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麥理浩徑8段2023必看介紹!(小編貼心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麥理浩徑8段

麥理浩徑第二段可說是麥理浩中最精華的一段,皆因沿途所經的浪茄、大浪西灣及鹹田灣是香港首屈一指最美麗的沙灘,不但水清沙幼,而且遠離城市未受污染,是香港最受歡迎的行山路線之一。 難度方面,麥理浩徑第二段路程不短,當中上登西灣山難度會較高一段亦較為陡斜,整體屬中上難度。 讓我帶你走一次吧~~~讓大自然拉近你與我之間的距離~~千島湖,大浪西灣,針草帽,這些地方,其實都藏在麥理浩徑上。 魔鬼山,城門水塘,八仙嶺都在衛奕信徑的一段上。 最後發現,原來香港的行山的地方都是藏在香港的四大行山徑裡。

今年是麥理浩徑40周年,難得曾獲國家地理雜誌評為世界20條夢想遠足徑之一,作為香港人,至少都應該踏足過其中一段吧。 麥理浩徑全長100公里,分為十段,由東至西橫跨新界八個郊野公園,即西貢東、西貢西、馬鞍山、獅子山、金山、城門、大帽山和大欖郊野公園。 如果你有行過,你會發現麥理浩徑是「應有盡有」,有海岸、有山嶺、有山谷、有水塘,既可欣賞到新界的郊野景觀,亦可遠眺九龍半島的城市風光。

麥理浩徑8段: 第一站:萬宜水庫東壩

在起點水浪窩,近公廁旁有兩台自助飲料販賣機和兩台加水機,其中一台可免費使用。 在到達西貢市區前,沿途沒有其他補給點,請務必自備水瓶。 沿徑往筆架山進發,稍作上落後便要隨徑急升,到達筆架山的發射站。 麥理浩徑8段2023 及後在涼亭右走林蔭山徑至大埔公路,完成麥理浩徑第五段。 麥理浩徑第七段先後跨越針山及草山,路線的上落幅度大。 前者的路段以水泥及泥徑為主,斜度及難度較高;後者則是馬路,坡度較低及較易走。

麥理浩徑8段

由於第一段的終點沒有交通工具可供乘搭,遊者須折返東壩離去或續走麥理浩徑第二段。 「麥理浩徑第十段」係麥理浩徑之中最長嘅一段,全長15.5公里,因此行完成段路程都需要一定體力。 沿途都可以近距離觀看大欖涌水塘嘅千島湖美景及尖削嘅青山。 而由於起點位於田夫仔露營場,附近冇交通工具,最快只可以徒步由清快塘行3公里山上起點,因此唔少人都會一次過行埋麥徑第九、第十段。 難度:★★☆☆☆ 距離:約15公里 時間:約4小時 麥理浩徑第十段可說是麥理浩徑第九段的延長版,路徑以林務車路及引水道的水泥路為主,除了距離較長外,整體難度不高。 景色方面,麥理浩徑第十段會途經大棠楓香林、千島湖清景台等熱門郊遊熱點,而尾段屯門引水道都有開揚的屯門景色,風景不俗。

麥理浩徑8段: 麥理浩徑第十段 (田夫仔 – 屯門何福堂) 遊記按此

由於地勢高,在春夏兩季,這裡都被雲霧濃罩,甚麼也看不見;在秋冬兩季,卻天朗氣清,可看到荃灣、河背水塘及錦田的景色。 這片草原對出正正是東江水的出水口,香港從內地購買的食水會於這裡流進大欖涌水塘,大量食水湧進塘內,流水聲潺潺。 草原上亦樹立了大欖涌水塘的落成紀念碑,為免石碑被破壞,當局以鐵網將落成紀念碑欄上,卻阻礙了旅人觀看碑文,甚為諷刺。 麥理浩徑8段 麥理浩徑8段 下行期間,旅人能在短時間內感受著植物種類的變化:山頂部份的植物以短草為主,然後隨著我們徐徐下山,便依次見到灌木、大樹等等。

