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黑色素瘤診斷10大好處2023!(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黑色素瘤診斷

黑色素瘤,又稱惡性黑色素瘤,是一種從黑色素細胞發展而來的癌症[1],是皮膚癌中罕見的癌症。 好發於皮膚但也可能出現在口腔、腸道或眼睛中[1][2][3]。 女性患者的黑色素瘤最常出現在腿,而男性患者則最常出現在背部[2]。 黑色素瘤診斷2023 有時黑色素瘤是由痣轉變發展而來,有這種轉變的痣外觀上的改變包括尺寸變大、邊緣變得不規則、顏色改變、發癢、或皮膚破壞[1]。 黑色素癌的患者一旦轉移,多半就只有手術或標靶兩種選擇【註1】。

淋巴結切片適用於治癒皮膚癌後又復發的情況,由於再三復發的皮膚癌較易擴散,淋巴結切片有助了解黑色素瘤是否有擴散的跡象。 醫生會用手輕觸癌腫附近的淋巴結,檢查是否有腫脹,甚至建議就這些淋巴結作切片檢查。 雖然較為罕見,但眼睛同樣亦可能罹患黑色素瘤,除眼白出現斑點之外,病人也會有眼睛看不清楚、視力變差、出現陰影等症狀。 由於較難早期發現,治療難度也會比較高,呼籲定期接受完整的眼部檢查也很重要。 【註1】放射性治療,簡稱放療,同樣也無法有效延長病患整體的存活率,現在多半是用來增加對淋巴轉移區域的控制。 再加上放療部位容易出現腫脹、疼痛的副作用,有些醫師也會傾向在病人第二次復發時,才加入放療做輔助。

黑色素瘤診斷: 細胞株

另有發現長在腳底的黑色素瘤,可能與長期腳掌受到物理性或化學性刺激有關,建議平日盡量別赤腳踩地,同時應定期自我觀察皮膚狀況,以便早期發現異狀。 而免疫治療的副作用雖然大部分症狀都可經由藥物獲得控制,但若延誤治療,還是可能導致生命危險。 如果病患年紀太大,無法在第一時間對相關的症狀自我警覺,又沒有其他照顧者可以協助觀察,其實醫師也不會建議患者貿然接受免疫治療。 以研究統計來看,包括台灣或鄰近的日本、中國等亞洲黃種人,惡性黑色素瘤的好發部位多為四肢肢端,即手掌、腳底或指甲等處。 黑色素瘤雖名之為瘤,其實是從身體的黑色素細胞發展而來的惡性腫瘤,屬於皮膚癌的一種。 由於它具有生長快速且容易擴散轉移的特性;且大部分患者未曾留意自己的皮膚或因缺乏警覺心,致使確診時經常已是晚期;再加上過去治療方式較少,因此致死率也較高。

黑色素瘤診斷

根據歐美一些研究數據顯示,約有將近三成患者的腫瘤可藉由這種「雙標治療」獲得良好的控制。 舉例來說,最早問世的抗CTLA-4 藥物因治療後的副作用較大,有些醫師會建議病患優先選擇抗PD-1 的藥物。 黑色素瘤診斷 但現在健保對黑色素癌病患的給付僅限於抗CTLA-4 藥物。 2012年全球有232,000人罹患黑色素瘤,並造成55,000人死亡。 歐洲和北美洲也有高發生率,但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發生率則較低[2]。

黑色素瘤診斷: 黑色素瘤

透過 X 光檢查、或是電腦掃描(CT)、或磁力共振(MRI)、或正電子斷層掃描檢查(PET),去尋找黑色素瘤是否有擴散到其他遠處器官的跡象。 國內的健保目前只給付單一標靶藥物,若要合併使用兩種藥物,民眾需要自費使用MEK抑制劑,每個月費用約二十至三十萬元不等。 如果懷疑患上黑色素瘤,可以先以 ABCDE 檢查法自行檢查疑似患處的膚斑或痣。

黑色素瘤增生速度快,亦容易擴散至其他部位;而黑色素瘤在擴散之後的致死機率相當高,如發現患處後應儘快切除。 因應不同階段及範圍大小的黑色素瘤,醫生會使用不同的治療方式,包括外科手術,標靶治療,免疫療法以及放射治療。 提醒民眾若有以上疑似黑色素瘤症狀,都應盡速就醫檢查。 但假如身上的黑痣是從小就有、長在身上已很久一段時間且無變化,則不用太擔心。

