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雲笈七籤2023詳細攻略!(震驚真相).

Article hero image
雲笈七籤

若渴或熱,即煮薜荔湯,飲之即定。 湯中著少生姜,或煎姜蜜湯亦得。 如覺心中滿悶,即咬嚼些甘草、桂心、五味子等並妙。 但服氣不失其節,即氣自盈滿,縱出入行人事,或對賓客語言談話,種種運為,百無妨廢。 及成之後,更不服氣,氣亦自足。

季冬,是月也,天地閉塞,陽潛陰施,萬物伏藏,去凍就溫。 勿洩皮膚大汗,以助胃氣。 勿食霜死之果菜,夭人顏色。 七日忌遠行,水陸並不吉。

雲笈七籤: 雲笈七籤/36

一經云:但徐徐引氣出納,則元氣亦不出也,胎息者然。 內外之氣不雜,此名胎息。 然用功之人,閉固內氣訖,亦鼻中微微通氣往來,便令不至咽喉而返,氣則逆滿上沖,不可抑塞。 如此,即徐徐放令通暢,候氣調,即復閉之。 切在徐徐鼻中出入,勿令至喉,極力抑忍,為之須臾,忽然自得調暢,內外泰矣此蓋關節開,毛竅通故也。

  • 諸步綱起於三步九跡,是謂禹步。
  • 和乃無一和言人初稟一氣以和泰和,若存和得一,則和理皆泰。
  • 夫鼓努法本服自然,元氣流利,臟腑氣既長存,人即不死,何假於外思慮、吸引外氣?
  • 先青後黑,火生,其氣赤。
  • 及見左腳中指第二節,是血液上源,其中湧出通流一形,一夜繞身三萬六千匝,至右腳中指第二節則化盡。
  • 内容主要有道教的教理教义、本始源流、经法传授、秘要诀法、诸家气法、金丹、方药等,有“小道藏”之称。

凡胎息服氣,從夜半後服內氣七咽,每一咽既,調氣六、七息,即更咽之。 每咽如水流過坎聲,是氣通也。 直下氣海中凝結,腹中充滿,如含胎之狀。 氣從有胎中息氣海中有氣充,然後為胎息之道也,氣成即清氣凝為胎,濁氣而出散從手足及發而出也,胎成即萬疾自遣,漸通仙靈。 雲笈七籤2023 雲笈七籤 今之學其氣長也,或得古方,或授自非道,皆閉口縮鼻,但貴息長。 而不知藏擁閉畜,損傷正氣,殊非自然之息,但煩勞形神,無所裨益。

雲笈七籤: 雲笈七籤/58

夫木氣有所生,火氣有所長,金氣有所殺,水氣有所滅,何以明之? 雲笈七籤2023 夫木氣有所生,木榮有華,而死者何自? 妻來女歸,春三月木王,甲召乙歸,得金,故亦有所游。

雲笈七籤

鼓氣以滿天關,調勻為度,閉口而咽之。 既努腹訖,徐徐出神廬中氣,其神廬中當修治之。 鼓努每須相應,一鼓一咽一努,為相應也。 其鼓之咽時,天關莫開,恐生氣入腹而為疾也。

雲笈七籤: 服氣雜法秘要口訣

中央諸食氣結氣夫一氣凝結,以和泰和,和一皆泰,則慧照常湛。 今口納滋味,以充五臟,身聚泡沫,以載其形。 生者,受骸於地,凝濕於水,稟熱於火,持息於風,四緣結漏,皆非妙質。 雲笈七籤2023 故淄涅一氣,昏汩泰和,令生想受,識動之弊穢矣。 非諸久定結言人當令泰和舍一,無所想受,守真湛常,則與泰和合體。 今以諸食結氣,故非久定結也。

兩手相重按褷,徐徐捩身,如挽五石弓左右同。 以拳卻頓,此是開胸法左右同。 雲笈七籤2023 雲笈七籤 大坐,斜身,偏拓如排山左右同。 兩手據地,縮身曲脊,向上三舉,以手杖槌脊上左右同。

雲笈七籤: 雲笈七籤

乙為庚妻,以得木氣,故有所生。 乙為庚妻,以青入白為縹。 皆有威制,故土欲東游,木往刻之,故戊嫁已為甲妻;木欲西遊,金往伐之,故甲嫁乙為庚妻;金欲南遊,火往殺之,故庚嫁辛為丙妻。

  • 水從申生,盛於子,死於辰,申子為貪狼,不可行用,辰日奸,未日邪,戍日為正,丑日為公,奸邪惡公正。
  • 夏冬寢處,飲食常欲溫,勿食酸咸油膩之物,食之損五臟。
  • 十八日忌遠行,不達其所。
  • 孟夏,謂之播秀,天地始交,萬物並實。

序曰:在胎為嬰,初生曰孩。 嬰兒在腹中,口含泥土,喘息不通,以臍咽氣,養育形兆,故得成全,則知臍為命門。 凡嬰孩或有初生尚活,少頃輒不收者,但以暖水浸臍帶,向腹將三五過即蘇,乃知臍為命門,信然不謬。 修道者,欲求胎息,先須知胎息之根源,按而行之,喘息如嬰兒在腹中,故名胎息矣。

雲笈七籤: 雲笈七籤/61

立夏火王,夏至火相,立秋火休,秋分火廢,立冬火囚,冬至火死,立春火沒,春分火胎。 雲笈七籤 按摩日三遍,一月後百病並除,行及奔馬,此是養身之法。 兩手相捉紐綟,如洗手法。 兩手相叉,共按褷左右同。

雲笈七籤

悉能六氣,位為天仙呬,丑利、許氣二反。 桑榆子曰:凡人者,喜怒嗜欲,眾邪之氣不絕於中,辛咸甘酸外物之味未離於口,若即便禁長息,則穢濁之氣無洞盡之期。 彼得道者,無思無慮,無榮無欲,含其浩然之氣,又焉取於噓呬哉? 雲笈七籤 夫服氣多方,若非鼓努之法,不為真妙。 或有人未解,咽服氣未通流,便虛其心,忘其形,雖日效,忘必無所成,多因困弊也。

雲笈七籤: 雲笈七籤/61

二十日不宜遠行,勿暴溫暖,切慎東南賊邪之風,犯之令人多汗面腫,腰脊強痛,四肢不通。 雲笈七籤2023 仲秋,是月也,大利平肅,安寧志性,收斂神氣,宜增酸減辛,以養肝氣。 是月肝藏少氣,肺藏獨王,宜助肝氣,補筋養脾胃。

若欲四支常瘦,即數導引,謂肌膚充悅也。 若能導引服氣,不失其時,則神氣常清,形容不易,暴脂虛肉不生,永無諸疾矣。 訣曰:子若虧於仁,則青帝非真;子若虧於義,則白帝非真;子若虧於禮,則赤帝非真;子若虧於信,則黃帝非真;子若虧於智,則黑帝非真。 且夫五氣之道,體通神真,子不負道違真,即可修用。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