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無家者12大分析2023!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無家者

2011年,「專業的露宿者服務」(specialist homelessness services,縮寫SHS)計劃取代了SAAP計劃。 貧窮議題為社會工作中一個相當大的領域,從貧窮的成因、 貧窮文化的形成,到社會救助以及預防貧窮的社會保險。 貧窮, 即為經濟資源匱乏的狀態,導致個人的選擇極度受限,難以維持 基本生存所需,或者幾乎無法承受意外風險,不穩定的收入也影 響家庭的支持功能,延伸出家庭暴力、青少年犯罪等社會議題。 不單是無家者,老人、新住民、身心障礙者等都是較可能會 面臨貧窮的族群,針對這個議題,除了關懷訪視,提供救濟之外, 非典型雇傭的勞動權益、居住正義、基本工資或基本收入,皆為 從社會結構上改善分配不平等的可行對策,也值得社會多方持續 討論。 好吃懶作、骯髒、危險、酒醉聚眾鬧事……等,是社會大眾在聽到無家者時,所給出的第一印象。

你我也許有過這樣的經驗,學生時期的存款不多,只有打工的微薄薪水,偶爾卻仍想進餐廳吃大餐,犒賞自己一整日的辛苦。 而在街頭流浪已久的無家者,很多時候已看盡人生,認清了即使再怎麼努力也無法翻身的處境,相比之下,辛苦工作換來一頓餐、一點酒和菸,及時行樂,是他們能享有的選擇自由與快樂。 一般人對於無家者的生活狀況無從瞭解,造成了許多誤解與汙名化的標籤,這類負面印象通常只會造成傷害。 無家者 而這篇由「人生百味」所製作的圖輯,將帶您更認識那些與我們其實沒甚麼不同的無家者們,以及幾個相關的活動與資訊。

無家者: 【無家者】1. 貧窮是一種狀態,而非特定族群/專訪「人生百味」

整套行程跑完,你大概只會覺得花了好多時間坐在椅子上滑手機。 其實身體會感到緊繃不適不單單只是酸痛造成,現代人生活步調緊湊壓力大睡不好、情緒緊張,這些都是會造成身體酸痛的原因。 所以現在不能只是選擇一台按摩椅,而是要有養身功能的養身椅,透過視覺、聽覺、嗅覺、味覺以及觸覺的5感體驗,幫助你調控情緒,由內而外達到真正的紓壓,提升睡眠品質,達到減壓好眠。 每位都不是一開始就決定踏入這個領域,也不是社工科班出身,他們曾經是記者、田野工作者、老師、焊接工人、志工,卻在因緣際會下投身街友服務,成為台灣第一批街友工作者。 他們竭盡所能協助街友,除了三餐溫飽之外,也開發各種工作,不僅展現了工作者的創意,更重要的是,他們一直在為開拓「正常」以外的生存方式,試圖證明在主流社會的框架之外,還有另類的生存模式,可以適用於被社會排除的人。 這些流落街頭的人,政府部門及法律條文慣稱「遊民」,NGO組織傾向用「街友」,2016年芒草心慈善協會提出「無家者」這個更中性的稱謂。

在2000年至2005年之間,聯邦撥款超過8億美元給這個計劃。 1994年《支持援助法》規定「支持住宿援助計劃」的目標是提供中途之家和相關的幫助,讓露宿者盡量能自力更生。 建立這項法律是為了幫助該國露宿者重建生活,各州之間的合作也提升該法的重要,也表示他們渴望盡其所能改善現況。

無家者: 香港

這週一(24日),英國城鎮升級與房屋社區大臣戈夫宣布,未來將制定新的開發規則,像是鋪平道路、將店面改建為住家,致力於改善住房危機。 《租屋改革法案》若通過,房東僅能在某些特定情況之下驅逐租客,例如房東出售房屋,或是房東的近親將在六個月後搬入該房屋時,房東得以通知租客於期限內搬離。 然而,房東可以在驅逐租客後的三個月,再次將房屋重新刊登在租屋市場中。 保守黨政府在2019年的大選中,承諾提供租屋族「更好的條件」,其中就涵蓋「無故驅逐房客」(no-fault evictions)的訴求。

