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尖沙咀天文台道8號12大優勢2023!(小編貼心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尖沙咀天文台道8號

2000年6月,地鐵公司宣布在當時3條營運中路線的地底車站加裝月台幕門。 尖沙咀站於1979年12月16日配合修正早期系統第二段(石硤尾至尖沙咀)通車而啟用,當時為總站。 尖沙咀天文台道8號 直至1980年2月12日,第三段(過海段)亦通車,此站成為修正早期系統的中途站。 尖沙咀站是荃灣綫的中途站,乘客可在此站乘搭荃灣方向或中環方向的列車,往返荃灣、葵涌、九龍西部、九龍中部及港島北岸等地。 尖沙咀站以黃色為主要色調,月台及大堂的牆身及柱身紙皮石採用黃色及深墨綠色,大堂部分柱身紙皮石,以及兩旁焗漆板牆身亦採用灰色。

尖沙咀天文台道8號

7層高的百周年紀念大樓内則設有天文台各主要技術部組辦公室及天氣預測總部。 然而在反修例運動期間多個港鐵車站出入口遭到破壞,及後港鐵為車站出入口作加固工程,尖沙咀站A1出口的玻璃部分亦已改鑲鋼板(但卻於室內部分張貼印有海防道街景的牆紙,『偽裝』玻璃透視街景效果),天花板亦改為密封不透光,「水晶屋」特色已不復見。 尖沙咀站於1979年12月16日啟用,而車站承建商是西松建設株式會社,當時為修正早期系統的南端終點站。

尖沙咀天文台道8號: 香港天文台總部

到今時今日,1883大樓設有台長級辦事處、行政部門辦公室、台長會議室和歷史展覽室。 而今日大樓外的草地則設有空氣溫度濕度計、地面和地底溫度計、雨量計、微氣候監測站、暑熱壓力計、風速計等儀器。 草坪旁邊亦掛有許多當年在鐵塔上懸掛的風球,以警告市民大眾和維港船隻颱風的來臨,但於 年代,隨着電台電視普及化,掛風球制度陸續取消,而天文台亦開始被重重大廈徹底包圍,外面難以窺探。 香港天文台總部(英語:Hong Kong Observatory Headquarters,又稱尖沙咀天文台),是香港天文台的主要建築物,位於九龍尖沙咀彌敦道134A號,坐落在天文台山上(舊稱伊利近山)。 天文台總部建於1883年(140年樓齡),其中主要建築物為樓高兩層的1883大樓(於1984年被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列為香港法定古蹟),其他包括於1983年落成的香港天文台百周年紀念大樓。

尖沙咀天文台道8號

天文台於1990年代開始租用於美麗華大廈內的一個達1.1萬平方呎的單位,供70多名職員使用、另外京士柏氣象站和機場氣象所亦有同事駐守。 2009年8月16日,隨著九龍南綫通車,尖沙咀站成為荃灣綫與西鐵綫(今屯馬綫)繼美孚站後的第二個轉乘站。 2008年9月28日,閘區合併並沒有使轉綫閘機被拆除,除了修改閘機少量程式外,此站沒有進行大改動。 港鐵在此站月台掛上告示,提醒乘客使用單一單程票不能在站轉綫。

尖沙咀天文台道8號: 天文臺道8號寫字樓租單位出租

乘客可透過麼地道與白蘭軒道行人隧道,或中間道行人隧道,便捷地往返尖東站與尖沙咀東部一帶。 其中兩條通道(原F出口及G出口)與尖東站(原L2出口及M3出口)相連,港鐵於2013年4月起取消兩者的出口編號。 前地鐵公司[8]於2007年6月27日宣佈進一步擴建尖沙咀站及增建出入口的計劃。 計劃原建議將在尖沙咀站的月台北端機房的位置,以暗挖技術開闢一條全長200米、闊6米的新通道,在通道中央開設面積約500平方米的新大堂。 新大堂將接駁三個新出入口(Q1、Q2、Q3),其中包括早前計劃連接東英大廈的出入口,以及連接美麗華酒店及美麗華商場地庫的新出入口。

