會有義工講解整個製鹽過程。

鹽田梓船期: 前往鹽田梓船期班次

主要原因是這裡生產的鹽,在價格上無法與來自內地和越南的產品競爭。 此外,葉陳立相信另一個原因是,交通改善後,政府稅務人員更容易出入小島徵收鹽稅,導致村民收入大減,最終使鹽田停產。 自大學畢業開始工作後,每逢連假都找機會旅遊出走,累積了不少旅行心得。 每週更新旅遊影片/遊記文章,間中介紹酒店/旅遊資訊。 鹽田梓船期 跟著90後的我們,一起踏上旅遊的步伐吧~ 儘管世界很亂,我們還有彼此在身旁。 曾與大澳並列香港5大鹽田,當年全村村民都以賣鹽為生,產量多到能提供全西貢的用鹽量,可惜後來全球製鹽開始工業化,鹽田梓的造鹽業也漸漸沒落。

鹽田梓船期

除咗客家茶粿,村民仲會煲五花茶,羅漢果茶同落神花,煲完放入雪櫃雪到凍一凍,行完一圈個島買嚟降溫就最爽喇。 鹽光保育中心於 2011 年成立,致力於保育島上的文化和生態,亦是鹽田梓訪客中心,以及出售鹽田梓本地生產的鹽和手工鹽皂的紀念品商店。 除了室內展館,戶外風景亦相當怡人,如蜻蜓池、中草藥園、示範農田等等,中心內亦設有全長約0.6公里的蕉坑自然教育徑,走完全程約45分鐘,小朋友參觀完展覽館,可直接親身接觸大自然。

鹽田梓船期: 歷史

除此之外,在走遍橋咀洲時,你也可以在路邊欣賞到由畫家貓珊與智障及自閉症譜系障礙人士共同製作的藝術品《大菠蘿遊》。 《大菠蘿遊》一共有10件作品遍佈於橋咀洲,作品以橋咀洲特色作構思,與香港特色食品物菠蘿包作連結,以陶瓷作品擺設介紹橋咀洲上「菠蘿包石」的由來與自然生態。 藝術節首年內容主要環繞鹽田梓及橋咀洲,以藝術為你分享兩座島嶼的歷史背景、生態面貌等。 9件藝術品中,其中有6件位於鹽田梓,另外3件會於橋咀洲展出。

鹽田梓船期

1700年代末,南中國海一帶海盜橫行,鹽光保育中心的鹽田管理員葉陳立就猜測,由於生產鹽,地處偏僻的鹽田梓因而更容易遭到海盜攻擊。 村內唯一學校,現已變成了鹽田仔博物館及文物陳列室,展示過去的農具及家庭用品,從中可想像當時的生活畫面。 村內唯一學校,現已變成了鹽田梓博物館及文物陳列室,展示過去的農具及家庭用品,從中可想像當時的生活畫面。

鹽田梓船期: 鹽田梓出名甚麼?

這系列的玻璃彩繪由藝術家-姜立如製作,作品名為《鹽田梓.鄉情》。 藝術家透過一幅幅色彩豐富的玻璃彩繪,把鹽田梓村民的昔日生活故事展現出來,希望參觀者能感受到鹽田梓的鄉情。 鹽田梓又名鹽田仔,是西貢對出的島嶼,由於本身島上的居民全部信奉天主教,所以又有「教友村」的美稱。 鹽田梓的原居民一直以曬鹽為生,直到九十年代所有居民全部遷離,現在已經成為香港本地旅遊熱點之一。 立即往下看鹽田梓交通、船期、鹽田梓一日遊路線。 鹽田梓又叫教友村,其中聞名嘅原因係村內所有村民都信奉天主教,教堂仲喺2005年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優異獎!

到了1920年代,鹽田梓再也看不到任何鹽田。 雖然在1940年代,島上仍有約1,000人居住,不過在這之後的數十年間,村民紛紛搬離,人數大減。 到了1980年代,全島更只剩下四位村民;小島漸漸荒廢,一度被稱為「鬼島」。

鹽田梓船期: 香港鹿頸行山 輕鬆扮下偽文青

漫步到鹽田梓南端,一條狹窄的樓梯通向玉帶橋,是許多蝴蝶和昆蟲棲息的地方,在這裡可以欣賞到島上豐富的自然生態和紅樹林。 這座橋最初由客家村民於 1950 年代初建造,連接鹽田梓和鄰近的滘西洲。 鹽田梓船期 在海洋景色、碧綠草地、樹木和灌木的包圍下,玉帶橋是島上風景最優美的景點之一,更是打卡的好去處。 大約在100年前,島上村民世外桃源般的安逸生活逐漸失去了光芒。

鹽田梓船期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