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鳳凰徑第二段5大著數2023!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鳳凰徑第二段

終點位於伯公坳,在車站的第三段起點時常都會見到白霧蓋鳳凰,與先前經過的大東山形成極具氣勢的起伏山麓。 鳯凰徑第六段 (龍仔悟園 – 大澳) 遊記按此難度:★★☆☆☆距離:約2公里 時間:約1小時鳳凰徑第六段由於起點在山中,因此一般都是與鳳凰段第五段同遊。 難度方面,鳳凰徑第六段路程雖短,但路徑下降斜度頗高,因此難度不低。 雖然官方郊野樂行說法路徑風光明媚,但其實鳳六沿路都是置身林蔭之中,沒有太多風景可言。

往後開始首段的上升,走至涼亭後,復又上升一段斜度甚高的石級。 此時可看見左方一個巨型的峭壁缺口,名為「南天門」。 鳳凰徑第四段由於路徑短上落不多,中間又會穿過昂坪市集,而且要走馬路,感覺鳳凰徑第四段是鳳凰徑中間的緩衝區,但由於鳳四不太似行山,一般都會與鳳凰徑第五段同遊。 另外,鳳凰徑第四段原本行走木魚山及獅子頭山到深屈道,後來於2008年路徑因山泥傾滯損毀而改道現時的彌勒山郊遊徑一帶,新路舊路的距離相約,不會影響到鳳凰徑全程70公里的長度。 鳳凰徑第一段全程走嶼南道車路旁的行人路,風景完全欠奉,由於鳳凰徑第一段路程較短的關係,一般都會與鳳凰徑第二徑或其他路徑連走,沒有要注意的地方。 途中攀山靠海,自然風光滿溢,沒有高樓阻礙景觀。

鳳凰徑第二段: 鳳凰徑第二段:南山>伯公坳

鳳凰山山頂範圍不大,臨時避風站在2022年底維修,未知何時重新開放。 鳳凰山是香港日出大熱地點,每年元旦、農曆新年時必定人山人海等日出,惟出發前留意天氣,寒冷、大風、下雨、行雷等不穩天氣勿登山。 登鳳凰山不會迷路,起步不久已看到接下來的路程,山脊線不太看得清鳳凰山頂位置。 登鳳凰山極之開揚,難度高或低,與天氣有極大關係。

鳳凰徑第二段

鳳凰徑第三段是以攀登香港第二高峰的鳳凰山為主。 海拔934米的鳳凰山擁有兩個山峰,主峰為鳳、副峰為凰。 由於山巔處怪石嶙峋,故此又名為「爛頭山」,英語則名為Lantau Peak。 鳳凰山地勢突出,放目可及遠,故吸引不少遊人在凌晨時分登峰觀賞日出。 鳳凰徑第二段路線的上落幅度頗大,但路徑明確,路上山巒起伏,風景醉人。

鳳凰徑第二段: 鳯凰徑第四段 (昂坪 – 深屈道) 遊記按此 難度:★☆☆☆☆ 距離:約5.5公里 時間:約1.5小時

因登上狗牙嶺險要難行,加上爬升路段較多,所以只合適有經驗者前往。 鳳凰徑第二段2023 鳳凰徑第二段 如只希望登上鳳凰山觀看日出,便可以在伯公坳或昂坪起步,並沿路拆返。 鳳凰徑第二段2023 登山者可按照自己的能力制定路程的長短,若只前往爛頭營及希望相對短路程,可在伯公坳起步及來回。 若希望體驗整個大東山山脈的景觀,包括蓮花山一帶遠眺鳳凰山,就可由伯公坳起步經過爛頭營、薄刀屻及蓮花山回到東涌,或從東涌起步作相反路線。

  • 中途回望大東山、梅窩一帶,才發現與大東山的距離。
  • 難度方面,鳳凰徑第六段路程雖短,但路徑下降斜度頗高,因此難度不低。
  • 唯鳳凰山終年都會有大霧,濃霧或會影響到行山的興致。
  • 我對這邊的山峰又愛又恨;其一是因為帶著沉重器材走這路段不輕鬆,其二是地形及氣候問題,令這區的山峰經常會被雲霧包圍,經常到達拍攝點後都會空手而回。

下車後留意左右兩方小心過馬路,在流動廁所旁開始天梯登鳳凰山之路。 沼鳳凰徑3段登鳳凰山,除頭尾外幾乎全程開揚無樹蔭,炎熱、濕度高、落雨、大風都會嚴重影響速度,因此出發前留意天氣。 早年登鳳凰山的石級極之巨大,至近年伯公坳部份已修整過。 中途回望大東山、梅窩一帶,才發現與大東山的距離。

