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熊市一二三期2023詳細攻略!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熊市一二三期

美國 2007 年底發生次貸危機,股價持續下跌將近一年半,在 2009 年後股市開始回升並持續到 2020 年,是 21 世紀目前為止最久的一次牛市,維持了將近 11 年之久,直到 2020 年新冠肺炎的出現導致美股崩盤。 當出現牛市三期後,需要留意股價是否已經超越內在價值,因為投資人的盲目投資很容易導致股價超越價值所在。 在股票市場本身中,當分析師給出正面的分析;或是知名投資人大量購買股票;或是新 IPO 不斷發行,都會讓股票市場發生搶購潮,繼而讓股市上升。 基本上大部分人都不希望股市是下跌的,大家都希望自己的資產逐漸增加,而牛市正是「看多投資人」想要看到的景象。 也因為如此,紐約著名的「華爾街銅牛」才會引來那麼多人朝聖。

股市出現大急跌,甚至恐慌拋售,時間多數較短,幅度可至上次牛市升幅三分一、一半,甚至更多,殺傷力巨大。 主要原因:1929年的股市崩盤,隨後引發一系列的骨牌效應, 銀行倒閉 、失業人口增加、整體購買力下降、社會案件層出不窮等等。 21 世紀初,房地產及股市都很熱絡,尤其是房地產市場,銀行甚至會借錢給信貸不好的人購買房地產,而借錢者「是否有能力還錢」的問題卻被無視,因此一個威脅極大的泡沫就此形成。 牛市不像熊市的特徵那樣明顯,因此牛市的例子也不像熊市那樣明確,但歷史上牛熊不相容,當一個熊市的發生前後,必定都是某個牛市的沒落與崛起。

熊市一二三期: 熊市、牛市名稱的由來

MoneyHero Global Limited及/或其分支機構不能,亦不會對任何資訊、特定投資項目之回報與可持續性,或資料來源的潛在價值,作出評估、驗證或保證其適當性、準確性或完整性。 MoneyHero.com.hk可能透過本網站所提及的品牌或服務收取報酬。 MoneyHero或本網站關於證券、投資、稅務,會計或法律意見的內容,都不會構成任何買賣投資要約、招攬、建議或意見,亦不涉及任何公司、證券或基金的產品代言、推許或贊助。 MoneyHero.com.hk之內容僅屬一般參考,並非個人化的投資建議,也不構成買賣證券的誘因。 如要解釋為何股市的低點,為甚麼不是熊市三期的完結、牛市一期的誕生,我會先說一個數學上的/常識性的問題:在一年之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究竟在哪一天呢?

熊市一二三期

答案是:因為在冬至之後,雖然黑夜漸短,白天漸長,但由於新加的溫度仍然比原有的溫度冷,所以仍能把溫度一直減低下去。 近似的例子就是,一天之中,背向太陽,距離太陽最遠的時間,是午夜12時,但是最寒冷的時間,卻是早上5時半左右,日出之前。 熊市一二三期 在股市的情況,也是差不多,恒指的最低點,並不是熊市第三期的結束,反而是熊市三期的開始。 正確的心態:在牛市中大家都很容易賺錢,每個人都是股神,但只有到熊市時才看得出來誰才是真正的贏家,學會如何在心態上保持冷靜並擁有理智的判斷力,不被外界和情緒的影響,在震盪的股市行情中,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心態才是決定你能否成為股市贏家的關鍵。

