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大欖涌水塘主壩2023詳細攻略!(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大欖涌水塘主壩

此外,政府還對其中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其他重要古建築文物設立專案、撥給專款予以保護。 早期的不同意見多偏重於經濟和技術因素,普遍認為經濟上無法支撐,技術上也無法也難以實現預定目標,並且移民的難度極大。 爭議還包括:三峽工程對當地地質的影響,對氣候的影響等[67]。 1992年3月21日,國務院副總理鄒家華在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提交的,三峽工程相關議案說明指出,三峽工程四大效益——防洪、水資源調度、發電和航運[51]。 三峽大壩電廠年設計發電量882億瓩時,2018年已超過1000億瓩時,超過12座1千千瓩(電功率)級核反應爐的年發電量,相當於中國核電年發電量的1/2,法國核能年發電量的1/4,占中國總年發電量的約2%。 節省了至少6座年產500萬噸級特大型煤礦的產出(每座日產出和輸送煤炭約1.5萬噸),和相應的3座內蒙古托克托電廠(世界第一大火力發電廠,日二氧化碳排放量逾7萬噸)級別的燃煤電廠。

1985年,第六屆全國政協經濟建設組組織的調查組(組長孫越崎)做出《三峽工程問題調查報告》,反對興建大壩,在諸多原因中,提出因戰爭潰壩而毀滅長江中下游平原的擔憂[16]。 1991年2月,中國力學、應用數學家錢偉長在《海灣戰爭點的啟示》一文中,再度提了這一擔憂[99]。 三峽大壩完工、運行至今,對大壩可能潰壩的討論仍在持續。 潰壩原因主要是三個方面的假設:外來軍事攻擊、自身工程品質問題、自然災害。 無論是否承認三峽大壩存在潰壩的可能性,與錢偉長的觀點一般,認為最嚴重的潰壩後果是毀滅長江中下游平原,數億人受災[100]。 但是工程的反對者如黃萬里等認為,長江上遊河流所攜帶的除了泥沙,還有顆粒較大的鵝卵石,在三峽大壩築起後將極難排出,會造成堵塞,並向上游延伸,進而影響重慶。

大欖涌水塘主壩: 香港十八區景點

大欖涌水塘位於大欖郊野公園內,是香港在二次世界大戰後第一個興建的水塘。 水塘工程於一九五二年開始,並於一九五七年完竣,水塘儲水量為二千萬立方米。 水塘經由一條橫跨大欖涌谷的主壩,以及三條跨越鄰近較小河谷的副壩所組成。 大欖隧道(英語:Tai Lam Tunnel),簡稱欖隧,是新界區內第二條收費行車隧道,於1998年5月25日通車,承建商是西松建設及香港寶嘉建築。

有評論指,中國大陸方面的論述「似乎都無法動搖一些輿論對三峽大壩『遲早出事』的堅持和追逐」,「這種無視事實而執拗於傳聞的背後」是反中共和反中國大陸的意識形態[101]。 張桓侯廟位於重慶雲陽縣縣城的對岸,依山傍水,是紀念三國名將張飛的巨大祠廟建築群,古建、碑刻等頗多。 大欖涌水塘主壩2023 廟前有「江上風清」四個大字,從長江上抬眼望去,極其宏偉。 2002年至2003年,文物部門按照「整舊如舊」原則對張桓侯祠實施了整體搬遷,新址在新雲陽縣城的對岸,東距原址32公里。

大欖涌水塘主壩: 建設

通過科學進行防洪調度,三峽電站2010年增發63億多瓩時電量。 大欖涌水塘主壩2023 即便是在來水偏少的2011年,通過多次對汛期中小洪水進行攔蓄,三峽電站當年也增發電量28億瓩時。 三峽電廠不是獨立法人,它是中國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的下屬單位。 三峽樞紐除通航建築以外的所有設備設施均由三峽電廠管理,包括左岸電站、右岸電站、地下電站、電源電站、洩洪設施、大壩水工建築等。