無家者

這一點也證諸美國「北城」與日本東京曾有的無家者社會運動成功案例,前者有大量社福、自助、宗教、政治團體涉入,而後者則有全國串聯的工會組織為依靠。 無家者 台灣目前距離這樣的情況看來還很遙遠,僅有極個別的無家者參與到爭取無家者權益的行動中。 無家者 總體而言,這一個個由民間發動、著重跨界結合、超越傳統慈善與社工服務的團體,形成了一股以嶄新方式面對無家現象的力量。

無家者: 政府眼中只有「滋擾」沒有無家者? 香港露宿者的非人生活:被驅逐、被抄家

協會於一九八七年因應聯合國倡導為「國際露宿者年」而成立,並於九二年將服務推廣至籠屋居民。 「無家者」包括露宿者、面臨無家可歸和那些住在惡劣居所的人士,他們無家可歸或缺乏一個適切的家。 隨著香港的經濟下滑,無家者的需求不斷增加,協會的事工更形重要。 這些經歷令他們從小就處於各類危機之中——甚至在青少年時期對藥物或酒精產生依賴。

然而,在歡欣愉快的節日裡,當我們興高采烈與至愛相聚慶祝時,卻有不少人瑟縮一角,又或是徹夜孤單地躲在快餐店內。 晚上努力加班,月初時就有更多錢在戶頭,生活就能過得更寬裕些,對無家者而言,每天出門工作最擔心的是,回來時家當被偷或是被當垃圾丟棄,缺乏一個安全的私人空間,使得金錢存放不易,即使存在銀行,也要擔心提款卡遺失,還是領日薪比較實在。 大多數的無家者礙於學經歷、年紀、身體狀況等外在條件不夠優異,僅存的就業選項多屬於高風險、高勞力的非典型勞動,這些工作總是時有時無,且大多不被保障。 無家者2023 雖然無家者七成有工作,但收入極不穩定,平均月收入不到6000元。

無家者: 社會工作是什麼?

無家者既無法行使公民權,也乏民代為其爭權益,生存處境每況愈下,成為底層階級的最底層。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瀏覽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 街遊 Hidden Taipei由「芒草心慈善協會」培訓無家者擔任導覽員,從不同的視角探索台北另一面。 可搜尋FB粉絲專頁「街遊」,也有官方網站「街遊」,另有相關活動「真人圖書館」。

無家者

居住超過法定限制期(六週)的家庭數量,也創下歷史新高,一年內從670戶飆升至1840戶,增加幅度高達175%。 綜合《衛報》和《BBC》報導,英國政府昨(25)日釋出的無家者統計資料顯示,截至今(2023)年3月底,共有10萬4510個家庭居住在臨時住所,比去年同期多出10%,其中,有13萬1370人是孩童。 這項數據,寫下英國自1998年有紀錄以來的歷史新高。 至於 IU 則是飾演年輕的製作人,被聘請作無家者的隨隊攝製導演。

無家者: 社會與公眾

話說數月前的一個晚上,我收到一個由舊同事發過來的訊息。 她表示當日一位二十多歲的年青人到訪我當年曾工作的中心,並分享了當年在中心的經歷和希望獲得我的聯絡方法。 總是在不知不覺中,以自身、或是既定印象中的作息檢視身旁的人,但這個世界上其實有著各種各樣的生活方式,只是你我知道得多或知道得少。 他們辦「寫寫字計畫」,寫情書,寫春聯,寫心愛的歌詞;看著名字有「春」字的大姐一筆一畫寫下「冬」,這是她人生中第二個學會的季節。 歡樂的無家者尾牙上,除了有剪髮服務,還可以抓龍,下棋,擦美美的指甲油。