熊市一二三期: 港股牛市

可以觀察各家公司最近開出來的財報,若每一季的表現比上一季好,就代表公司正在向上發展,而在牛市中,很常會看到公司財報的數據顯示獲利攀升,甚至會打敗分析師的預期,這是牛市的特徵之一。 雖然對夠貨者來說是收成期,是等位放的時期,但牛三往往是一個不短的時期,而且牛三的開始期與頂點期,回報可以相差非常大,因為狂熱期的頂點是極度瘋狂,價位升到你唔信,而何時沽出就相當考投資者的功力。 在熊市第三期中,大市持續下跌,但跌勢並沒有加劇,俗稱「陰跌」,另外,下跌的股票大多集中在業續一向有保證的藍籌股和成長股身上;那些二、三線低質股份,可能在熊市第一期與第二期時已經跌夠,因此再跌幅度減少,甚至不再下跌,跌勢全都集中在優質股。 「熊二」期間,企業盈利進一步回落,令估值變相提高,無力支撑大市再度上揚,急劇反彈之後,將進入熊市最壞時期,故投資者需密切觀察市況。 保持一個正確的心態、做好資產配置和了解市場規則,培養一個獨立思考的能力,不要隨意受外界影響,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當自己確信自己的判斷時就堅信,才是可以在股市中勝出的關鍵。 在開始說如何在牛市和熊市中投資前有一項重要觀念,不管今天是牛市還是熊市,都要做好資產配置及正確的心態。

市場在樂觀之餘,開始隱隱感到有點不妥,這時候市場出現一些芝麻綠豆的小事情,都會觸發恐慌性拋售。 熊二的反彈浪,可能持續數星期至數個月之久,在經歷這種短暫樂觀過後,投資者發現各公司盈利或實際經濟都在收縮中,如公司業績倒退、財政困難、停牌清盤等消息接二連三地出現,整個經濟陷入極度不景氣中。 熊市一二三期 當市場處於牛市二期,公司的獲利會持續提升,經濟表現數據(例如 GDP)會越來越好,失業率會下降,這些真實數據讓一切看起來很美好,投資人的慾望及信心會大增,讓股價及指數等各類金融市場漸漸上升。

熊市一二三期: 熊市还是牛市

在攻擊時,公牛用牛角將對手往上頂,而熊會用熊掌向下拍擊對手。 在熊市中,你不能做的事情便是直覺地做出反應,例如股價下跌立刻套現或看空,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過於倉促進出股市已經被證實是一個會讓績效遜於整體表現的行為。 這些原因包括市場過度投機、油價過於波動、過度槓桿交易、發生戰爭、地緣政治危機、惡性通貨膨脹、疫情爆發、經濟衰退等壞事。 熊市一二三期 所謂做空(也叫賣空、放空),是指投資人賣掉從未擁有的資產,並期待資產會貶值而從中獲利,這與一般上的「低買高賣」截然不同,做空的原理是「高賣低買」,做空會讓股價下跌,而投資人並不希望資產會升值,否則將會虧錢。 持續買入並長期持有是最基本的投資法,但難的不是買入,難的是長期持有,要知道股價會隨時波動,投資人的心情可能也會隨之波動,所以要在這麼多波動的情形下保持鎮定並不隨波逐流,將是長期持有下需要磨練的耐心。 而由於在牛市中的經濟表現良好,因此 GDP 也會升高,也代表人民的消費水平是正在提高的,因此會有更多人會把資產注入股市,讓牛市延續。

  • 經過一輪瘋狂恐慌性拋售之後,投資者覺得跌勢似乎有點過分,而且目前上市公司以及經濟環境和股市此較,未免是過於悲觀,於是大市出現一次較大幅的回升局面。
  • 因此對長線投資者來說,進入牛三時應該已持有足夠的貨,善價而沽,當然,這時都會有買賣的動作,但大方向往往會採用沽多過買的策略。
  • 當然,這些不明顯的時期都會有投資決定,但就不會出現盡入或盡沽這些情況,而只會作分段買入或沽出,又或小注投資這類決策。
  • 在開始說如何在牛市和熊市中投資前有一項重要觀念,不管今天是牛市還是熊市,都要做好資產配置及正確的心態。
  • 公司獲利提高,產能也增加,因此需要更多的人力資源來配合公司發展,所以整體的失業率反而會下降,就業率會提高,這也是牛市中常看到的現象之一。
  • 其實不難理解為什麼有許多人會這麼做,因為當市場看似會無止境的下跌時,投資人的本能反應是「在情況變得更糟時儘快賣出」,但是需要思考的是,當熊市一結束,牛市來臨時,我們很有可能會錯過最佳的入場機會而讓獲利縮減。

