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屏山坑頭村10大優勢2023!(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根據一篇《屏山鄉更練團簡介》所述,屏山更練團始創宋朝未期、是屏山鄧族具數百年歷史的鄉事組織,保護村落的土地水源及地方治安,歷史比起鄧氏宗祠更悠久,以補充地方官府的治安能力。 更練丁又名「練丁」或「巡丁」,值勤時戴有臂章,一度配備有火槍,後來改為鳥槍,一般是手持單頭大棍和手電筒去巡邏。 鄧氏宗祠神龕旁建有廂房,是屏山更練團辦事處,牆上有一個鵝蛋形更練團名牌,名牌上的字型好特別,筆畫粗黑簡潔,又帶點圓潤柔和,跟更練的硬朗形像相反。 這一個更練團本部辦事處,相信也是暫時獄禁犯人的地方,聽村民所講,昔日更練團另設有支部在塘坊村鳳廬。 」-欽命廣東提學使司提學使沈曾桐為宣統二年庚戍一名歲貢生鄧翹嶽立;跑遊厦村東頭村楊侯宮時曾經記錄過,在楊侯宮內也懸有一副鄧翹嶽之歲魁功名牌匾。 據悉這一名歲貢生鄧翹嶽(鄧鍾明),乃元朗厦村鄉人鄧國英之兒子。

雖然錦田清樂鄧公祠在年份上排於最後,個人認為錦田鄧族源遠悠久,在厦村或屏山興建鄧氏宗祠前,錦田北圍已應該有供奉先祖的祠堂出現。 曾任職新聞工作,同時喜好闖蕩旅遊,足跡遍及世界約百個國家。 現為自由撰稿人,並為多個文教團體擔任顧問、導師和導賞員。 曾出版十多本書籍,包括《融會中西:澳門文化之旅》、《被遺忘的歷史建築》、《香港節慶風俗》、《神聖與禮儀空間:香港基督宗教建築》、《城市地標:殖民地時代的西式建築》及《時代見證:隱藏城鄉的歷史建築》等。

屏山坑頭村: 香港十八區景點

屏山鄧氏於祭祖中出現的食山頭習俗,由來已久,亦是本港現存極少數仍在拜山期間保留此習俗的宗族,在龍鼓灘、屯門藍地及蓮花山,至今仍可看到屏山鄧氏族人食山頭的情景。 為屏山鄧氏族人「煮山頭」的「伙頭大將軍」,更是家族四代人投身大廚,傳承煮圍村盆菜的手藝,歷百年之久。 年前鄧達智與軒尼詩在鄧氏宗祠舉辦了一場新春宴,將整個場地裝飾得美輪美奐,仿如中式高級庭園食府,令人想起新田鄉明德堂祠堂,每年新春文誠任也舉辦團年盆菜,邀請各界好友,由屏山鄧師傅聯哥主理九大簋,祠堂裝飾特別,掛滿文氏旗織,富有特色。 不過,元朗有很多客家祠堂,地方不多,只設一塊木主,供奉歷代祖先,所以談到祠堂的功用,最重要還是維繫一個氏族上的團結精神,保持中國人儒家思想,慎終追遠。 屏更練團的巡邏範圍,以屏山鄧氏九條村為中心,東至永寧村外緣、南達唐人新村金蘭觀、西界洪水坑白沙仔、北至天水圍(包括錫降圍、輞井、沙崗圍)。

屏山坑頭村

繼續向前走,小路旁有一口古井,據說,這口井由坑頭村村民所建,在二百多年前上璋圍立村前已存在,曾一度是坑頭及上璋圍兩村食水的主要來源,但確實建造年代已難以考證。 小編在此提醒大家,屏山文物徑得以開放,全賴當地居民合作和支持,參觀時請予以尊重及盡量減低對他們的騷擾。 本網址所提供的地圖資料受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政府 ") 擁有的版權保障。