大欖涌水塘主壩

電站為無調節能力的徑流式水電站,共安裝19台12.5萬瓩和2台17萬瓩水輪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271.5萬瓩,一度是中國最大的發電廠。 在長江三峽建造大壩的設想最早可追溯至孫中山《建國方略》(1919年發表)一書中《實業計畫》認為長江「自宜昌以上,入峽行」的這一段「當以水閘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資其水利」(第二計劃第四部庚)[6][7]。 大欖涌水塘(英語:Tai Lam Chung Reservoir)是香港新界屯門區大欖涌的水塘,位於大欖郊野公園之內,是香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首個興建的水塘。 由於水塘內有多個散落在不同位置的小島,因而又稱「香港千島湖」[1]。 大欖涌水塘四通八達,郊遊人士可按自己能力及喜好規劃起點及路線,大棠、小欖、大欖及掃管笏均可作為起點,美中不足的是不能直接從元朗或屯門市區起步,必須在朗屏站或屯門站多乘一程巴士或小巴。 小編今次就選擇以大棠為起點,前往大棠可以在朗屏站乘搭港鐵巴士K66往大棠黃泥墩村方向,在大棠山路站下車;或者在元朗站乘搭的士到大棠燒烤場,車費約$65,可以省回約1.8公里、30分鐘從巴士站行上燒烤場的上坡路程。

大欖涌水塘主壩: 防洪

整體上距離較長,路上欠缺一個較佳的觀賞位置,未能完全領略水塘之美。 收費廣場設在八鄉,位於隧道北方出入口約1公里位置,有22個繳費亭,其中16個為人手收費亭,餘下6個為「快易通」自動繳費亭。 大欖涌水塘除了收集雨水外,也是收集從中國大陸購入的東江水的水庫之一。

大欖涌水塘主壩

水塘儲水量2000萬立方米,容量次於萬宜水庫、船灣淡水湖和石壁水塘列第4。 近年水務署以大欖涌原水推動屯門濾水廠發電,大欖涌是香港首個水力發電系統。 這條行山路線會經過大欖涌水塘多條土壩(副壩)及主壩。

大欖涌水塘主壩: 設計

其後三峽集團澄清,指Google衛星圖並非由衛星直接拍攝,而是基於一系列演算法處理形成,因此在顯示某些場景時會出現偏差,更表示大壩運行正常。 大欖涌水塘主壩2023 出現扭曲狀況圖拍攝於2018年2月23日,而Google地球2018年9月拍攝的另一張圖片顯示大壩一切正常。 [109]亦有人質疑Google衛星地圖建築物的影像會受大氣環流、天氣、地形修正數據錯誤等因素影響產生扭曲形變,如世界第二大水電站——巴西與巴拉圭之間的伊泰普大壩,Google地圖上看也是嚴重扭曲。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政府重新將重點放到建設「四個現代化」的方向上來,並決心興建一批骨幹工程以拉動國民經濟的發展,三峽工程於是被再次提上議事日程。

來小欖山最好不過,短途易走,風景又好,又可以走走水塘。 這條路線應該符合我姨甥女開出的「易行、短途兼靚」的條件吧,哈。 特別感謝好友管接管送,今天的車厘子及冰涼紫蘇香茅清燉檸檬水就當是少少回禮吧。 途中會在大棠伯公廟再遇到一個分岔路,不過這裡有路牌明確標示千島湖清景台是繼續上行,因此走錯的機會不大。 伯公廟在樹蔭遮蓋下,但再往前走卻幾乎全程無遮無掩,雖然路程不算長也不算難行(1.1公里,約半小時),但陽光普照下暴曬著走上山樓梯,消耗始終相當大,因此走這段路時切忌著急,並要適當補充水份。 重要聲明:本網站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等方式運作,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大欖涌水塘主壩: 千島湖500米黑色疤痕