直到1980年2月12日,地鐵[8]過海段(尖沙咀-中環)啟用,當時雅麗珊郡主亦於尖沙咀站登上列车前往中環站主持通車儀式[14]。 由於尖沙咀站位於繁忙的彌敦道地底,加上處於已發展的商業中心區內,車站四周欠缺大型公共運輸交匯處,大部分的巴士及小巴主要是以中途站方式途經尖沙咀站,或是於尖沙咀天星碼頭或麼地道設巴士總站。 尖沙咀天文台道8號 尖沙咀站(英語:Tsim Sha Tsui Station)是一個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尖沙咀彌敦道地底,屬於港鐵荃灣綫的鐵路車站,於1979年12月16日啟用。 尖東站、紅區中間道行人隧道與綠區白蘭軒道行人隧道緊接於10月24日啟用。 尖沙咀天文台道8號 到2005年4月4日,現尖沙咀站F出口啟用,接駁中間道行人隧道貫通尖東站。

尖沙咀天文台道8號: 車站用途

2004年9月,連接尖沙咀站和尖東站的麼地道行人隧道啟用,當時連接該行人隧道的地鐵出入口被稱為尖沙咀站G出口;同年10月24日,九廣東鐵正式延伸至尖東站,而尖沙咀站並成為地鐵[8]與九廣東鐵繼九龍塘站後的第二個轉乘站。 尖沙咀天文台道8號 尖沙咀站是港鐵[8]系統中最繁忙和人流量最高的車站之一,高峰期每小時人流可達4萬人次[9],每天人流更有大約26萬人次。 而車站位於彌敦道地底,鄰近多個著名旅遊景點、大型購物商場、酒店和商業大廈,也有地下通道連接鄰近商場,因此每天均有不少乘客進出車站。 尖沙咀天文台道8號2023 天文台1883年建成時是尖沙咀位置最高的建築物,在32米高的伊利近山,東南西北視野無擋,維港、香港島、九龍一帶高山、大嶼山亦可見到,是觀測氣象的良好位置。 樓高兩層的1883大樓為一長方形的磚砌建築物,成立初年設有台長辦公室、測風機、修正時鐘機及風雨針等儀器,室外設有量雨機、寒暑表、觀星儀及日光測驗機等儀器。 於1910年代,在對出草坪地底加建地震監測室,由樓梯連接1883大樓的地下外廊。

尖沙咀天文台道8號

2008年11月10日,港鐵建議隧道縮短至180公尺,新大堂位於通道中間,Q1、2出口位於新大堂,而Q3出口則以其餘半段隧道連接新大堂。 此站的接駁巴士上落客點設於彌敦道「九龍公園」巴士站,可用,或依職員指示前往。 港鐵免費接駁巴士只於鐵路事故期間提供服務,詳情可留意港鐵公布,或站內告示。

尖沙咀天文台道8號: 尖沙咀站

對於生活繁忙的都市人來說,置身於仿如綠洲的露天餐廳品嚐佳餚,自然別具一番風味。 故此,除了為 2 樓至 7 樓食肆樓層添置露台外,更於 8樓設有室外空中花園。 此外,位於 21 尖沙咀天文台道8號2023 樓的尊貴級餐廳,集高級法菜、香檳酒吧及宴會廳於一身,呈現時尚餐飲新國度,加上坐擁璀燦的維港美景,同時滿足客人視覺及味覺的享受。

尖沙咀站設有12個出入口,由於車站在彌敦道地底,因此大部分出入口均鄰近彌敦道及尖沙咀區內的街道。 其中原稱F、G的兩個出入口與尖東站相連,乘客可透過該出入口前往尖東站及行人隧道系統各出入口[2],而H、R出口則連接車站旁的國際廣場地庫,其中R出口的編號是遷就尖東站出入口編號而編定的,因此亦成為目前整個港鐵系統中採用最大英文字母的出入口編號。 尖沙咀站設有11個出口,主要連接區內各大購物中心、酒店及文娛康樂設施。

尖沙咀天文台道8號: 出入口

零售商舖面積約 1,100 至 10,600 平方呎,切合不同商家的需要。 大廈外牆設有多個宣傳平台,其中的 30 米 LED廣告屏幕更具宣傳效益,為租戶締造無限商機。 2007年12月2日,配合兩鐵合併,由此天起八達通使用者利用尖沙咀站及尖東站轉綫出入閘後可獲車費減免。