屏山坑頭村: 香港三級歷史建築

屏山文物徑早在1993年12月12日開幕,由坑尾村、坑頭村蜿蜒至上璋圍,展示了元朗屏山鄧氏的宗族生活。 據《鄧氏族譜》記載,鄧氏一族的歷史相當悠久,早在北宋初年第八十六世祖鄧漢黻就從江西遷移至廣東,成為鄧族粵派一世祖。 而到了北宋中期,鄧漢黻曾孫鄧符協擴建岑田定居,即今日錦田一帶,後來亦發展成錦田六圍。 直至十二世紀, 屏山坑頭村 屏山坑頭村2023 第七世祖鄧元禎與其獨子鄧從光就從錦田遷出,建立屏山鄧氏,開展屏山的「三圍六村」, 即上璋圍、橋頭圍、灰沙圍,以及坑頭村、坑尾村、塘坊村、新村、新起村及洪屋村。 這裡是香港郊區,新界元朗的區屏山鄉,另一種味道的香港,不大的範圍裡面有很多傳統建築物,非常有歷史感。 保留的不錯的古村,當然香港的古村歷史都不算太長,愛歷史的可以來看看,還是有些價值的。

在通往「鄧氏宗祠」及「愈喬二公祠」的途中,可見典型中國傳統建築的古磚牆及舊窗花等,遺留歷史及文化氣息。 到屏山文物館前先「醫肚」,特地選了一間有如歷史博物館的小茶樓——「老馮茶居」。 茶樓空間雖小,但每一處裝潢都充滿著濃厚的香港舊日情懷:士多、錢莊、雜貨舖、舊公屋、茶餐廳卡位、舊海報、舊量秤……務求把昔日六十年代的老香港景貌重現眼前,令人目不暇給。

屏山坑頭村: 元朗區

積存圍的命名有「積善」及「存仁」之意,最初由29戶不同姓氏的村民合力建立,目的是團結起來防盜。 瀝源(今稱沙田)近海,清朝年間引來盜賊劫掠,一眾鄉村於是組成九約(聯盟組織),共同肩負治安防衛責任。 大圍村又名積存圍,明朝萬曆二年(1574年)正月二十日建立,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是沙田最悠久亦是最大的圍村。 1983年九廣鐵路增設大圍站後,「大圍」逐漸變成了地區名稱,區內的大圍村亦逐漸被外界遺忘。 達德公所是本港現存唯一專為鄉約 屏山坑頭村 (即村落的聯盟)聚會、祭祀,以及作為市集管理處而建的公所。

屏山坑頭村

覲廷書室曾於1991年進行修繕,費用由香港賽馬會捐助,書室得以回復昔日的光采。 鄧氏宗祠便在愈喬二公祠的旁邊,建築物三進大廳上的樑架雕刻精美,刻有各種動植物和吉祥圖案,屋脊皆飾有石灣鰲魚和獅子。 鄧氏宗祠是三進兩院式的恢弘建築,為香港同類古建築的表表者。 正門前兩旁是鼓台,各有兩柱支撐瓦頂,內柱為麻石,外柱則為紅砂岩。 古井的左上方便是楊候古廟,相傳該廟已有數百年歷史,但確實修建日期已不可考。

屏山坑頭村: 沙田區

據鄧氏族譜所載,宗祠由五世祖福建方伯馮遜公興建,至今已有723年歷史,在2001年被列為法定古蹟。 坑頭村是位處屏山文物徑上的村屋,集旅遊景點和居住於一身,村中有著基本的飲食士多等日常配套,更多的生活配套如餐飲美食、商場購物、醫療診所、學校讀書、娛樂康樂設施活動可去朗屏或天水圍市區一帶。 愈喬二公祠位於鄧氏宗祠之南,由鄧族第十一世祖鄧世賢和鄧世昭於十六世紀初興建。 二公祠除用作祠堂外,亦曾經是屏山各村子弟讀書的場所。