若說到街上常見的食物,有些教會有供餐服務、也可以到救世軍領便當、還有許多個人或團體會在特定的時間到街上分送餐點。 當上班、上課時間經過北車,看到無家者熟睡的身影,下了「好手好腳不工作」的註解時,殊不知,他們可能是因為清晨四五點去排卻排不到工作,無奈之餘,只好先補個眠,再來煩惱今天該如何度過。 建議參考外國例子,為有伴侶/同伴的無家者增設不限性別及關係的雙人宿舍,可顧及其人際需要及支援網絡,配合社工的跟進及介入,有助更持久地脫離露宿。 此外,露宿的生活容易令無家者錯過接受治療或覆診的機會,治療後續的社區跟進亦會因缺乏固定住址而斷掉,加上無家者缺乏接收資訊的渠道,對現有服務不了解亦不知如何求助等,均反映了現行精神復康服務之不足及不到位的問題。 香港無家者人數近十年來有增無減,根據官方數字顯示 ,經由社署登記的無家者人數由2014年的787人,提升到2021年六月底的1562人,增幅接近一倍(98%),亦創下了近年社署登記無家者人數的新高。 而當中女性無家者佔整體露宿人口的百份比,亦由2014年的約佔5.5%(43人),躍升近一倍至2021年約10.9%(171人)。

無家者: 男士宿舍 (豐盛之家/恩典之家) 服務簡介

本會為露宿者提供一系列服務,包括外展探訪(晚間及深宵外展)、輔導、就業服務及其他支援服務,協助他們離開露宿生涯,重新融入社會。 服務使用者會得到協助或轉介,並按他們的需要提供中心設施、膳食及物資等基本服務。 2002年(民國91年),則正式有了以街友為服務對象的社福團體成立,名為人安基金會的財團法人,透過長年服務街友的實際接觸下,發現露宿者平均年齡在55.6歲,並不是法規中界定的老年人,不適用老人福利,而高齡者在求職上也多有障礙。 在1990年代,因為法律和市場交易問題,造成很多人又沒有住所,連帶的在1991年廢除「沒住所的人有罪」這項法律,之後在1992年莫斯科成立了第一個露宿者的過夜所,在憲法保障人民的住宿權下,政府也開始興建廉價的社會公寓。 第三,則與台灣社會整體看待無家者的觀感有關,許多人仍視他們為好吃懶做而自願流浪的偏差者,因此政府運用本書第六章提及帶著生產主義、家庭主義等想像以「導正」他們自立、「回歸」社會的策略,便具備正當性。 政府在選票與民意的考量下,自然不願採取更積極回應無家者居住需求的政策。

無家者

當媽媽抱怨兒子越來越不像「男孩子」時, 失序、暴力、自毀,亦是現代男孩的黑暗面貌。 日本法務省研究:「隨機殺人的兇手大多為男性。」

無家者: 人生百味

社工無疑是這世上最艱難、最吃力不討好的工作。 無家者每日為溫飽、為生存奔波,在疫情侵襲下,口罩、搓手液等防疫物品成為了日常的必需品,抗疫初期,一盒口罩更被炒至天價。

無家者

而由於官方數據乃依靠無家者自願接受登記,因此實際人口理應比登記人數為多。 1.《無家者:從未想過我有這麼一天》,李玟萱著,游擊文化。 《你不伸手,他會在這裡躺多久?:一個年輕社工的掙扎與淚水》,李佳庭著,寶瓶文化。 《吾業遊民:一個德國遊民血淚拚搏三十年的街頭人生》,Richard Brox 著,聯經出版。

無家者: 香港首個女性無家者研究發佈會

而石頭湯計畫希望除了發餐給無家者之外,可以邀請大家一起坐下來聊聊天,聆聽街上大哥大姐的故事,也給予彼此溫暖的關懷。 習於仰賴汽機車、大眾交通運輸工具的我們,每天花在行走的時間大概不會超過一小時吧? 而無家者可能考量到身上帶著不少家當、正在進行著撿回收的工作、或不想因為外貌被旁人指指點點,因此,不管路途多遠,靠著自己的雙腳,依然最輕鬆踏實。 現有的無家者服務及措拖以男性使用者為主導,以現時政府提供僅222個資助緊急及短期宿位為例,當中女性宿位只佔31個 ,未能回應本港愈百多位女性無家者的住宿需要,宿位嚴重不足。 而現有緊急住宿服務的提供,亦未有顧及女性無家者較著重私隱、安全感等生理及心理需要的獨特性,不少因而抗拒接受服務。 那天,阿秀姐說出一句詩,「我們做人像行路,有時平路,有時彎路。」總有不幸運的時候,人會因為疊加的無奈掉落到街頭。

