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健身訓練菜單2023詳盡懶人包!(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善用每個肌群在一週中可以有三次的訓練,依照你的訓練目標來調整運動次數。 健身訓練菜單 例如:假設你的訓練目的為提升肌力,可以在兩天中的訓練執行5組搭配5次的方式。 健身訓練菜單 在每一個運動之間穿插一些推/拉的動作,不要在肱三頭肌訓練完成後馬上接續練胸或練完背後,馬上接續肱二頭肌。

  • 現年28歲的安德森在三年前時因為體重體破百且健康每況愈下,所以下定決心開始積極減肥。
  • 這個方法除了適合訓練新手以外,也是許多已進行多年訓練的中手或老手所使用的健身方式,這種方式除了可有效的切開大肌群的休息時間,同時也可以將訓練腿所分泌的睪固酮放在胸及腿的訓練日之間,夠有效的觸發肌肉生長。
  • ※間歇跑(跑步機):開始前先慢跑5分鐘暖身,接著每1分鐘快速度(約8.0),每1分鐘慢速度(約4.0),持續20分鐘。
  • 一開始先將身體往上撐高,讓手臂趨近於打直(不要完全打直,這樣才不會傷到關節);接著身體下降,直到手臂呈 90°(也就是上臂與地面平行時),然後將身體往上撐起,回到一開始的姿勢,但不要把關節鎖死。

而且短時間的運動並不會讓小編有太多痛苦的感覺,挺不賴的。 運動時間不多、複雜的動作記不起來,那「硬舉」很適合你,Ming-I教官說一個禮拜至少一次把硬舉練熟,再慢慢把重量堆疊上去,就能感受到身體的進步囉! 這個動作主要訓練豎脊肌群,同時能夠強化肩胛骨穩定肌群,以及核心抗旋轉能力。 但操作的過程中,必須得特意注意身體平衡度,腰椎不能過度凸起,也不能過度凹入。 健身訓練菜單 這個動作的操作過程,你很有可能覺得「脖子比腹肌酸」,這是常見的頸部施力過大的操作錯誤;解決的方法是,以肩膀離地當成上身離地的目標,而不是脖子,才能讓腹肌得到更佳的訓練。

健身訓練菜單: 運動後產生肌肉痠痛就代表進步嗎?

這類動作需要有一定的肌力打底才能做,因此也不建議初學者輕易嘗試。 別擔心,以下這篇文章就要從零開始介紹重訓,並且提供你專為新手打造的一個月重訓課表,讓你很快就可以從什麼都不懂的門外漢,變成略懂略懂的定期重訓者。 • 步驟:手吊掛在單槓上,兩手握距要大於肩寬;且手臂要近乎打直的狀態(不要完全伸直,這樣關節才不會受傷),雙腳互相平行。 往上拉,將身體向上拉高,直到下巴過槓,然後往下降。 做好足夠暖身:在家健身除了換一個環境,跟去健身房沒什麼不同。 健身時該做的暖身、緩和動作都不可減少,才能避免肌肉受傷。

但如果你已經有一定的訓練經驗與判斷,就可以大約12週(三個月)左右來進行調整,或是可以採用下列這四個情況來做為判別自己是否需要轉換新的訓練計劃。 建議你先從最簡單、最輕鬆、最熟悉的動作開始執行,然後從你能負荷的重量開始做。 其實無氧有氧的界定需依據你身體的反應,有可能某種動作對你來說是無氧,但對我來說卻是有氧。 因此當你的身體適應後,原先的訓練強度不變,但你的身體素質提升,「強度」自然就降低了。 2015年,有運動加每天只吃1000卡,間中跟朋友聚餐喝酒,配合瘋狂跑步,肌肉量只得17kg,成為名副其實的阿泡芙,不夠結實。