屏山坑頭村

10月13日上午11時,祭祖團隊已抵達藍地祖先墓地。 這天要煮300斤豬肉,但由於要煮的豬肉量太多,耗時太久,因此半數豬肉及相關配料,是由負責烹煮的元朗屏山傳統盆菜在屏山店內先煮,約一半豬肉即一隻生豬,經拜祭後現場斬件落灶鑊烹煮。 這做法行之多年,省卻不少時間,否則祭祖團隊要很早出發,以備有足夠時間煮幾回豬肉。 現在的做法是屏山店的豬肉及配料煮好後會送到墓地連同現場煮好的豬肉,等待至下午4時半,依到場登記拿盆人數多少,開始打盆,即將各種材料分批放入鋁盆內,這天打盆110盆,與過往逾百盆相若。

屏山坑頭村: 跑遊元朗屏山鄉 ( - 屏山鄧氏宗祠

據村中父老說,昔日大圍村村民抬農產品翻山到九龍(相信是九龍大街)出售,因與衙前圍村村民爭生意而引發衝突,結果有3名大圍村村民被打死,其後將他們的名字與29位開基宿老一併寫在神牌上給村民供奉。 大圍村呈長方形,走進圍門(二級歷史建築),可見一條中央巷道直達盡頭的侯王宮,兩旁各排列5條橫巷。 這是圍村的基本格局,據說此設計來自宋朝的勘輿大師賴布衣。 沙田大圍村最近舉行十年一屆的太平清醮,期間我幫本土文化機構「文化葫蘆」主持了一個公眾導賞團,講解打醮特色,同時亦介紹隱藏於樓群中的古老圍村。 今天大圍村雖然圍牆和圍斗已拆去,但門樓尚存,裏面巷道井然。 九龍衙前圍村現已人去樓空,行將清拆,大圍村便是最接近市區的圍村了。

  • 屏山文物徑沿線歷史建築並非全部對外開放,部分歷史建築的開放時間或會變更,請留意古物古蹟辦事處網站( )上的最新公布。
  • 因為清朝廷要為籌舉人貢人出路,進行「舉貢會考」以代替殿試,結果相當於文進士。
  • 「不宜出國旅遊的日子,才學懂欣賞香港的在地美。」這是身邊朋友近月來的心聲。
  • 但廟內一塊寫於1983年的碑記,則說侯王為國舅楊亮節,又是妙手國醫。
  • 到屏山文物館前先「醫肚」,特地選了一間有如歷史博物館的小茶樓——「老馮茶居」。
  • 曾任職新聞工作,同時喜好闖蕩旅遊,足跡遍及世界約百個國家。
  • 鄧蓉鏡乃同治年間進士,雖然非屏山鄉人,他曾經為屏山鄧大成母親(鄧述卿之妻)撰寫一篇「麻姑獻壽」祝壽賀詞,寫在剌繡賀帳上,即是鄧族文物館裡保存的一幅賀帳。

屏山雖然夾響元朗新市鎮同天水圍新市鎮中間,但都保得住鄉下風貌。 屏山分做三圍六村,三圍係上璋圍、橋頭圍同埋灰沙圍,而六村係坑頭村、坑尾村、塘坊村、新村、洪屋村、新起村。 大多數訪客會選擇乘坐港鐵來屏山,並在天水圍站下車,出站首先會見到就在附近的聚星樓。

屏山坑頭村: 屏山坑頭村 #2494878 租盤樓盤詳細資料

其實香港本土向來也有很多美麗而有趣的地方,絕不比外國遜色! 今次為大家介紹元朗一日遊,如果居於附近不需舟車勞頓絕對值得推介,始終疫症當前,要出遠門還是不建議了。 早期屏山無乜記載,直至到12世紀後期,住響岑田(家下錦田)嘅鄧氏有五大房人,分別係元英、元禧、元禎、元亮、元和。 不過去到20世紀中期,唔少人圍塘造田,加上沙泥沖積,屏山就離愈遠。 在傳統圍村中,拆御重建一幢村屋容易,重修一幢村屋卻要困難很多倍,希望屏山坑頭村 99 號大屋跟門牌號碼一樣,長長久久,一直屹立在屏山鄉。