道氏理論列舉了「牛三」數項特徵,如股市升勢既急且猛、全民皆股、投資情緒廣泛地樂觀等等。 理論更有提及,當投資者想進一步短綫獲利,正正是最顯然易見的升市週期見頂訊號之一。 萬賢認為,如果市況已達至「牛三」,新股上市宗數將變多,投資變得盲目;又或者新股上市賺錢效應被放大,如閱文以及易鑫集團事件(當時曾被懷疑港股處於牛三)。

熊市一二三期: 持續買入並持有

在這種情況下,該國經濟強勁且就業水準高,投資者通常相信這種上升趨勢將長期持續下去。 其實不難理解為什麼有許多人會這麼做,因為當市場看似會無止境的下跌時,投資人的本能反應是「在情況變得更糟時儘快賣出」,但是需要思考的是,當熊市一結束,牛市來臨時,我們很有可能會錯過最佳的入場機會而讓獲利縮減。 這時候股市的確有可能會回升,但有些公司的盈利狀況已經開始出現隱憂了,也開始與股價脫鉤了,有些看出問題的投資人這時早已把資金回收,正在默默等待股市崩盤。

  • 最初原因是美國利息有上升趨勢,10年聯邦儲備孳息上升至 1.7%,另外美國科技巨頭例如蘋果、臉書、谷歌、微軟等有下挫,導致港股開始受到影響,恆生指數從 2 月中的 高點開始調整,至港股第二季結束時恆生指數來到 點。
  • 也因為如此,紐約著名的「華爾街銅牛」才會引來那麼多人朝聖。
  • 在熊市中,損失的機會更大,因為價格不斷失去價值,而且往往看不到終點。
  • 港股發生過最久的其中一次牛市是在 1987 年至 1994 年這期間,1987 年 12 月恆生指數維持在 1900 點,到 1994 年上升至11500 點左右,增長幅度高達 6 倍。
  • 修正的原因不乏是因為短暫的因素,例如這次的財報不如分析師預期,或者短期的政策影響所致,但長遠來看,這波短暫的下跌其實是投資人入手股票的大好機會。
  • 港股在2017年處於「牛一」走向「牛二」的行情,在這個時期,大市上升動力會分流至非藍籌股,但仍會圍繞行業龍頭,特別是5G概念、生物科技等新經濟行業。

當股市經歷長時間的下跌,投資者已經表現出負面的投資情緒時,基本上就可以確定市場準備或已經進入「熊市」了。 熊市一二三期 本文將介紹熊市的定義、特徵、發生原因、3大階段,另外解釋熊市與市場修正期的差別,並帶你認識其中 3 個曾經影響美國與香港的熊市,最後再告訴你在熊市中該如何投資。 根據道氏理論,認為股市與市場的經濟表現掛鉤,熊市時大部分資產價格會下跌,當中牛市和熊市均分一、二、三期,以下為「熊一」、「熊二」、「熊三」。 熊三是指熊市的最後一段,通常跌幅最大最急,跌幅可達40%至70%。

熊市一二三期: 熊市的3個階段

在這個階段,投資市場呈現非常熱絡,大批投資人也忘記過去大跌的情況,以至於股價會越買越高,這時候很容易因為沖昏頭而造成日後的損失。 因此他們會希望未來向捕獲者(trappers)購買熊皮時價格是低廉的。 熊市一二三期2023 這些中間商被稱為熊市(bears),是熊皮工人的縮寫(jobbers),最後這個名詞被用來描述市場的低迷。 因為以前有流行一種牛與熊之爭的運動,因此熊與公牛被廣泛認為是對立的,因此牛市一詞與熊市相對。