黑色素瘤診斷: 黑色素瘤種類

如果將癌細胞比喻為壞人,黑色素癌大概是其中排名屬一屬二的惡霸。 除了腫瘤外觀長得奇怪、病程發展速度快,一旦發現轉移,病患死亡的速度也很快。 ▼七十三歲的男性,右手中指的指甲,一年來開始出現不等間距、寬窄不一的縱向黑色條紋。 這樣的年紀,突然有這樣的指甲變化,會強烈建議進步至醫學中心皮膚科,進行皮膚切片檢查,以排除惡性黑色素瘤的可能性。 一般來說,年紀愈小,惡性的可能性愈低,反之,五十歲後,惡性的機率就漸漸升高。 所以如果身邊有年紀較大的長輩,出現這種縱向黑甲,建議趕快給皮膚科醫師看診,才能及早發現可能的惡性黑色素瘤,及早治療。

惡性黑色素瘤的可怕之處,是它常長得很像一顆黑色的痣,因此常常被輕忽,而造成嚴重的後果,更不用說它如果是藏在指甲下面,就更難被發現,僅能經由指甲上的一點點色素,透露些許蛛絲馬跡。 一般而言,如果能在極早期發現(如原位癌或第一期)、惡性度相對較低的情況下,經適當處理後約9成以上可完全治癒,不會有轉移或復發。 但要是來到第二期以上或末期,復發率高、預後效果相對也差。

黑色素瘤診斷: 皮膚癌徵兆!皮膚科醫師:指甲有黑線警惕皮膚癌

部分數據顯示,在治療黑色素瘤的同時使用β受體阻滯劑可有效提升患者之預後,降低惡化速率、復發率及死亡率[6] [7]。 亦有研究證實,阻斷β2及β3腎上腺素受體可有效減緩黑色素瘤生長,並改變其腫瘤微環境中逃避免疫相關機制[8], 黑色素瘤診斷 為治療的新興研究方向。 而長在病患指甲處的黑色素瘤,需要仔細觀察指甲上是否有黑色條紋,或指甲旁的皮膚有否變暗,以及看似瘀傷的斑點,患者自己往往難以發現。 雖然標靶治療有所謂的抗藥性,但這幾年也發現,如果合併使用BRAF抑制劑和MEK抑制劑兩種藥物,可將病患的存活率延長至五年。

而二○一五年,高齡九十一歲的美國前總統卡特,也公開向大眾表示,免疫治療使他轉移至腦部的四顆黑色素瘤成功消失。 而對於東方人來說,最擔心的就是好發在「四肢末端」的一種皮膚癌:惡性黑色素瘤。 惡性黑色素瘤是皮膚癌中,惡性度相當高者,而且很容易轉移到身體的其他地方。 ▼發生在七歲小男孩左手中指指甲,多條黑色的縱向紋路。 小朋友有這種情形,以指甲下良性的痣或斑居多,惡性黑色素瘤的機會比較低。

黑色素瘤診斷: 黑色素癌:首先被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核准治療的癌症

避免紫外線暴露以及使用防曬油可以預防黑色素瘤的產生[2]。 對於黑色素瘤較大的病患,會檢測鄰近的淋巴結來判斷是否發生轉移。 黑色素瘤診斷2023 復發或轉移的可能性取決於該黑色素瘤厚度(英語:Breslow's depth)、細胞分裂速度、以及覆蓋其上的皮膚是否被破壞,近年發展的免疫療法對於該病症頗有效果,能夠提高治癒率。 復發或轉移的可能性取決於該黑色素瘤厚度(英语:Breslow's depth)、細胞分裂速度、以及覆蓋其上的皮膚是否被破壞,近年發展的免疫療法對於該病症頗有效果,能夠提高治癒率。 早期尚未轉移的黑色素癌,手術切除是最主要的治療方式,且病人的癒後通常不錯。

黑色素瘤診斷

E(Evolving改變):最近一年中痣產生了變化,例如迅速變大、隆起、邊緣不規則或顏色變得不均勻,或者是有出血、發癢、疼痛等新症狀出現,即可合理懷疑原本良性的痣恐轉變成黑色素瘤。 活體組織切片是分辨良性瘤和惡性瘤的小手術,適用於檢驗大部分癌症。 醫生會局部麻醉疑似患處的部位,用小型手術刀切一小片該處的組織,再送到化驗室,在顯微鏡下細看增生的細胞是良性還是惡性,一般通常數天至 2 星期就會得悉結果。 大多數的黑色素瘤病例都發生在皮膚上,例如手掌、腳掌、手指、手指甲或腳甲。