政府沒有就該等資料的準確性或完整性,或在任何特定情況下使用的合適性作出任何明示或隱含的保證,亦無須對與該等地圖資料或本網站有關的任何原故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或損害負上責任。 中環是香港商業核心,亦是文化熔爐,你會在轉角發現逾百年歷史的唐樓,忽爾遇上街頭塗鴉,再到文青蒲點參觀藝術展,或許找一個晚上,在舉杯暢飲之間體驗港式夜生活。 1898年大英帝國透過《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從清朝租借新界;翌年3月28日,「達德約」發動「抗英揭貼」,行動遭到英國軍隊鎮壓,在1899年4月14日至19日的新界六日戰中,村民死傷慘重。 1933年在達德公所旁邊修建「英雄祠」,將當年抗英義士合共百多人的名字刻石立碑,供後人敬仰。 1945年10月,港英軍政府首長夏愨總司令首次建議將啟德機場遷往新界屏山,惟1946年3月底,當局發現選址面積不足以建造達國際標準的機場,因而取消計劃。

屏山坑頭村: 屏山文物徑

那麼當晚鄧元禎與兒子鄧從光,以及隨行的風水師,他們投宿的這一戶農家,也有可能是在唐人新村這個地方呢。 屏山坑頭村2023 在元朗屏山,村民一直流傳鄧從光(萬里公)落檐屏山的傳說,在跑遊若虛書室一文也提過,相傳鄧元禎帶同風水先生尋找開基立村地點,當他們走至屏山時,於農民家中寄居渡宿,元禎入夢時聽到鹿的叫聲,翌日到後山查看,卻發現不到鹿的蹤影。 屏山坑頭村 風水先生頓然悟出鹿鳴與功名有關,昔日舉人於鄉試中考中後,會在開考之試場舉行鹿鳴筵宴慶祝,這時屏山此地發出鹿鳴聲,即寓意鹿鳴宴,喻此地鄉人讀書考試考上功名,日後會出達官貴人。

它的最大建築特色為三進兩院式的設計;屋內天井有紅砂岩甬道連接宗祠的前進及中進;大門並無門欄,只設三級石階。 相比到屯門龍鼓灘枝林及荃灣蓮花山山頭祭祖,屯門藍地是最方便,亦是最短時間可到達之地。 鄧氏所拜祭的是坑頭村燕翼堂祖先,十六世祖鄧鳴崗元配廖氏、鳴崗長子素其及其妻子鄭氏。 50多歲的坑頭村民鄧永權是屏山廿七傳,從小就到藍地祭祖,祭祖日定於每年的農曆九月十八日,今年即是10月13日,這天他因有事情在身,到場拜祭及登記取盆名字便離開,其後找人代領。

屏山坑頭村: 屏山鄧族文物館暨文物徑訪客中心

習武人會設有祖師神位,例如道派或周家會設周龍先師神位,白眉派會供奉張禮泉先師,洪佛派門人會懸起白毛照祖師照片紀念等。 在元朗橫洲書房裡,保存了一幅珍貴的白毛照人像照片,照片上由香港酒樓工會寫了一段白毛照老技師的生平,文章以我師作稱呼,可能白毛照曾經是香港酒樓工會的教頭,如是者可能是三十年代的事。 至於寶華國術學院,最初在屏山鄧氏宗祠設立正院,後來另在塘坊村設第二分院,由鄧灼華門生鄧植球(即鄧承祖)擔任代表。 時至今天,寶華國術學院仍然在塘坊村,將洪佛功夫傳承下去,由林錦添師傅帶領村中子弟繼續學習洪佛功夫及獅藝,村中仍然有習洪佛派功夫的前輩,當中最老資歷的,就是鄧植球師傅。 在屏山鄧氏宗祠中,聽到有人帶團講解祠堂的功用,介紹是村民供奉先祖之用。

