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康和式睡房設計8大優勢2023!(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康和式睡房設計

第一代和諧附翼大廈於1992年發表,共有三個型號,全部只設相同的1-2人單位設計,於1994年至1997年期間落成,標準高度為15-16層,頂樓較遠離主樓的一翼設有退台設計。 和諧附翼大廈第一型為L字形設計,每層設有10個單位;和諧附翼大廈第二型為「V」字形設計,每層設有9個單位;和諧附翼大廈第三型為長條形設計,每層同樣設有9個單位,斜放的樓梯成為此款大廈的特色。 由於單位的廚廁門全部面向起居室,故此單位並不實用,甫推出便劣評如潮,驅使房屋署着手設計新型的附翼大廈,成為後來的新和諧附翼大廈一至四型。 值得一提,由於和諧附翼大廈興建時期極短,故此所有大廈均為第一代或第二代和諧式單位設計,並沒有採用第三代設計的和諧附翼大廈,即使主樓已改用第三代設計亦依舊不變。 值得一提,2001年落成的秀茂坪邨秀暉樓屬單方向設計大廈,它採用了此款大廈的單位設計,但單位不設露台,窗戶形式、去水渠位置等亦仿照第三代設計,為全港唯一有此設計的大廈。 使用此升降機服務佈局的例子有元州邨元樂樓及元雅樓、彩盈邨盈富樓、盈安樓及盈順樓及鯉魚門邨鯉隆樓。

然而,由於居屋第23期乙在推出前已被腰斬,有關計劃最後告吹[9]。 由於此類大廈的獨特設計導致建築成本極高,所以興建數目不多,往後所興建的公屋項目亦由更靈活的非標準設計大廈取代。 康和式睡房設計2023 康和式睡房設計2023 雖有三款統型大廈設計[28],但大廈不同部份的高度及單位位置可因應地盤及環境設計而作出修改,每座只有4-6層,可作為公屋、可租可買大廈或居屋,如赤柱馬坑邨、坪洲金坪邨、長洲雅寧苑等。

康和式睡房設計: 裝修小貼士

新和諧附翼大廈五型於1999年與新和諧一型同時發表,並於2003年至2008年期間落成。 房委會為進一步滿足社會上對小型單位不斷上升的需求,以及改善舊有附翼大廈的設計,藉此款大廈大量增加二及三人單位的興建數目。 康和式睡房設計 新的1-2人及2-3人單位在設計上較第二代大廈更趨統一,室內樓面面積面積亦較前代增加百分之十。 1-2人單位面積增加至17.4平方米,而2-3人單位則增至21.69平方米,並改良廚廁設計,使1-2人單位有足夠空間平排擺放兩張單人床,而2-3人單位住戶有足夠空間去分間一間房間,較上代設計更實用,而此款單位亦可配備於新和諧一型主樓翼尾,成為新和諧一型第六款。

康和式睡房設計

是以簡約的風格做基礎,再採用採用不同雲石物料、玫瑰金鋼、木元素等等的元素,為空間營造高雅時尚,舒適自然的蝸居。 香港單位的睡房空間普遍迷你,很多時只有30呎至40呎面積,放入睡床幾乎已佔用了所有位置,連收納儲物的地方都不夠。 康和式睡房設計 不過只要掌握小型睡房設計要點,靈活運用地台床或入牆櫃等等,便能在裝修時突破限制及盡量慳位,將迷你狹小的蝸居變得實用美觀,當中無論主人房或兒童房都有不同的小貼士。

康和式睡房設計: 家居設計│2022年十大裝修潮流趨勢 SPC石塑地板、漩渦式沖水座廁成新寵(物料篇)

這樣做可以將收納空間轉移到地下,節省擺放儲物櫃的位置,騰出更多地面空間予其他用途,例如是設置化妝枱或書枱;也可以不放任何傢私,當作休憩之用的小角落。 而升高的地台能塑造儀式感,令住戶進入房間後意識到這是休息的地方,即使將床褥直接放在地台上也不會覺得猶如睡在地上。 在廳間房案例中,可以考慮用玻璃趟門作睡房間隔,有助增加客廳採光,進一步加強空間感。