黑色素瘤診斷: 黑色素瘤治療方法

如果判斷其屬於黑色素瘤,應該到診所或醫院接受進一步的檢查。 作者簡介:林政賢皮膚科醫師,現任林政賢皮膚科診所院長,主治專長:微整形注射、雷射光療、一般皮膚病等。 經歷:台灣皮膚科醫學會會員、國立成功大學附設醫院皮膚部住院醫師、總醫師、臨床教師 、兼任主治醫師等。

黑色素瘤診斷

如果沒有做好防曬措施,或在太陽下長時間曝曬,或皮膚被反覆曬傷,都會提高罹患皮膚癌的機率。 膚色愈白的人會更容易曬傷,因此白人比起其他人種會有較大機率患上皮膚癌。 黑色素瘤(Melanoma,又稱黑色素細胞癌)是皮膚癌的一種,並不常見,約佔皮膚癌中 5%,其腫瘤增生快,復發率亦高,須及早治療。

黑色素瘤診斷: 皮膚癌與縱向黑甲症的關係

此外,現有研究也發現,合併使用兩種免疫藥物的療效更好,但同時也會使嚴重副作用的發生機會大幅提高。 怎麼拿捏劑量與副作用的傷害,也是醫學界目前需要繼續努力探索的課題。 標靶藥物相較其他治療,對腫瘤控制成效明顯好得多,目前有BRAF抑制劑和MEK抑制劑兩種類型,適用於BRAF基因檢測為陽性的患者。 使用後若有反應,患者往往在幾天到幾週後,就能觀察到腫瘤細胞縮小的反應。 黑色素癌的成因一般認為與紫外線曝曬有關,其中又以白種人的發生率較高,腫瘤的位置也多在陽光容易曝曬到的區域。

  • 根據過去統計,黑色素癌第一期的患者五年存活率可以高達八成,第二期也有六到八成。
  • 醫生會局部麻醉疑似患處的部位,用小型手術刀切一小片該處的組織,再送到化驗室,在顯微鏡下細看增生的細胞是良性還是惡性,一般通常數天至 2 星期就會得悉結果。
  • 淋巴結切片適用於治癒皮膚癌後又復發的情況,由於再三復發的皮膚癌較易擴散,淋巴結切片有助了解黑色素瘤是否有擴散的跡象。
  • 再加上放療部位容易出現腫脹、疼痛的副作用,有些醫師也會傾向在病人第二次復發時,才加入放療做輔助。
  • 醫生會用手輕觸癌腫附近的淋巴結,檢查是否有腫脹,甚至建議就這些淋巴結作切片檢查。
  • 所以如果身邊有年紀較大的長輩,出現這種縱向黑甲,建議趕快給皮膚科醫師看診,才能及早發現可能的惡性黑色素瘤,及早治療。

因此若有疑問,建議還是要趕快親自找皮膚專科醫師診治,而不是照張照片,網路上傳給醫師,問醫師有沒有問題哦。 黑色素瘤僅約 3% 的機率會出現在皮膚以外的地方,例給眼睛、口腔、呼吸道、胃腸、泌尿、陰道,或甚至肛門內部的黏膜上。 此外,原發的惡性黑色素瘤還可能發現於覆蓋大腦的色素組織;若黑色素瘤轉移,亦可能出現於淋巴結,或遠處器官。 紫外線是造成黑色素瘤的主要原因,因為它會破壞皮膚細胞的 黑色素瘤診斷2023 DNA。

黑色素瘤診斷: 惡性黑色素瘤

由於黑色素癌的相關研究發展較早,現在相關研究也已經開始在探討免疫藥物與其他藥物併用,或提早開始使用的效果。 黑色素瘤診斷 最近,美國癌症治療組織就參考了多項已進入第三期臨床試驗的結果,嘗試將免疫治療列為晚期黑色素癌的第一線治療。 其他嘗試還包括將免疫藥物與標靶併用、同時使用兩種免疫藥物等。 ▼七十一歲的女性,一年多前,右大腳趾趾甲,開始出現一道淡灰色的帶狀色素,上面有多條較深灰色、間距不等、寬窄不一的色素帶。 這一種情形,會建議做進一步的切片檢查,以排除惡性黑色素瘤的可能性。

事實上根據我們過去做的研究,腫瘤大於10mm 的患者,在治療結果上甚至比轉移到淋巴結的患者還要差。 不過,這個標準是依照歐美病患的特性來制定,用在台灣病人身上其實有些不合適。 因為在台灣,病患的黑色素瘤多半長得既深且厚,動輒超過5mm、甚至10mm 以上。 要再次強調,凡事都有例外,有上述種種可能是皮膚癌的特色,並不表示一定就是皮膚癌,而皮膚癌也可能會裝得很無辜,看起來完全沒有黑色素瘤的各種特徵。