屏山坑頭村: 九龍城區

的四世孫鄧符協於熙寧二年(1069年)中進士,獲授廣東陽春縣縣令。 鄧符協在任期間,曾遊歷屯門、元朗一帶,因感這裡「風俗之淳,山水之勝」,於是於崇寧三年(1103年)遷居於岑田(今錦田)定居,並遷葬三代祖先於今元朗、屯門及荃灣。 昔日由於交通非常不便,有的祖先墓穴位處偏僻郊野,或者位處遠離族人居住的地區,族人拜山往往需要長途跋涉,徒步數以小時計方能抵達祖先的墓穴。 屏山坑頭村2023 例如位於龍鼓灘的十八世祖鄧若虛墓穴,據鄧氏族人回憶,昔日在未有交通工具前往龍鼓灘祭祖之時,往往在凌晨三、四時已啟程,到達墓地已是中午時分,族人們於是在墓地現場生火煮食充飢。 10月15日中午時分,百多位鄧氏族人到達蓮花山祭祖,齊齊分享40個盆菜,食材有筍蝦、枝竹、魷魚和豬肉,與龍鼓灘食山頭相同。

屏山坑頭村: 屏山鄧族

至於每年打盆的總數,才是影響每個盆菜所分到的豬肉和食材份量多寡的關鍵因素。 族人們則仍要按規定在截止時間前抵達龍鼓灘登記姓名,方能領取盆菜。 聯哥稱這個臨時的安排是他多年經歷中的第一次,過往只曾試過直接取消食山頭,或改在維新堂煮食和食盆。

祭主鄧東照稱,過往族人在現場吃剩的盆菜,均一律不准帶走,全部歸祭主所有,是因為過往在農業社會,人們很難得才有一次機會吃到豬肉,吃這方面的問題比較大。 今年10月13日藍地秋祭當日早上,燕翼堂鄧氏族人在墓穴前的煮食地點首先架設好遮擋陽光的帆布天幕,以便族人乘涼及煮山頭的工人們不用在烈日下工作。 至將近中午,祭祖儀式舉行,兩名族中長老穿起長衫向祖先拜祭。 由於在現場烹煮的食材大幅減少,至下午二時前,豬肉已經煮好,隨即被放入鐵桶內儲存。 至三時半許,其餘食材已被送到現場,祭主在統計過已登記的人名後,點算出總數110盆,然後才開始打盆。

屏山坑頭村: 元朗

屏山鄧氏族人,奉鄧元禎為屏山始祖,鄧元禎是宋六世祖鄧瑞長子,而鄧元禎兒子鄧從光 (號萬里),則被奉為屏山開基祖。 屏山坑頭村 據屏山鄧氏族譜一篇由東彥通公撰寫之《田賦記》記述,「鄧氏先祖吉水人,始祖承務公自未開寶六年入嶺南創業,於東莞之岑田落檐 …… 八世祖萬里公始遷屏山之業世居屏山」。 鄧氏宗祠與在旁的愈喬二公祠,以及聚星樓,均在 2001年經憲報公布列為法定古蹟,鄧氏宗祠跟其他圍村宗祠一樣,主要用作祭祖、慶祝節日、舉行各種儀式及父老子孫聚會等用途,最經常被使用的,是屏山婆婆坐在大門門墩上乘涼聊天。 屏山坑頭村2023 大圍村的範圍現已擴展至積存圍之外,出現多條以「積」為名的街道。 舊村屋大部分已重建成丁屋,僅有幾座破舊的青磚房屋保留下來。

