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壁屋懲教所2023詳解!(震驚真相).

Article hero image

計劃採取三大針對性更生方向,包括「認識中國歷史及加強國民教育」、「心理及價值觀重整」及「生涯規劃及家庭關係重修」,由專責的個案主管負責定期評估及跟進,為在囚人士配對合適的更生項目。 這個下降趨勢,有賴懲教人員一直堅守崗位,加強情報搜集及巡查,以維持在囚人士的良好紀律和秩序;另一原因相信與部分在囚人士於疫情期間需要接受隔離而減少集體活動有關。 【本報訊】懲教署一直致力為在囚人士提供多元和適切的更生計劃,包括為他們提供市場導向的職業訓練課程。 ),是香港懲教署轄下一所高度設防的監獄,位於大嶼山石壁水塘道47號,1984年4月28日投入服務,專門囚禁被判較長刑期的成年男性犯人,和部分終身監禁犯人。

壁屋懲教所

署方會在本年三月投入服務的沙田多用途家庭及更生服務中心內,設立專為成年受法定監管人士而設的心理及家庭輔導服務中心「融立方」(Reconnect Hub),使在囚期間的心理及家庭輔導服務可延展至社區,以便跟進。 署方為青少年在囚人士提供13項市場導向的職業訓練課程,以及為將於24個月內釋放並可合法居留受僱的成年在囚人士開辦44項自願參與的職業訓練課程,合共為成年在囚人士提供超過1 400個訓練名額。 今年計劃新增的課程有建造業安全督導員課程、甜品製作員基礎證書課程及創意多媒體製作技術課程。 全部課程均由本地培訓機構協辦,並且獲資歷架構或市場認證,有助更生人士就業及報讀銜接或進階課程。 自二○一九年的黑暴事件後,大量思想激進及涉及暴力行為的違法者被收押或定罪。 為針對該批在囚人士的特殊更生需要,署方推出「沿途有『理』」計劃,幫助自願參加計劃的在囚人士逐步擺脫激進思想及暴力行為。

壁屋懲教所: 參與反修例示威入獄 少年犯親手包湯圓送家人表思念

懲教署亦與香港都會大學簽訂合作備忘錄,深化合作關係,落實雙方在教育方面的長遠合作,為希望繼續進修的在囚人士提供更全面的支援。 「沿途有『理』」計劃:近年,不少涉及嚴重罪行及思想激進人士被收納入懲教院所,當中不少都是受人煽動或受激進思想影響而一時犯錯誤入歧途。 由於部分在囚人士對國家認識不深,甚至帶有錯誤的觀念,我們需要協助他們多認識國家的歷史和文化,提升他們的國民身份認同。 壁屋懲教所2023 有見及此,懲教署因應這些在囚人士的更生需要,推出「沿途有『理』」計劃,致力按三大更生計劃方針,分別為認識中國歷史及國民教育、心理及價值觀重整,以及生涯規劃及家庭關係重修,協助因激進思想而犯罪進入懲教院所的青少年重新建立正確的價值觀,積極面對往後人生路上各種挑戰。

  • 其中,為新入職二級懲教助理所設的「懲教事務專業文憑(懲教助理)」於 2019 年成功獲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認可為「資歷架構」職業界別第四級別課程,與學術界別的副學士學位或高級文憑屬同一級別。
  • 不少其他宗教的志願人士及更生協作夥伴亦在懲教院所內提供各類靈修及社會服務。
  • 另外,入境處亦在今日公布,因應本港疫情漸趨嚴峻,大大增加高傳染性變異病毒株傳入入境事務處青山灣入境事務中心及馬頭角羈留中心引發大規模爆發的風險。
  • 監管人員與更生人士的家人緊密聯繫,有助更生人士與其家人培養良好的關係,並協助他們應付重返社會所面對的考驗及需要。
  • 此路線走線與九巴92線大幅重疊,並憑車海戰術吸納了部份該路線的乘客。
  • 多用途家庭及更生服務中心:懲教署設立的多用途家庭及更生服務中心,為更生人士及其家屬提供心理輔導服務,並為在囚人士的親友提供視像探訪服務,以便因年長、懷孕、殘疾或其他原因而不便前往懲教院所的親友預約進行視像探訪,以加強在囚人士與親友的聯繫。