黑色素瘤診斷: 預防與治療

過去,其實也會使用一種「傳統式」的免疫治療,原理是利用干擾素或介白素藥物刺激免疫細胞的活化,藉此加強免疫系統對癌細胞的攻擊能力。 但這種方式與化療對縮小腫瘤或延長存活率的幫助都不大,在治療過程中也會對身體產生很高的毒性,嚴重影響病患的生活品質。 對於膚色較淺的人而言,紫外線暴露是造成黑色素瘤的主因[2][4]。 有很多痣、家中曾有人得過黑色素瘤,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罹患黑色素瘤的風險都較高[1]。

黑色素瘤診斷

其實免疫治療的觀念很早就出現,只是過去大家沒想到原來免疫系統的攻擊反應也有煞車機制,且會在與癌細胞的分子結合後悄悄被啟動。 現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問世,成功地為黑色素癌的患者帶來一大福音,相信在未來的幾年內,免疫治療會有更多令人振奮的突破,為癌症治療帶來一番新氣象。 過去就有些患者治療後併發急性心肌炎,需要立刻給予類固醇,並在加護病房治療觀察,但因發作初期病患只是輕微地發喘,不容易察覺,一旦拖延救治,病人有可能會致命。 現在國外一些治癌團隊也開始設計「病患治療卡」供病患於就醫時出示,好讓醫、藥事人員或急診團隊可在第一時間將免疫反應納入診斷考量中。

黑色素瘤診斷: 淋巴結切片

而在台灣,除了紫外線,黑色素癌的發生也被認為跟一些化學藥劑的接觸有關。 黑色素瘤診斷 黑色素瘤診斷 發病的位置則以四肢末端如手掌、腳掌上居多,腫瘤侵犯皮膚的程度也較深厚。 談到免疫治療的應用,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應該就是黑色素癌。 二○一一年,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首度在美國成功上市,被核准的第一個適應症就是經化療後轉移的黑色素癌。

正常的膚斑或痣通常顏色均勻,四周規則,但黑色素瘤往往形狀不規則,或表面凹凸不平,看似污跡;顏色不定,褐、黑、藍、紅、白、 淺灰色都有可能。 雖然有這些特徵,惡性黑色素瘤的機率比較高,但這並非絕對的,也有例外。 反過來說,沒有這些特徵,也不保証就不是惡性的皮膚癌。 造成黑色素瘤的成因,目前研究多以國外為主,認為以長期曝露在陽光下有關;但國人的黑色素細胞癌多生長於紫外線較少照射到的地方,病因眾說紛紜、尚未明確。 然而,基因遺傳亦為因素之一,所以有家族病史者也是高危險群。 由於皮膚是黑色素細胞聚集的主要器官,所以大多數的黑色素瘤都是長在皮膚上的。

黑色素瘤診斷: 防範無形殺手「紫外線」,防曬係數越高越好?療日子教你正確防曬

一些罕見的基因缺陷,例如着色性乾皮症,也會增加罹患的風險[3]。 一些罕見的基因缺陷,例如著色性乾皮症,也會增加罹患的風險[3]。 黑色素瘤,又稱惡性黑色素瘤,是一種從黑色素細胞發展而來的癌症[1],是皮肤癌中罕见的癌症。 相較於歐美國家的白種人,儘管亞洲人黑色素瘤的好發部位較少出現在經常接受日曬處,但過度曝曬仍是危險因子之一。 所以平時應做好防曬,透過塗抹防曬乳、撐傘、戴帽子等防護,避免紫外線直接照射皮膚,如此一來也可預防其他皮膚癌的發生。

黑色素瘤診斷: 黑色素瘤是什麼?醫:容易擴散轉移、致死率高!

不過,若腫瘤發現得太晚或癌細胞再度復發,治療的成效就會變得很差。 根據過去統計,黑色素癌第一期的患者五年存活率可以高達八成,第二期也有六到八成。 但只要進入第三期後,五年存活率就剩不到兩成,病人往往只有半年的壽命。

黑色素瘤診斷: 黑色素瘤是什麼?醫:容易擴散轉移、致死率高!

1960年代以來,黑色素瘤在以白人為主的區域變得越來越常見[2][3]。 黑色素瘤診斷2023 這其中的一些細微變化,常常需要皮膚科醫師使用專業的「皮膚鏡」,才能清楚分辨,一般肉眼不見得輕易分辨。 對於有疑慮者,甚至常常需要藉由皮膚切片的病理檢查,來確定它是良性或惡性,並進一步確定接下來要如何治療。 因此若依照歐美國家的分期準則,腫瘤較大的患者會與一般患者被歸為同類,進而低估了復發的風險。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