健身訓練菜單: 在家運動菜單 Day 5:25 分鐘高強度全身燃脂運動

若是鍛鍊一段時間的人,對肌肉有一定的掌控程度,則可以安排推拉腿菜單,減少肌肉訓練的重複干預,並讓大肌群和小肌群有足夠的時間恢復成長。 重量訓練的動作很多,訓練的重點和肌肉部位也不同,有些動作著重於增加肌力,有些動作則是用來增加肌耐力,或者爆發力。 在選擇自己的重訓菜單以前,一個非常重要的步驟就是要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以及重訓的目標,才能透過重訓達到理想的效果。 簡單易上手的動作,適合剛入門的健身者,對於消除讓許多女生困擾的蝴蝶袖非常有效。 更方便的是,就算沒有預算買專業的啞鈴,只要拿兩個裝滿水的寶特瓶,也可以達到相同的訓練效果喔。 不需要任何健身器材,只要一個瑜珈墊,跟可以讓一個人躺下來的空間,就可以輕鬆地做棒式。

  • 操作俗稱「棒式」的平板支撐時,主要訓練到的是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內斜肌和腹橫肌;同時也會運用到腿部、背部、臀部肌肉群肌肉。
  • 要增加肌肉纖維的數量,首先需要破壞原有的肌纖維,而高強度的重量訓練可以有效地達到破壞肌纖維,促進肌肉纖維新生、成長的效果。
  • 但是針對重訓新手或是需要減脂的人來說,首要的訓練需要以「重訓為主、有氧為輔」。
  • 除非已經有特定肌群的訓練需求,否則這些動作也是屬於比較進階的動作。
  • 在每一個運動之間穿插一些推/拉的動作,不要在肱三頭肌訓練完成後馬上接續練胸或練完背後,馬上接續肱二頭肌。
  • 如果覺得運動量不足,可以再搭配適量的有氧運動和徒手核心肌群訓練。

而且藜麥還含有多樣礦物質,例如:鈣、鎂、鉀、磷…等,鎂在連結肌肉和神經功能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攝取足夠的鎂也有助於提高運動表現。 而另一個方法是以「上半身、下半身、休息」,做為一組訓練循環週期,每週的大肌群可以被刺激到兩次甚至三次。 但是可以找出弱點或是平時較難刺激到的地方,用不同的角度來訓練以提升線條的細膩度,像我本身會特別加強中斜方,還有三頭外側、跟中後三角。

健身訓練菜單: 跳繩訓練HIIT健身菜單

胸口慢慢靠近地面,手肘彎曲並保持核心收緊。 健身訓練菜單 胸口在快要碰到地面時,雙手出力並回到起始姿勢。 如果你沒辦法在完全不碰地的情況下雙腳點地完成動作,那麼你可以試著讓膝蓋著地,重複上述的步驟。 當然,訓練前後都記得要做5-10分鐘的暖身和緩和運動。 如此訓練一個月後,理想情況下會感覺核心肌群的肌力增強,做同樣的動作越來越不吃力。

健身訓練菜單: 全身性訓練,避免只練局部肌肉

這時候就可以嘗試一些簡單的結構性訓練動作,往大重量訓練的目標邁進了。 如果乖乖按表操課,一個月大概就足以讓新手獲得一定程度的核心肌群肌耐力,並且慢慢熟悉重訓時肌肉用力的感覺。 以下提供兩個適合新手的重訓菜單,可以在每週的兩次訓練交替使用,或是前兩週用菜單A,後兩週用菜單B,讓重訓內容更有變化。 健身訓練菜單2023 核心肌群,算是重訓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動作。

健身訓練菜單: 健身 | 新手的街頭健身菜單

傳統漸進性課表的原理:刻意把週期剛開始的訓練量(或強度、rpe等)壓低,在之後的8-12週內慢慢增加到最大限制組數。 長肌肉最優良的期間是相同的健身課表跑 3 – 10 週之間。 每個部位的第一個動作都是最重要的,因為都是會帶到最多肌群的的多關節動作(除了手)。 每個人因基因不同,肌肉增長需要的刺激性也會不同。 使用較廣次數範圍(4-20下一組)的練法能確保廣範圍的肌肉刺激性,來保證肌肥大增長。 當代謝物像是乳酸、氫離子、肌酸之類的,囤積在肌肉纖維中讓你的細胞腫脹,這個腫脹會讓肌肉想要增強他的結構,來達到肌肥大的效果。