  • 醫管局及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ICCMW)亦礙於服務欠彈性及安全上的考量,機乎不會著手跟進無家者的需要,令照顧無家者的精神健康的責任落在外展服務隊之中。
  • 這些無家者背後各有故事,如 IU 打趣說,她要的只是有故事的人,以讓影片感動觀眾,懂不懂踢球根本沒關係。
  • Kris最初展開探訪和派發物資時,亦並非每個無家者都領情,甚至有人接收物資後將其扔在地上。
  • 有女性無家者因不願與伴侶分開而選擇一起露宿,及拒絕接受分開安置的安排。
  • 導演李炳憲憑《炸雞特攻隊》聲名大噪,因此觀眾都對《Dream:夢想代表隊》滿心期待。
  • 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2002年8月7日起施行「遊民自立支援等特別措置法」,第二條「遊民」,指對象為「無故以都市公園、河川、道路、車站等設施為起居場所,從事日常生活的人」,泛指「過着遊民生活的人」。 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2016年估計有6,500位沒住所的人,全國共有15,000位沒住所的人。 青年民主主義者聯盟-匈牙利公民聯盟政府一直嘗試要把露宿者定罪,2006年到2010年,131位沒住所的人因為寒冷過世於布達佩斯。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與社會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媒體環境。 您的支持將有助於《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促進多元進步的社會對話。 在這些成績之外,OSIM最希望的得到的肯定,還是在你坐進OSIM uDream Pro 5感養身椅的那一刻,你終於能放下一整天的疲憊,好好的休息。

無家者: 住宿服務 (男士)

在精神健康方面,有四分一(25.4%)無家者過去6個月有服用精神科藥物。 有約三成(28.7%)出現抑鬱徵狀,有兩成半(26.3%)出現焦慮徵狀。 組織提供避難所、庇護所和中途之家之類的房屋,並提供一定範圍的經濟支持。

最終,不穩定且帶著貶義的連帶,連同窘迫的物質生活與絕望的存在感受,讓無家者的生活更形危殆。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 (下稱社協) 於 1999 年發現露宿者人數急劇上升,並於同年開展露宿者 服務。 隨著時間推移,露宿者人數隨著不同的社會事件和經濟環境而有所增減,組群的特性和需要亦有所改變,因此社協持續進行露宿者調查,以追蹤露宿者的狀況和需要,從而 向政府倡議相關政策和緊貼露宿者需要的服務。 他們一方面因此難以取得維生所需資源,另一方面需花許多精神運用策略對抗汙名、維護自我尊嚴,將使他們的謀生、社交與家庭生活更陷困難。 例如本書呈現無家者視接受救助為恥而不願接近社會局或其他幫助網絡;彼此在工作及生活上相互瞧不起或嫌棄,而無法穩定建立互助及情感支持的關係。 無家者生活所在的社區,也常見鄰避效應,透過陳情、通報或自力驅趕的方式,限制了無家者的生活機會。

無家者: 【圖輯】「女性無家者」在街頭過著什麼樣的生活?

近年全港無家者的人數每年均有上升的趨勢,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城青優權計 劃」分別在2013年和2015年進行了「全港無家者人口統計行動」12,指出無家者人口由 無家者 2013年的1414人,上升至2015年的1614人。 而根據社署提供之數據 ,由社署登記的無家者人數由2013年的780人,提升到2019年12月的1348人,增幅超過七成(72.8%),亦創下了近年社署登記無家者人數的新高,同時1348人亦回復到2001年時的高位。 同路舍的願景希望建立一個包容的香港,讓每個人都有一個安全、可以稱之為家的地方,並關心我們的鄰居。