康和式睡房設計

和諧式大廈是香港公共房屋大廈的重要設計,於1989年正式發表,在1992年至2010年間所落成的公共屋邨樓宇及「居者有其屋計劃」(即居屋)樓宇中廣泛採用。 近年不少首次置業人士都會考慮居屋,在網絡上也多介紹了相關居屋的間隔及設計,所以我這次也想介紹一下不同類型公營房屋的隔間及在設計時須留意的地方。 這個時候你只需要一張伸縮枱,就可以用來工作、吃下午茶,甚至放部平板電腦已經可以輕鬆煲劇,對於愛窩在房間的人來說,一張伸縮枱絕對可以解決很多生活上的需要。 而在2000年,房委會曾經打算在當時仍在興建、採用康和型設計的葵蓉苑,試行「自選交樓標準」計劃,容許準業主選擇由房委會承建商負責單位基本裝修。

康和式睡房設計: 窗台設計│如何運用客廳及睡房窗台 6種設計巧思變得更美觀及實用

高登居室室內設計師LuLu稱,康和式居屋的走廊位空間,一般較難利用,要注意是長窄兼陰暗的走廊位及活動空間少的居室往往會予人壓迫感。 最常見一定是地台收納,床下底和床邊的地台固然可以提供充足的儲物量,連梳妝枱下的位置都不要浪費,可以做小型收納箱,正好用來擺放化妝品和護膚品等體積小的瓶瓶罐罐。 下層床架可變成書櫃和書枱,增添功能性;旁邊採用加大碼樓梯,每格均可當作抽屜使用,增加儲物空間,而小朋友爬上去時亦變得有趣好玩。 可以想像如果是購入一般衣櫃,櫃上有可能漏空位置,卻又不能擺放物件,等於浪費空間;但採用入牆櫃的話,將衣櫃剛剛好地嵌入牆身,便能用盡每一分每一寸,若果稍花心思,更可變成一幅特色牆,增添房間的設計感。 從事公關及營銷工作的何小姐, 日常工作都十分忙碌,再加上裝修,要處理的事又多一件。

大樓內設4部升降機(兩部停26-40樓,另外兩部停1-25樓)和2道緊急走火樓梯。 大多數樓宇採用設相連大堂及樁基的「雙子星」設計(一般以「雙子星」方式連結的樓宇均屬康和一型中同款設計,除了高翔苑(政府宿舍)屬例外;早期亦曾經出現以第一款大廈短翼連接的「雙子星」大廈設計(如天頌苑A至D座原來方案,但最後沒有達成),亦有部份採用單獨大堂設計。 其實除了地台床,訂造窗台床也可省下很多空間;不過在高高的窗台上再加床褥,通常都會變得比標準睡床高,爬上去睡覺會有點困難。 康和式睡房設計2023 如果不選擇做窗台床,但又想善用這個位置,可以考慮將它變成書枱或梳妝枱,旁邊的空餘位置再擺放一些觀賞植物及擺設,令睡房增添格調,不至於只有單調的一張睡床。

康和式睡房設計: 裝修術語大公開:物料篇

另外,第一代和諧一型於頂樓上方的天面較高,第二代及第三代則略為縮減了高度。 在1999年以後落成的和諧一型大廈,高層天台水缸的設計由升降機機房上方,調至機房四側。 和諧式大廈的電梯大堂及通道等公用地方較寬敞,所佔的樓面面積較多,因此較後來落成的非標準設計大廈甚至不少私人住宅寬敞。 然而,審計署曾經在調查報告中指出,房委會沒有善用土地以獲得最多的實用面積[4],而此等問題亦在新和諧一型大廈出現(例如上水清河邨所在用地准許地積比為7倍,但最後僅使用了約4倍)。 康和式睡房設計 我們住靚屋室內設計公司已在香港有20年歷史,處理各種住宅及商業項目,我們團隊不只著重於裝修,而是設計一個空間,讓客戶在生活品味提升,充份利用規劃、創意,滿足精神需要,正是客戶選擇住靚屋室內設計公司的原因。 當中錦泰苑的單向康和型屬特殊設計性質,由興業建築師有限公司為此項目設計(及後,同一公司設計的私人屋苑-環宇海灣設計亦參考了上述樓宇),全為兩房設計,而升降機亦只有三台(其中一台為可通往所有樓層的消防升降機)。