尖沙咀的正字及舊稱實為尖沙嘴,需要注意的是「嘴」為名詞;而「咀」則為動詞,因此舊稱更能反映出周邊地形特徵[13]。 然而,當時香港的地下鐵路公司將車站定名為「尖沙咀站」,此次命名對鄰近地方往後發展影響深遠,「尖沙咀」甚至已取代了原來「尖沙嘴」的舊稱,並廣見於商業地址、大廈名稱(如尖沙咀中心)及公共設施。 不過個别媒體(如《蘋果日報》)依然會以正字「尖沙嘴」、「尖沙嘴站」稱之。 港鐵曾於2013年2月至4月中期間為尖沙咀站及尖東站進行導向指示改善工程,其中F、G出口由於是連接尖東站的通道,港鐵已於2013年4月11日起取消上述兩個出入口編號。

尖沙咀天文台道8號: 大堂

現時,尖沙咀站內提供不同類型的商店供乘客購物或進食,例如有便利店、麵包糕餅店、咖啡店、書店、花店、銀行及速遞等[4][2]。 由於港鐵的收費區是不能進食,因此大部份食肆均不會設在收費區內。 尖沙咀天文台道8號 港鐵最終擱置建造新出入口,只修改現有A1出入口,加建自動電梯及升降機。 大廈樓高 19 層,總面積約 183,400平方呎,玻璃幕牆設計匠心獨運,外觀耀眼出眾,同時讓維多利亞港至何文田一帶景色盡收眼簾。 大廈集零售、飲食及辦公室於一身,設有四層零售及六層食肆,令尖沙咀這個購物天堂、消閒勝地更添魅力。

尖沙咀天文台道8號

使用八達通或港鐵都會票的乘客於30分鐘內在此兩站轉綫,會被視作一程車程,因此如從其他車站到達該站並由尖東站返回尖沙咀站者則會按港鐵的「車票發出條件」被徵收原站出入超過20分鐘的費用(殘疾人士或長者除外)。 而從該站出發超過150分鐘則會被收取相等於當時港鐵最高車費作為附加費。 自2004年尖東站啟用後,於繁忙時間在車站2號月台(往中環)候車的乘客有機會須等候3至5班車才能登車[10][11]。 同樣亦有議員認為尖沙咀站的大堂商店數目眾多,故而容易讓大堂出現人頭湧湧、寸步難移的情況[12]。

尖沙咀天文台道8號: 尖沙咀站繁忙時間客源情況

為配合荃灣綫通車,修正早期系統在1982年4月26日縮短至油麻地,並改稱觀塘綫,原有旺角至中環的列車服務改由荃灣綫提供。 尖沙咀站(Tsim 尖沙咀天文台道8號 尖沙咀天文台道8號 Sha Tsui Station),是港鐵荃灣綫位於尖沙咀商業中心區(CBD)的一個鐵路車站。 油尖旺区的尖沙咀@中原楼市片区,区内共11,483个私人住宅单位,涉及人口共24,554人。 主要街道包括广东道(尖沙咀段)、弥敦道(尖沙咀段)、加连威老道(尖沙咀段)、麽地道(尖沙咀段)、梳士巴利道(尖沙咀段)。 另外,区内主要屋苑包括 尖沙咀天文台道8號2023 港景峰,美丽都大厦,汉口中心,华源大厦,伟安大厦。 区内家庭住户每月收入中位数为HK$ 23,750,年龄中位数为 45.6岁。

港鐵在車站連接尖東站中間道行人隧道系統的行人通道內加建洗手間及育嬰間,該洗手間及育嬰間於2022年7月21日對外開放,而洗手間出入口亦設有資訊顯示屏實時顯示可用隔間數目及空氣質素[30]。 這個票務措施自兩鐵合併起已經開始實施,閘區合併後,其餘三個轉車站的收費區經已連接。 然而,由於兩鐵合併前九鐵與港府有協議,要將連接兩個站的行人隧道開放予公眾使用,不得劃為收費區。 因此尖沙咀站的收費區未能與尖東站的相連,只好保留上述措施於此站。 其後連接A1、A2出口之間通道隨之封閉,並改建為警崗,但警崗隨後搬遷至中間道行人隧道附近,而A1、A2出口之間再度重開通道,以作為行人隧道之用。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