屏山坑頭村: 鄧氏宗祠 祠堂牌匾

在積存圍前方的第一街有座金字頂舊屋(三級歷史建築),可讓人緬懷大圍村的舊貌。 屏山坑頭村2023 其實全港的侯王廟不只這三間,大澳、厦村鄉、唐人新村、新田米埔村和屏山坑頭村等地也可見侯王廟或楊侯廟。 石壁的洪侯古廟(已搬遷)、元朗舊墟的大王古廟、東頭約的大王廟、元崗的眾聖宮和屯子圍的三聖宮等亦有供奉侯王。 有學者認為侯王廟所祀的並非同一人,亦有人推測「楊侯」是一位懂醫術的楊姓人士,死後被尊稱為王,與楊亮節無關。 但廟內一塊寫於1983年的碑記,則說侯王為國舅楊亮節,又是妙手國醫。 碑文指楊亮節率領前頭部隊,化裝農民南下九龍新界,分居大圍附近和東涌農地,並策劃和督建九龍城寨,以備迎護宋帝。

屏山坑頭村: 新界鄧氏

1940年赴陕北榆林拍摄《塞上风云》外景,两次经过革命圣地延安,毛泽东主席亲自接见了她。 抗日战争胜利后,与白杨等拍摄了《一江春水向东流》等进步影片。 1949年北平解放,舒绣文应邀参加中南海怀仁堂召开的第一届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 后随解放军南下,体验部队生活,先后主演《女司机》、《一场风波》等影片,并主演《骆驼祥子》、《关汉卿》等著名话剧,成功塑了虎妞、朱帘秀等艺术形象。

屏山坑頭村: 屏山鄧氏宗祠第三進祠廳

仁敦岡書室又名「燕翼堂」,是屏山坑頭村鄧族最重要的宗族建築。 書室的確實建造年份已難確定,但據父老相傳,書室是屏山鄧族為紀念十四世祖鄧懷德 (號仁所)、十五世祖鄧枝芳 (號敦服)及十六世祖鄧鳳 (號鳴岡)而建。 據屏山鄧氏族譜所載,聚星樓約於明朝洪武年間 (即1368年至1398年)由鄧族第七世祖彥通公所興建。 據傳聚星樓原為七層,但被兩次台風吹塌上部四層,只餘下現存的三層建築。 位於新界粉嶺聯和墟東北面的龍躍頭,因該處有山名龍躍嶺,自古相傳,有龍跳躍其間,因而得名,俗稱龍骨頭,亦稱龍嶺。

屏山坑頭村: 屏山村社会历史

即使如此,如果以擔挑抬着生豬、生火用的柴枝或者一桶桶食材步行到墓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以今年為例,聯哥還特別聘請了三位過往從事林務工作的人員擔任挑夫,亦有手推車作輔助,將足足有120斤重的生豬和部份煮食物品抬到墓穴。 在路上看到挑夫們的步履蹣跚,就知道這份工作一點也不簡單。 屏山坑尾村維新堂(若虛書室)的鄧氏族人,每年春秋二祭到龍鼓灘拜祭十八世祖鄧若虛、其母親洪氏及其妻子龍氏。 龍鼓灘的春秋二祭保留了食山頭習俗,一年有兩次食山頭,均以現場的兩個土坑生火煮食,食材有筍蝦、枝竹、魷魚和豬肉,以柴火燜煮,南乳味香濃,配以白飯,有時候還會加添飯焦茶。

屏山坑頭村: 屏山第五世祖鄧馮遜

九龍城、東涌和大圍的村民因景仰侯王功德,遂立廟紀念。 大圍村只有一間韋氏宗祠,其他氏族每當舉行傳統節慶如新春點燈,便在侯王宮進行。 昔日每個姓氏按人口比例派代表出席會議,又每年輪值擔任圍長,負責處理村務、財政、作福、酬神、排解糾紛和代納糧稅等工作,令侯王宮如同村公所。 直至1976年政府資助大圍村興建樓高3層的村公所,侯王宮才停止議事活動。 右側廳置有29位開基宿老和3位對圍村有貢獻者的神位,猶如雜姓祠堂。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