在衞生署派駐懲教院所醫生的協助下,全體懲教人員上下一心,克服重重挑戰,使懲教院所內的疫情得以成功受控。 石壁監獄位處石壁水塘的南邊,附近設有低度設防的沙咀懲教所及勵志更生中心,該監獄也是少數仍然採用「監獄」之名的運作中懲教院所之一,除此之外,在香港同類採用「監獄」後綴的運作中院所只有赤柱監獄和壁屋監獄。 獄內可收容426名男性成年犯人,他們一般都是較長刑期,甚至是終身監禁的嚴重罪犯,所以相對於荔枝角收押所等經常流轉的院所,犯人生活上較為穩定,亦較容易適應鐵窗環境。 當他們初來報到時,要先上三天的啟導課,知悉院所規矩和每日流程,完成後便被安排到工場工作。 關懷各方:除了履行日常職務外,懲教署亦鼓勵人員參與各項慈善活動,以加強他們關懷社會的精神。 壁屋懲教所2023 這些活動包括協助籌募善款的義務工作,及向為更生人士提供服務的更生協作夥伴提供意見等。

壁屋懲教所: 壁屋懲教所推「青少年研習所」 試行7個月逾百人參加

比賽得獎者會獲安排參加「暑期遊學團」,行程主要包括參觀內地的環保工廠和大型基建設施,以及進行助學,探訪農村學校和家庭,這些活動能加深參加者對國情的了解。 「監獄任務」加入智慧監獄的概念,將真實的監獄打造成獨一無二的「課室」,讓參加者透過扮演懲教人員執行任務,從而更了解懲教人員的實際工作,並以另一個角度觀察在囚環境及在囚生活,啟發他們思考犯罪的代價。 「更生速遞」是為小學生度身訂造的一項社區教育活動,透過電子遊戲和新興運動躲避盤,以加強向小學生推廣國家安全、國民教育、防罪、禁毒及助更生的信息。 更生先鋒領袖是於二零一八年七月成立的青少年制服團隊,以凝聚具領袖潛質的青少年人才。

修訂令及修訂宣布須提交立法會進行先訂立後審議程序,在本月22日刊登憲報,本月27日提交立法會。 該5LS2原車牌為RJ7419,原為紅小坪荃線及官荃線用車,亦曾為紅小石荃線用車,於2015年1月轉投順盛 (香港),並於2019年4月更換車牌。 2010年11月28日:早上七時許,一輛往采頤花園方向的豐田Coaster (LD214)在西貢公路南邊圍迴旋處與一輛失控越線的電單車相撞,電單車司機死亡。

壁屋懲教所: 警察義工團參觀壁屋懲教所

比較二○一九年的再犯率(20.9%),二○二○年上升2.4百分點。 當中,青少年的再犯率由二○一九年的13.3%下降至二○二○年的12.2%,跌幅為1.1個百分點;成年人的再犯率則由二○一九年的21.3%上升2.6個百分點至二○二○年的23.9%。 截至去年年底,因涉及黑暴事件及違反《香港國安法》的在囚人口有522人,較前年數字(415人)上升26%。 為10萬名師生供飯的午膳供應商「活力午餐」曾暫停兩天供應,於上周三(2月22日)恢復服務,其隸屬的大家樂集團早前曾稱,考慮到人手安排和產能負荷,決定不會向個別中學提出續約。 據了解,陸續有小學獲告知不獲續約,4月起不再由「活力午餐」供飯。

壁屋懲教所

隨着去年二月初第五波疫情期間出現首宗在囚人士確診個案,疫情迅速在各懲教院所蔓延。 三月初高峰時,有高達55%的在囚人士需要隔離及17%的懲教人員未能上班。 署方為減低對公營醫療系統造成的負荷,經徵詢衞生防護中心意見後,即時採取應對措施,當中包括騰空歌連臣角懲教所、沙咀懲教所及豐力樓用作臨時隔離設施,並在各院所內設立檢疫及隔離區域以應付不斷出現的確診及密切接觸個案。 此外,為控制人流及減低病毒傳播風險,署方一度對外暫時停止在囚人士的探訪安排,對內則分階段實施「鎖倉運作模式」及「假日運作模式」,並積極鼓勵在囚人士接種疫苗。 在第五波疫情期間,只有兩名在囚人士曾因染疫而被安排在公立醫院短暫留醫接受治療。