健身訓練菜單: 健身部位順序怎麼安排?3大訓練順序合理安排健身菜單

李敏鎬曾經透露過自己因為肝不好,所以是容易水腫體質,只要過度疲勞、睡眠不佳就會水腫,因此他常常會被捕捉到發胖的照片,男神圓潤的臉頰看起來少了高級感,更多了一些大叔的親切感。 FuelCell Impulse不僅著重立即性的反饋,為速度型跑者提供韌性十足的回彈力,極輕量鞋身更讓爆發力得以完整發揮。 年底馬拉松旺季越來越逼近,現在起,正是全面準備迎戰得最佳時機。 江老師強調,在古代,大家就是⼀直在做綠建築、環保建築這些事情,聰明地利用地形、地勢,以及當地材料來建設。

健身訓練菜單: 菜單組合

而且可以隨著肌肉力量的增強而調整重量,也是在家健身的必備器材。 可以用彈力繩輔助的動作很多,只要用腳踩著彈力繩,就可以用來訓練手臂和肩膀的肌肉,達到健身房器材的效果。 如果肌力夠強,也可以利用彈力繩來做訓練三頭肌的細部動作。 健身訓練菜單2023 健身訓練菜單 不管是只想要瘦身,還是想要練出局部或全身的肌肉,都必須建立正確的觀念才能讓健身的效果更好。

健身訓練菜單: 健身新手菜單怎麼安排?推薦給新手的一個月重訓菜單

大腿肌肉因為處在人體重要枝幹位置,建議能由專業教練指導操作重訓器材,否則無法知道每一步驟是否做得準確無誤,而錯誤的訓練動作容易造成肌肉拉傷、膝蓋關節壓迫損害,因此循序漸進且正確地進行訓練,才能達到心目中理想的身型目標。 將全身肌群拆成胸、背、腿、肩、手的訓練方式稱為bro split,是很多健身老鳥遵循的傳統練法。 健身訓練菜單2023 但這種方式並不適合健身新手,原因是一週內很難撥出五天時間到健身房報到,再來就是每個部位一週只會訓練到一次,每次就要塞進10組以上的訓練量,極有可能會造成訓練品質的下降。 因此會建議健身新手可以先從每週訓練2次開始,讓身體習慣以後再慢慢增加訓練頻率。 這是一個訓練肌肉穩定度的動作,非常適合初學者做。 跟上面幾個動作不同的地方是,這個動作需要有一個平整的牆面,將背部靠上去,身體呈半蹲姿勢,然後輪流將腳抬直。

健身訓練菜單: 一次練全身:來瞧瞧四大傳奇人物的全身訓練菜單

控制在30-60秒之間,對於肌肥大最有幫助。 舉例來說,如果你前一次的訓練總量是1440,你下一次做的是,15公斤4組20下,你的總量為1200,是低於前一次訓練的1440,這代表你訓練的強度是不夠的。 如果你想要增加肌肉,那你必須確認你增肌期,總量是一直提升的。 講到增肌(bulking),很多人直覺反應是「多吃點蛋白質和碳水、訓練重量拉高、訓練時間拉高」,但這樣做真的有科學根據嗎? 還是你其實在停滯期(plateau),所以慌了腳步,狂練猛幹?

健身訓練菜單: 訓練頻率過少

沒有其他的負重,所以對於肌肥大的效果有限。 安排好健身菜單,開始健身之後,會隨著每一次訓練,讓肌肉變得更強壯,但同時身體也會開始習慣每一次健身的重量和阻力。 如果想要持續進步,就必須建立漸進式超負荷的訓練! 隨著訓練強度、組數的增加,才能有效的持續增肌。 另外,訓練的時間比較少,也可以透過循環運動,安排3到5個肌群交替做訓練,在短時間重複鍛鍊到某個肌群,給予肌肉足夠刺激,也是有效增肌的鍛鍊方法。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