麥理浩徑8段

雖然陡峭崎嶇的小徑令旅程難度增加,但一切都是值得的。 記得要在山上拍下企嶺下海的絕美景致,還有外形彷如金字塔、高536公尺的大金鐘,以及可遠眺西貢市及欣賞西貢海峽島嶼壯麗景色的昂平觀景台,全都是大受歡迎的打卡景點。 你可以在昂平輕鬆繞道馬鞍山郊遊徑,經大水井前往西貢,在海邊悠閒享受豐富的美食,好好慰勞疲憊的身軀。 麥理浩徑第一段的起點在北潭路與大網仔路的交匯處,該處豎立著地圖資料牌。 路線沿著大網仔路上走,不久便會抵達萬宜凹的迴旋處。

麥理浩徑8段: Friday 7 December 2018 : 屯門藍地水塘 - 屯門郊遊徑

由於馬路不闊,要勞動多名消防員在旁提點,龐大的消防車才能調頭離開。 這段馬路較為沉悶,風景欠奉,不久行至一處,兩旁有小城牆,探頭往下一看,原來有座小城門,另一山路從下穿過。 經樓梯下去看一看,見到城頭上寫住「伯公坳」,旁邊有間伯公廟。 麥理浩徑8段 這裏是以前村民往返市集的山路,所以村民興建廟宇,以保平安。 沿著大欖林道繼續前行,山徑漸轉向上,我們正在向伯公坳前進,中間會經過每逢深秋都吸引大量旅人專程前來觀賞紅葉的楓香林。 其實除了深秋,這片楓香林在春夏呈現著一片清翠的嫩綠,也另有一番風味呢。

麥理浩徑三段,是麥徑中難度較高的一段,需要行走三上三落的山勢,屬中上難度。 但始終是麥理浩徑的關係,路徑指示非常明確,而交通亦頗方便,可免去計劃行程的煩惱;而此路線沿途亦有海景及山景相伴,景色不俗。 麥徑三段可以說是一條景色平均而難度較高的入門路線。 麥理浩徑第八段的主要線路攀越香港的最高峰大帽山。

麥理浩徑8段: Friday 21 December 2018 : 馬鞍山村 – 昂平營地 – 西沙路水浪窩

如果你已經準備好裝束,卻還沒有頭緒決定應該先踏上哪一段路,看看漁護署製作的這十條短片,一定有助你了解麥理浩徑的不同面貌不同性格。 難度:★★★☆☆ 距離:約9.5公里  時間:約3.5小時  難度方面,一開始鉛礦坳上四方山一段較為陡斜,走至四方山後山勢會較為平緩,但距離較長,需要一定體力應付。 風景方面,大帽山高居臨下,可以俯瞰九龍半島至香港島的景色,另外亦可看到元朗石崗八鄉一帶,景觀開揚。 另外,大帽山上山「秋名山」式的髮夾彎馬路、天文台及四方山的草原亦甚有特色,景色是五星級。 麥理浩徑第四段是麥理浩徑中景色較佳的一段,沿途都會有非常開揚的景觀,更會經過香港行山打咭勝地昂平,景色一流。

此後隨山徑下降,樹蔭漸增,隨後經過漁農自然護理署的管理站後,很快便可抵達荃錦坳的荃錦公路,完成麥理浩徑第八段。

麥理浩徑8段: 行上「千島湖清景台」

經過四方山坳涼亭,山徑由泥徑變為混凝土林道,象徵距離大帽山頂只有約1.5公里旅途。 麥理浩徑8段2023 麥理浩徑8段2023 起初混凝土林道尚算平坦,後來便變得傾斜,直到接近山頂才復變得平緩。 這段極為陡斜的林道,教人難以想像車輪如何能跨過這高陡的路? 其實,這路興建時其實主要是供軍事車輛使用,故只需考慮軍事車輛的爬坡性能能夠應付便可。 由於香港背中國大陸面向大平洋,位處策略性地理位置,加上大帽山屬南海地帶最高的山峰之一,英軍遂在此興建雷達站和情報站,收集鄰近地區情報。 從大帽山腳石崗軍營出發,乘軍車到達大帽山軍事據點,也實在頗為方便。