另外,房委會建築小組於2003年6月通過,今後新建的公屋不再為每戶安裝鐵閘,任由居民按規定加設鐵閘[38],直至2006年石硤尾邨重建第一期開始才重新提供趟閘。 鄉村型大廈外型因地盤環境而不同,樓高與附近環境配合,只高4至10層不等。 康和式睡房設計 第一型設計為十字長型,其中相連的兩翼短翼為單向設計;第二型設計放棄其中兩翼為單向的設計,在原有的十字造型基礎上連接1-2個L形的翼,外形類似於兩個相連的倒S形;第三型設計則類似十字長型連家庭式單位附翼,附翼可以因應地盤特性而選擇相連於兩隻設有1B單位的翼尾之一。 第一座和諧三型大廈位於藍田廣田邨廣靖樓 , 於1992年11月落成 康和式睡房設計 , 亦是全港首座和諧式大廈。

康和式睡房設計: 【家居設計】貓狗家居設計參考 + 裝修選料

在此之後,取代新和諧式設計的非標準設計大廈不再限制必須設置雙數數目的升降機,令一座大廈設單數數量升降機的設計、設置同時服務中層及高層的升降機,甚至分設兩個升降機大堂以服務不同樓層的安排變得更常見,藉以降低建築成本及提升大廈設計彈性,從而提供更多單位。 住靚屋室內設計公司用心處理每個設計案例,近年在市場上獲得多項室內設計及家居品牌大獎,並贏得客人的良好信譽和品牌形象。 我們提供一站式設計服務:為客人提供空間設計、重建規劃、工程監管及傢俬訂制等服務。 無論家居設計及商鋪設計,我們都會給予客戶一個完整的空間規劃設計主題,由家俱設計出產及傢俬配置編排,均展示出令客人感到完美無瑕的室內設計。 住靚屋室內設計師團隊在每個工程都會嚴謹規劃及監管,達至設計空間,令生活品味提升。 Art Ascent Design 來年的室內設計風格趨勢偏向簡約及輕奢華。

康和式睡房設計

「做到問心無愧就可以了。」我們選擇的職業或多或少都與我們的性格吻合,裝修的一板一眼、泡茶的一杯一壺,猶如簡單踏實的人生。 從事裝修逾二十年的龍國強師傅,閒時喜歡習茶,經歷過人生的高低起伏,沉澱出謙卑中庸的人生哲理,讓我們一同細聽他的苦與甘。 美女舞蹈員 康和式睡房設計2023 Charlene 入行近十五年,和學友、Sammi、千嬅等大明星合作過。

康和式睡房設計: 裝修導賞團|結合一家九口喜好 700呎村屋裝修打造喵星人之家

此外,於新和諧一型大廈裏,亦引進了退台式設計,但僅屬美田邨及葵涌邨之特別設計,直至非標準設計大廈取代此款設計後,才獲得廣泛採用。 和諧三型的設計為了取代新長型及相連長型大廈,尤其針對應用於市區/擴展市區的舊屋邨呈長型,並設有高度限制的重建地盤及應用於一些呈長條型的地盤剩餘位置,靈活地把屋邨地盤可建單位極大化。 此類型數量不多,主要集中在觀塘區及新界的葵青區 , 元朗區及沙田區,此型號可見於翠屏南邨、天瑞邨及長亨邨等屋邨,當中秀茂坪邨秀康樓及秀樂樓是全港唯一採用相連設計的和諧二型大廈 , 而位於烏溪沙的利安邨是全港唯一一個全部採用和諧二型大廈的公共屋邨 。 和諧1A型大廈是以和諧一型為藍本而衍生出來的矮化版本,層數約為14至25層,大廈樓宇頂部及樓梯改用和諧三型的設計。 此設計主要應用於興建在受機場附帶建築物高度限制的地盤(僅九龍),例如當年位於啟德機場航道以下,每幢大廈只有13層高的麗安邨、14層的白田邨潤田樓、20層的高俊苑及達23層高的樂富邨。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