壁屋懲教所: 路線資料

署方預計今年會招聘約80名懲教主任及繼續按空缺情況全年招聘二級懲教助理,以填補相關空缺。 職業訓練考試去年的整體合格率為99.2%(成年人為98.8%,青少年為100%),他們於獲釋後完成六個月就業跟進期的就業率分別為82.1%及83%。 署方一直致力與社會各界持份者建立密切的伙伴關係,通過多元化的更生計劃,協助在囚人士改過自新,重投社會。 除應對在囚人士的非法活動及違紀行為外,懲教人員亦要時刻保持警覺,以偵察及防止在囚人士作出自我傷害行為。 壁屋懲教所 去年,懲教院所共錄得42宗在囚人士自我傷害個案(二○二一年的數字為44宗)。 壁屋懲教所 儘管懲教人員能及時制止絕大部分的自我傷害個案,在二○二二年內仍有三名男性在囚人士經搶救後不幸身亡。

壁屋懲教所

懲教署亦在院所內組織更生活動,例如透過「長刑期在囚人士服刑計劃」,鼓勵他們更生;協助在囚人士於獲釋後順利重返社會的「重新融入社會釋前啟導課程」等各項計劃。 香港的懲教制度對改造罪犯、協助他們更生和社區教育均越來越重視,經過多年的發展,備受國際推許。 懲教署特為各類在囚人士,包括年輕犯人、吸毒者、初犯和積犯,制訂了多項周詳的更生計劃。 署方會安排更生先鋒領袖到大灣區交流學習及參加兩個獲資歷架構認證的訓練課程,分別為「犯罪學與香港刑事司法制度」證書課程及「正向品格與健康生活」證書課程,以加強青少年領袖對國家的認識及國民身分的認同,並強化他們奉公守法的正向價值觀。

壁屋懲教所: 香港

懲教署的編制為 個職位,負責管理 29 間懲教設施,當中包括有懲教院所、中途宿舍和設於公立醫院的羈留病房。 懲教院所包括低度設防、中度設防和高度設防監獄、用作關押羈留者的羈留中心、精神病治療中心、教導所、勞教中心、更生中心及戒毒所。 除 24 間懲教院所外,懲教署有三間中途宿舍,以及兩間羈留病房,合共收納約 名在囚人士。 懲教署還提供協助更生人士重返社會的法定監管,截至二零二一年底,約 人接受監管。

壁屋懲教所

探訪時間:上午九時至下午五時 (逢星期三暫停服務(公眾假期除外)) 註: 基於保安理由,訪客不應早於上午八時到達院所。 探訪時間: 上午九時至下午五時 上午九時至下午一時(星期一及星期三) (逢星期一及星期三下午暫停服務( 公眾假期除外)) 壁屋懲教所 註:訪客須在探訪時間結束前三十分鐘辦理登記。 2) 定罪犯人 探訪時間: 下午二時至下午五時 (星期一及星期三下午暫停服務(公眾假期除外)) 註:訪客須在探訪時間結束前三十分鐘辦理登記。 職員訓練:香港懲教學院負責策劃及舉辦各項訓練課程,令職員裝備各類工作知識,並履行部門的任務和實踐所定的抱負及價值觀。 年老低保安風險的在囚人士(一般指超過 65 歲者)均收納於大欖懲教所。 此外,部分候審的在囚人士由二零二一年年中被分配至東頭懲教所,以紓緩荔枝角收押所及赤柱監獄的擠迫情況。

壁屋懲教所: 服務時間及班次

懲教署會提供多元化訓練,幫助他們拓闊視野、發展潛能、培養紀律,提升國民身份認同;加強對國家的歸屬感及對社會的責任感,以及鼓勵他們日後積極回饋社會,協助提倡守法和共融觀念。 「面晤在囚人士計劃」安排青少年學生參觀懲教院所,並與在囚人士面對面交流,強化滅罪信息。 「綠島計劃」向青少年宣傳禁毒信息及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計劃安排參加者與喜靈洲島上戒毒所的青少年在囚人士會面,了解吸毒的禍害。 參觀香港懲教博物館可以加深參觀者對懲教服務 100 年來發展的了解。