大壩主體不會受到破壞,更不會出現潰壩,但其它方面可能會受到影響,如炸開「非常洩洪道」[43]。 三峽水電站的機組布置在大壩的後側,共安裝32台70萬瓩水輪發電機組,其中左岸14台,右岸12台,地下6台,另外還有2台5萬瓩的電源機組,總裝機容量2250萬瓩,年發電量約1000億度,遠遠超過位居世界第二的巴西伊泰普水電站。 機組設備主要由德國福伊特(VOITH)公司、美國奇異(GE)公司、德國西門子(SIEMENS)公司組成的VGS聯營體和法國阿爾斯通(ALSTOM)公司、瑞士ABB公司組成的ALSTOM聯營體提供。 它們在簽訂供貨協議時,都已承諾將相關技術無償轉讓給中國國內的電機製造企業。 三峽水電站的輸變電系統由中國國家電網公司負責建設和管理,預計共安裝15回500千伏高壓輸電線路連接至各區域電網。

  • 大家遊畢大欖涌水塘後,不妨遊訪鄰近的香港黃金海岸,重回俗世繁華之地,體驗仿如隔世的感受。
  • 作為三峽庫區於1997年合併入重慶的15個區縣因移民造成嚴重失業,進一步加劇了貧困問題,而由於這些城市併入相對發達的重慶,更造成重慶市城鄉極為懸殊的經濟差距(2009年達到了500%)。
  • 部份路口把行山和單車徑分流,其餘為越野單車徑及行山徑重疊,要留意前後方,若有單車聲就及早讓路。
  • 管制區的南端由汀九交匯處開始,計有2個出入口 — 汀九橋及屯門公路,穿過大欖郊野公園,直至北端的元朗八鄉,北面合共有4個出入口,分別為八鄉、錦田、新田及元朗。

8、90年代政府於山頭大量種樹,奇景一度被林蔭淹沒,然而近年大欖山火頻頻,樹木不支倒下,兩條平行車痕重見天日,卻塞滿燻黑的枯木殘枝。 水塘西岸的路段是昔日麥理浩徑的第十段,筆者走過數次,比較熟識路況;水塘東岸的路段在地圖上起落看似不大,其實也須先上升一段,繼而下降至塘畔。 早陣子環繞萬宜水庫走過一趟,這天的目的地是水塘容量排名第四的大欖涌水塘。 大欖涌水塘主壩2023 大欖涌水塘環塘路線的東岸一段主要行走續漸上升的林務車路,可從稍高的角度下瞰塘中小島;西岸一段以泥徑為主,路況平坦而較迂迴。

大欖涌水塘主壩: 防洪和抗洪能力

部份路口把行山和單車徑分流,其餘為越野單車徑及行山徑重疊,要留意前後方,若有單車聲就及早讓路。 三峽工程對環境和生態的影響非常廣,其中對庫區的影響最直接和顯著,對長江流域也存在重大影響,中國工程院的評估報告認為[77],認為長江三峽大壩會改變當地氣候,不過至今為止該現象尚且有爭議。 在三峽蓄水至135公尺後,有人發現從大壩到庫尾之間的水位落差多達34.7公尺,遠遠超過了工程論證報告認為的0.4公尺,因此擔憂重慶可能會在三峽完全蓄水後被淹沒。 不過三峽驗收組副組長潘家錚對此解釋,論證報告中計算的是滿蓄水後的情況,而現在的庫尾水位其實是天然水位,它和大壩水位目前存在著巨大落差並不令人意外。 1992年國務院向全國人大提交三峽工程建設議案的舉動,便被廣泛質疑是江澤民、李鵬等人刻意要把三峽工程辦成「鐵案」。

除了收集雨水外,大欖涌水塘現時亦儲存從中國購入的東江水,成為蓄水庫之一。 三峽蓄水後,水域面積擴大,水的蒸發量上升,因此會造成附近地區日夜溫差縮小,改變庫區的氣候環境。 由於水勢和含沙量的變化,三峽還可能改變下游河段的河水流向和沖積程度,甚至可能會對東海產生一些影響,並進而改變全球的環境。 但是考慮到海洋的互通性,以及長江在三峽以下的一千多公里流程中還有湘江、漢江、贛江等多條重要支流的水量匯入,因此估計不會對全球海洋和氣候環境造成較大的影響。 而且環境的變化是由多種可變因素交織形成的,極其複雜,所以也無法確定三峽工程對環境影響的確切程度。 三峽工程預測的靜態總投資為900億元人民幣(1993年5月末價格),其中工程投資500億元,移民安置400億元。