看完以上,你已經了解熊市的基本觀念以及如何在熊市中正確投資,希望你能內化以上資訊,在未來遇到熊市時能做出正確觀念的判斷,並期待牛市的到來能為你帶來豐厚的獲利。 這基本上是前面 3 點的總結,與其想著一次抄底獲利,比較正確的做法是,在股價已經跌到你認為的價值線以下進行分批買入。 爾後中國開始實施一系列政策,導致港股進一步下跌,這些政策包括反壟斷調查、限制未成年者玩網路遊戲、限制補習行業的運作,讓恆生指數在 12 月 19 日跌倒 點,從 2 月中旬開始計算,跌幅已經達到 25%。 當然也有例外,畢竟從定義上來看,股市只要下跌超過 20% 就算進入熊市了。 而 2020 年新冠疫情所引發的熊市只經歷了 19 天的下跌,並跌掉了 33% 之多,但隨後就反彈回升並持續創新高,雖然跌勢及恢復十分迅速,但因為 33% 的跌勢已經超過熊市定義中的 20%,所以也算是一個獨特的「熊市」。

熊市一二三期: 1974年 熊市

這些恐懼感會讓投資人採取最保守的行動,最常見的就是回收金錢,以備危機到來時能有現金可以過生活,因此股市沒有資金湧入,股價難以上升,而做空者會趁虛而入讓股價進一步下跌。 當市場絕對樂觀,投資者對後市完全沒有戒心,相信大市將會繼續大幅再升,此時開始出現調整警號。 修正的原因不乏是因為短暫的因素,例如這次的財報不如分析師預期,或者短期的政策影響所致,但長遠來看,這波短暫的下跌其實是投資人入手股票的大好機會。 當股價超越內在價值時,或是公司的政策與投資的初衷互相違背時,便可以考慮賣掉持股,而在牛市這段期間,不管是超越價值或政策影響與否,結果很有可能已經為你帶來收益。 牛市也可以叫做「多頭市場」,指的是金融市場和經濟呈現上漲的情況,大部分人會把牛市指向「股票市場」,但是除了股市,牛市其實也適用於債券、房地產、貨幣及商品,而本篇文章將會把牛市著重在「股票市場」中。

熊市一二三期

因此,當投資者分析時,不要預期「一定會這樣走」,反而利用分析這刻是「那個階段」,從而作出相對應的策略會更好。 也就是說,逐步建立倉位可以在最小風險的情況下,建議一個有組織架構的投資組合,並有機會讓獲利比別人高,損失卻比別人少。 2021 年美股及其他大部分市場都在經歷大多頭行情,但是對於港股來說卻是煎熬的一年,在 2 月下旬後港股就開始下跌,並一路持續至年底。

熊市一二三期: 熊市的最大特徵:希望股價下跌

而市場分析師也會助長投資者的情緒,因為經濟發展良好,市場及股票分析師經常會給出正面的分析及報導,讓投資人更有信心地買入股票,這也是牛市常出現的特徵之一。 道氏理論指出,若升市踏入第二階段,市場會有數項特徵,例如企業盈利增長逐步改善、經濟數據轉持續向好等基本因素,導致投資者入市意慾高漲不斷,推動指數或股價升勢。 大部分的投資者這時還沉浸在賺錢的喜悅中,沒有發現市場出現問題,就算市場有些波動,但大部分的人不易察覺這些細微的變化,而價值投資者開始紛紛出場股票。

熊市一二三期

但同時,有遠見的投資者已開始有耐性地作出選擇性吸納,市場這時正處於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很快地黎明又會再次出現。 在牛市中,許多人會因為投資情緒的上升而不假思索的投資,但要小心別被市場欺騙,有時候在牛市的操作不比熊市來得容易,以下將解釋在牛市中,身為投資人該怎麼順利投資。 其實牛市沒有通用的定義表示其發生,而根據最常見的解釋是,牛市代表在股市下跌 20% 後及再次下跌 20% 之間,成功上升 20% 熊市一二三期 的情況,但是牛市不像熊市那樣可以馬上看出特性,因此多數分析師也是從牛市現象已經正在發生後,才從而得知。 當然,這些不明顯的時期都會有投資決定,但就不會出現盡入或盡沽這些情況,而只會作分段買入或沽出,又或小注投資這類決策。 熊市一二三期2023 熊市一二三期 簡單來說,就是在絕望時期,即熊三最恐慌卻最平宜的時候大量買入,然後就是等待,等待熊市轉成小牛,再等待其慢慢成長,牛一、牛二、牛三,到了牛三就是長線投資者的收成期。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