社區教育方面,「更生先鋒計劃」會繼續以宣揚「愛護家國、奉公守法、遠離毒品、支持更生」四大信息作為目標,並會加大力度培養青少年「心懷家國」的志向,提升「主人翁」意識。 壁屋懲教所 此外,署方會於今年開設三間親子中心(分別位於喜靈洲、塘福懲教所及赤柱監獄),目的是維繫成年男性在囚人士與家人的關係,藉着家人的支持,鞏固其改過決心,並會與本地一所大學及非政府機構合作,研究親子中心在男性懲教院所的成效及如何減少跨代犯罪。 羈管工作方面,署方會繼續於懲教設施引入科技元素,提升運作效率,當中包括於本年七月在所有懲教院所全面推行「綜合懲教和更生管理系統」,以及陸續於不同院所安裝「在囚人士綜合智能通訊系統」和「電鎖保安系統」等。 另外,署方於去年繼續與不同的少數族裔支援中心及學校緊密合作,透過舉辦不同類型的活動,吸引非華裔青少年投考懲教署。 截至去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共有740個紀律人員空缺,佔整體編制11%。

壁屋懲教所: 新界

「思囚之路」透過模擬監禁,讓學生設身處地體驗由被捕、審訊、定罪、收押、訓練到釋放的一段模擬在囚過程,目的是加深參加者對香港刑事司法制度及懲教工作的認知,以及促使參加者反思犯罪的沉重代價。 法定監管:懲教署為青少年在囚人士及從教導所、勞教中心、更生中心和戒毒所獲釋的更生人士,以及根據「監管下釋放計劃」、「釋前就業計劃」、「監管釋囚計劃」、「有條件釋放計劃」及「釋後監管計劃」釋放的更生人士提供法定監管,以確保他們於接受監管期間繼續得到照顧和指導。 監管人員與更生人士的家人緊密聯繫,有助更生人士與其家人培養良好的關係,並協助他們應付重返社會所面對的考驗及需要。 監管人員會定期與更生人士接觸,而在他們獲釋後,監管人員會經常前往他們的居所或工作地點探訪,予以密切的監管和輔導。

獄內犯人少出現打鬥,反而是很多人藉服刑期間來進修並獲得證書,時任立法局議員、現任新界鄉議局副主席林偉強在1988年到石壁監獄頒發證書時,讚揚獄內職員致力推動進修並達致優良成果。 而東華三院前主席、北京市政協委員李鋈麟也在2017年到場頒發證書後,形容該監獄鼓勵犯人進修最進取的監獄之一。 不過,監獄內過去有幾宗犯人自殺事件,最近一次為2016年11月3日巴基斯坦籍犯人Razaq Nadeem,他因2008年鳳姐連環劫殺案被判終身監禁,到2019年經死因庭研訊後,陪審團以大比數裁定該犯人死於自殺。 香港經濟自1970年代起飛,但嚴重罪案卻有增無減,自1976年至1984年間,服刑超過六年的犯人從662人翻倍至1,358人,而當時被判終身監禁的人也從58人增至92人。 鑑於同為高度設防的赤柱監獄出現飽和現象,港府需要增建高度設防監獄以作舒緩,並在1980年10月選擇在沙咀勞役中心東邊動土興建石壁監獄,涉資1.35億港元,是赤柱監獄落成以來首個高度設防「監獄」(不包括其他以「懲教所」為名的建築)。

壁屋懲教所: 壁屋懲教所推青少年研習所 助在囚青少建正向人生觀

此外,我們加大力度推動社區教育,加強向青少年灌輸「愛護家國、奉公守法、遠離毒品、支持更生」信息,為培育社會棟樑作出貢獻。 懲教署高級臨床心理學家鄺綺華表示,2021年青少年在囚人士的總收納人數較2020年增加113%,青年情緒及心理健康轉變成關注重點。 計劃分作3層次,會先評估參加者的心理健康,再開展核心課程,調節心態情緒。 署方指,計劃屬自願性質,目的為培養青少年在囚人士的正確價值觀、加強調節情緒的能力及關注心理健康以利重新融入社會。 本頁以列表形式介紹香港境內已落成並現時由懲教署管理,以及已結束運作的懲教設施,包括監獄、懲教所、收押所、戒毒所、精神病治療中心、更生中心、中途宿舍及公立醫院羈留病房。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