大欖涌水塘主壩: 工程建設相關問題

三峽地區轄區面積8萬餘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908萬畝,人均耕地面積只有1.08畝。 大欖涌水塘主壩2023 1760萬人口中農業人口高達1583萬人,城市化嚴重不足,1984年的GDP僅為89.82億元人民幣,人均511元,遠遠低於當時中國的平均線[69]。 川東地區流傳一句話,「養兒不用教,萬涪黔走一遭」,來形容當地的貧窮。 三峽工程的支持者們相信該工程將具有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並能拉動整個國家國民經濟的發展。 而反對者們則認為該工程勞民傷財,是政府領導人好大喜功、打算青史留名的表現。 關於大壩的壩高,在籌劃中曾有低壩、中壩、高壩三種方案。

大欖涌水塘主壩

三峽大壩蓄水容量(庫容)為100億立方公尺以上,由於壩底壓力巨大,滲流要比蓄水前高很多,不僅影響地下水水位,還會對周圍地質條件產生影響。 [86]三峽水庫庫容極大,因此必然會增加庫區地震的頻率。 但支持工程的人士認為,當時論證壩址時,非常重要的一個考慮因素就是地質條件,三斗坪附近的岩體比較完整,斷裂少,歷史上也極少發生有感地震,因此不大可能發生破壞劇烈的強震。 三斗坪的上游地區,地質條件主要是碳酸鹽岩,發生地震的可能性較大,但震度估計最高也不會超過6,而三峽的主要建築物都是按照防7地震震度來設計的。 由於三峽兩岸山體下部未來長期處於浸泡之中,因此發生山體滑坡、塌方和泥石流的頻率會有所增加,這將是三峽工程所能造成的主要地質災害。

大欖涌水塘主壩: 發電

二期工程從大江截流後的1998年開始,在大江河段澆築土石圍堰,開工建設洩洪壩段、左岸大壩、左岸電廠和永久船閘。 在這一階段,水流通過導流明渠下泄,船舶可從導流明渠或者臨時船閘通過。 到2002年中,左岸大壩上下游的圍堰先後被打破,三峽大壩開始正式擋水。 2002年11月6日實現導流明渠截流,標誌著三峽全線截流,江水只能通過洩洪壩段下泄。 2003年6月1日起,三峽大壩開始下閘蓄水,到6月10日蓄水至135公尺,永久船閘開始通航。

這意味著三峽水庫汛期的防洪庫容共有221.5億立方公尺。 2010年7月19日,三峽大壩迎來了一次峰值在65,000立方公尺/秒左右的洪水。 堪比1998年長江三峽河段的最高峰值,這也將是三峽水庫建成以來所面臨的規模最大的一次洪水挑戰。 2012年7月24日,三峽歷史最大洪峰入庫流量71,200立方公尺/秒,此數據已經超過98年最高峰值,經過三峽大壩的調蓄,下游並未有異樣,體現了良好的防洪效益[52][53]。 三峽工程控制了川江洪水,大大提升了長江中下游防洪能力。

大欖涌水塘主壩: 工程介紹

三峽大壩對地震、洪水等自然災害,均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大欖涌水塘主壩2023 2010年7月19日,中國中央電視台《新聞1+1》節目中,評論員白岩松轉述長江水利委主任蔡其華的觀點,「今年不能把全部的希望都寄託到三峽大壩上」[111]。 引發中國民眾對三峽大壩防洪能力的關注,是為三峽大壩防洪能力報導爭議。

大欖涌水塘主壩

水塘原址曾有七條村落,分別為大欖、關屋地、圓墩、清快塘、田夫仔、胡屋及黃屋[1]。 管制區的南端由汀九交匯處開始,計有2個出入口 — 汀九橋及屯門公路,穿過大欖郊野公園,直至北端的元朗八鄉,北面合共有4個出入口,分別為八鄉、錦田、新田及元朗。 2020年中國南方水災期間,三峽大壩變形、即將潰壩論再起。 7月10日,中國電信湖北宜昌分公司與中國中央電視台聯合開通三峽大壩「雲監控」網絡直播,採用5個機位、800萬像素高清可旋轉攝像頭24小時公開直播三峽大壩各角度狀態[110]。 2019年以來,兩岸三地輿論中,出現三峽大壩壩體已變形、即將潰壩的觀點。