一些住房社運人士和保守派議員指出,《租房改革法案》草案的內容,可能促使房東離開租屋市場,減少出租房屋的數量。 不過,有知情者向《香港01》訴說另一版本,指該輛Tesla並沒有阻檔緊急出入口,又指該車場經常有非充電車停泊於充電車位,已曾多次反映投訴,並強調如其他車輛未完成充電前,根本不能拔出充電線,故不存在擅拔其他車輛的電線使用情況。 住所不定或無戶籍,選舉之投票通知書難以送達,因此幾乎無投票權。 無家者2023 在無選票可圖的誘因下,政客們往往視露宿者為洪水猛獸,以鄰為壑,極少提供改善露宿者現象的協助,甚至提出驅趕的說詞[25]。 然而事實上有不少流浪人員並不願意進入救助站,除「習慣了自由」等理由外,還因為部分城市的所謂「救助站」並未改變原本「遣送站」的性質,權力的冷血、管理的暴虐依舊[11]。 無家者 而在廣州市等救助單位準備較充分的城市,仍有一些流浪漢寧可挨凍也不進救助站,原因是外地流浪人員在接受臨時救助後,將會被民政部門遣返原籍[12]。

過往有例子顯示,政府部門會因應市民投訴而「清走」無家者放置在棲居處 的物品,有時甚至包括個人財物。 很多無家者因而要另覓住處,棲居處不穩 定,令服務隊更難持續跟進他們的情況。 此外,露宿人士的健康情況也值得關注,部份人士更有各種健康問題(包括精神健康問題)。 若沒有合適的外展醫 療服務,不少露宿人士會延誤診治。 1) 無家者數目持續上升 - 根據社會福利署(下稱「社署」)的記錄,已登記的露宿者人數持續上升,從 2010 年的 393 人升至 2015 年 1 月底的 806 人1,增幅超過 2 倍。

無家者: 露宿者外展服務

大姐們這般傳統的中高齡女性,往往被教育成女人就該為「家庭」犧牲:她們被要求當負擔家計的女兒、當逆來順受的妻子、扛起養兒育女及照護雙親的責任。 她們在毫無選擇下為家庭負責,卻無法確保家庭能為她們的生活負責。 當她們從家庭脫落,便容易失去生活甚至生命的重心,只能獨自反芻過往家庭帶來的傷害委屈和遺憾怨懟。 台中的「撒瑪黎雅婦女關懷協會」,是全台唯一專門服務女性街友的協會,於2015年啟用安心家園。

無家者: 「女性是相對隱形的一群人」

露宿者在很多國家靠撿回收來過生活,在西雅圖有老闆專雇露宿者舉廣告牌,露宿者藉此得到錢和食物;但有些人抗議這些老闆會剝削這些弱勢族群。 最近在網絡上開始流行網絡乞討,可能是為了生活費、學費等等。 本書呈現無家者的生命歷程與社會生活實況,更交織了一位研究者的反身性思考,除了描繪無家者的社會世界,也點出善意提供協助的一方應有的反思,同時試圖提出面對台灣無家可居問題的政策建議與行動方案。 3) 無家者 其他影響無家者的政策

我們認識的中高齡女性(四十至七十歲),她們從小便被要求做一個協助家計的懂事女兒。 成年結婚後,被期待要是位逆來順受的溫順妻子,同時擔起兒女全部的養育責任。 她們是萬華地區最基層的女性,這本書要記錄下她們的生命故事。 無家者 無家者雖有投票權,但因生活的顛沛流離而無力關心政治,因此成為政客討好選民的的標靶,髒亂、犯罪、妨礙交通、安寧等所有城市問題都可歸咎無家者。 在所有現實考量下,不論立委候選人或總統參選人,面對無家者議題時總是含糊帶過,畢竟對多數台灣人而言就像焚化爐興建議題一樣「興建焚化爐很好,可以解決垃圾問題,但絕對不能蓋在我家旁邊!」保障無家者,很可能是得罪當地選民的開端。 臨近2015年末,我們陸續迎接冬至、聖誕及新年這幾個佳節,市面上洋溢喜慶氣氛,大家都為了家人朋友籌備禮物。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