  • 步出樹林,除了終於可告別無窮無盡的石級外,還能夠擁抱全無遮擋的藍天風光。
  • 在踏步麥理浩徑的第八段路途上,大大小小的怪石一直在路途上與旅人為伴,甚至在燕岩及四方山頂的一段,旅人需要踏步通過石隙方能前進,也算是路途上的點綴。
  • 麥理浩徑第五段係最近市區嘅一段,比大部分段落嘅海拔為低。
  • 在涼亭旁沿著麥理浩徑牌樓後的石級路上走,登上一大段較費力的石級後,山徑轉趨平緩,林蔭道也漸轉為開揚。
  • 離開關帝廟後,繼續在上上落落的麥徑穿梭,但上落幅度不大。
  • 之後,沿路回麥徑,很快就出到馬路,只見是個「U」型彎,也是一個觀賞千島湖的位置。
  • 金山及孖指徑一帶是二次大戰期間英軍為防禦日軍入侵香港而建的醉酒灣防線中的軍事據點之一。

在閘口後的林務車路起步,先會見到一些低矮的海芋。 隨徑上走不久,便見一些沒有背靠的木製座椅可供休息。 這些簡單的座椅狀甚天然,而且沒有塗上顏料,在郊野較為少見。 每年十一月第三個星期嘅五六日,樂施會都響麥理浩徑搞毅行者。

麥理浩徑8段: 新冠肺炎疫情下「千島湖清景台」遊人如潮:

前往麥理浩徑,可以在此站的下一個站落車,因為距離起點更近。 到達東壩末端的涼亭,遊人多以這為終點,而這裡的的士司機,很有耐性地等候著為這些遊人服務,所以行到這裡,不愁沒有交通工具回去。 不久,發現前路上方有塊巨岩,看來有路上去,果然有小徑上去,繞巨岩後上去,也能俯瞰大欖涌水塘的景色。 不過,跟之前的「千島湖清景台」相比,這裏離水塘較遠,觀景角度較差。 離開關帝廟後,繼續在上上落落的麥徑穿梭,但上落幅度不大。

麥理浩徑8段

在引水道上不時回望,只是旅人從大欖涌深山之中踏步而出,漸漸步向文明,感覺有趣。 麥理浩徑第五段的起點沒有公共車輛可到達,如非乘搭的士前往,必須由第四段續走或循飛鵝山道走抵。 麥理浩徑8段2023 麥理浩徑8段 自此是一段頗長而蜿蜒的路段,時而上時而落,沿途多是水庫景色,變化不大。

麥理浩徑8段: 麥理浩徑第四段 (水浪窩 – 大老山) 遊記按此 難度:★★★★☆ 距離:約12.5公里 時間:約5.5小時

總結麥理浩徑第八段的路線跨越香港的最高峰大帽山,路線的升降幅度大。 前段的路徑由艱辛漸轉平緩;後段則由車道轉至泥徑,更能貼近大自然。 由此上走一段,風景隨即變得開闊,只見新界的雞公嶺[7]座落於左側,而大刀屻[8]及觀音山[9]則在右方。

歡迎以  Payme   AlipayHK  贊助 Tim Sir 的努力! 繼續上山,由於這裡高海拔七百多米,所以在較潮濕的春夏兩季,雲霧濃厚,能見度很低。 這天為秋冬時節,雖然煙霞比較大,遠景比較糢糊,但天朗氣清,景觀大致上普通。 能夠同時望到大埔、錦田及荃灣三個地方,似乎只有這裡。 麦理浩径第一至二段高低起伏不断,带你上山下海。 浪涛声令人抖擞精神,再迈步向下一个山峰进发,海浪声渐行渐远,然后只剩下自己急促的呼吸声音,回荡于山野间。

麥理浩徑8段: 西貢市中心

沿馬路落斜,途中也沒有什麼景色,間中會有草叢疏落之處,可望到大欖涌水塘。 麥理浩徑8段 行至樓級盡頭的山崗,已見大欖浦水塘,景色十分漂亮。 不過,其實未到「千島湖清景台」,所以繼續沿寬闊的山路行至盡頭,那裏有簡單的三層石台,石台旁有張長凳,石台邊緣有用矮木樁及粗繩搭建的圍欄。 值得一提的是,行山徑已經沒有垃圾桶,但似乎有人誤將路旁山邊的水道坑渠當成垃圾收集處,所以漁護署特地掛上指示牌,提醒郊遊人士。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