大欖涌水塘主壩: 大欖涌水塘主壩

疫症多時,香港人外遊的雅興大受影響,不能自在外出,大家又重拾在郊野公園郊遊之心。 筆者寫作親子山遊系列,除了旨在分享親子間在行山過程,更重要是通過文字照片訊息,喚醒家長朋友們如何愛護大自然、愛護郊野公園這個香港人的珍貴寶庫。 郊野公園,除了是香港人假日好去處外,更重要是這好地方能提供健康生活給我們,在綠水青峰的環境,能使人放下城市生活喧鬧迫逼鬱悶,連續在郊野公園閒走,更能使人有正向能量的增長,驅除內心煩擾的大能。 環塘徑上落不大,初段沒有景觀,經第一條副壩後漸見開揚,千島湖側面連同桃坑峒至大嶼山令人心情大好。 過壩後上一小段樓梯沿欄杆,先往石崗方向參觀1200呎的主壩。 大壩底為大欖懲教所,大欖涌水塘被桃坑峒、青山、九逕山、水婆婆山等包圍,周子京著《工程人生︰香港基建五十年》以「風光如畫、群山層林環繞」形容,絕無誇張。

1950年代,在蘇聯專家的影響下,各方多支持高壩方案。 到了1980年代初,「短、平、快」的思路占了主流,因而低壩方案非常流行。 大欖涌水塘主壩2023 但是,出於為重慶改善航運條件的考慮,各方最終同意建設中壩。

據測算,長江上游江水每立方公尺含沙1.2公斤左右,每年通過壩址的沙量在5億噸以上。 在三峽工程未建前,這些泥沙大量淤積在曲折的荊江河段,抬高了河床水位,並威脅到整個江漢平原和洞庭湖平原的安全。 因歧義近年改稱5000噸級海輪,萬噸級船隊可從上海直達重慶;而武漢揚子江遊船有限公司的12000噸級「總統系列」遊輪則可由宜昌經三峽大壩船閘抵達重慶。

大欖涌水塘主壩: 工程獲獎

當時向川中的貨運,實際由5000噸級海輪或長江平底駁船由最遠上海起運至宜昌,然後在宜昌市鐵路壩卸載,隨即轉載鐵路貨運列車,再沿川漢鐵路入川,而不是通過船運。 大欖涌水塘主壩2023 其中,設計標準指遭遇千年一遇洪水,即98,800立方公尺/秒的洪水來臨時,大壩本身仍能正常運行,大壩可以「正常運用」洩洪,大壩各項運行指標都不會受到影響[43]。 三峽工程的設計標準可正常應對千年一遇洪水;校核標準可抵禦萬年一遇洪水再加10%。 行洪防洪能力方面,在百年一遇的洪水面前,還可以保護下遊河段的安全[43]。

7月10日,第一台機組併網發電,到當年11月,首批4台機組全部併網發電,標誌著三峽二期工程結束。 在國防安全方面,錢偉長[99]等人擔心一旦中國捲入戰爭或者恐怖主義襲擊時,三峽大壩將成為受襲的目標,最終潰壩,波及下游數億民眾。 不過樂觀者認為,轟炸這種關係數億人民生命的民用目標是嚴重違反國際法的行為,在現代戰爭中不會出現。 同時,三峽大壩極其龐大,一般恐怖組織所使用的手段都難以對大壩造成整體性損毀,即使是炸較薄弱的船閘,由於有五級船閘,而且建於與大壩並不相連的罈子嶺,因此也不會引起潰壩[102]。 作為三峽庫區於1997年合併入重慶的15個區縣因移民造成嚴重失業,進一步加劇了貧困問題,而由於這些城市併入相對發達的重慶,更造成重慶市城鄉極為懸殊的經濟差距(2009年達到了500%)。 2011年的報導稱,三峽工程上馬導致庫區2,000多家企業被關閉,失業者大增。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