鳳凰徑第二段: 鳳凰徑

雖然難免辛苦,但大部分路段有林蔭,直到兩邊大樹漸漸被灌木取代,視野變得開闊時,就代表你已接近路段的最高處。 沿鳳凰徑3段登鳳凰山不會迷路,惟出發前留意天氣,安全至上。 想鳳凰觀日的朋友要帶足夠保暖衣物,特別是頭、頸、手等,山上溫度遠比市區低,如強風吹拂時失溫必定比想像中快。 目測不少人都欠裝備登鳳凰山,西裝、皮鞋、手執一支500ml水的大有人在。 由伯公坳起步相對昂坪直上難度較低,可以說用時間換取難度,11月至1月初芒草盛放景色更迷人。

鳳凰徑第二段

再往前走,經過黃龍坑郊遊徑的地圖指示牌,便會到達大東山的爛頭營。 在秋冬時分,金色芒草滿坡,伴著星散的石屋,吸引不少遊人前來觀賞。 而我最喜歡欣賞鳳凰山的角度,就是在登上鳳凰山中段期間的狗牙嶺上,每次看到日落光線照射到鳳凰山山脈上,我都不敢相信這竟然是可以在香港看到的景色。 香港著名野外及極地攝影師Kelvin Yuen為The North Face的Explorer推薦四條香港本地行山路徑及必拍景點,一同發現香港之美。 冬天,大東山山上寒風凜冽 ; 秋天則大霧瀰漫。 出發前,記得瀏覽香港天文台網頁,了解更多天氣預報、天氣警告等資訊。

鳳凰徑第二段: 鳳凰徑第2段

路線主要圍繞南大嶼郊野公園而行走,由東部的梅窩起,繞行西面海岸返回梅窩。 難度:★★☆☆☆距離:約6公里 時間:約2小時鳳凰徑第九段算是鳯凰徑中較為輕鬆的一段,距離不長而且沿路都是繞山腰而行上落不多。 景色方面,於起點可欣賞石壁水塘的景色,沿途都是一直沿海岸線行走,並且途經東灣及蘿箕灣兩個沙灘,於終點亦可參觀水口泥灘,是大嶼山區一條景色不俗的低難度短途路線。 難度:★☆☆☆☆距離:約5公里 時間:約1.5小時 鳳凰徑第八段全程為引水道水泥路,路程甚為輕鬆,不過起點位於山中,因此必須與鳳凰徑第七段或分流郊遊徑同遊,所以遊走時需要兩條路線合位計劃。

朋友出發前沒有查看天文台雷達,半夜由伯公坳出發。 初時微雨下仍續走,但未到鳳凰山頂雨勢一發不可收拾,水流沿石級如瀑布一樣。 鳳凰徑第一段路線簡明,只需微微上升,坡度甚緩。 鳳凰徑第二段2023 惟整段均沿著車道行走,車來車往,更只有一處賞景點,乏善可陳。 沿途大多在樹蔭之下行走,在中段的巴士站旁,位置較開揚,可下瞰右下方的鹿地塘村。

鳳凰徑第二段: 第二站:大東山

爛頭營石屋極具特色,若配以秋冬時分的芒草,實是風景拍攝的極佳地點。 此路段多是泥徑與石級,雖然不斷上升,但也算好走。 此處可遙望芝麻灣半島及離岸較遠的長洲,而二東山東南坡的叢叢樹木亦進入眼簾。 香港第二高山峰 – 鳳凰徑第二段2023 鳳凰山,是較熱門觀看日出的山峰,一直以來有著「鳳凰觀日」的名稱。 我對這邊的山峰又愛又恨;其一是因為帶著沉重器材走這路段不輕鬆,其二是地形及氣候問題,令這區的山峰經常會被雲霧包圍,經常到達拍攝點後都會空手而回。 但是每當雲霧散開後,山峰展現在眼前,就會覺得一切都值得。

鳳凰徑第二段

鳳凰徑是香港第三長的遠足徑,全長70公里,共分12段,行畢全程大約需時25小時。 它貫穿了南、北大嶼山郊野公園,跨越香港第二高峰鳳凰山,繞過石壁水塘主壩,經過多個沙灘。 鳳凰徑為一環型行山路線,其起點和終點均在梅窩碼頭。 鳳凰徑位於香港最大的島嶼大嶼山,以島上的最高峰鳳凰山命名,於1984年啟用。

鳳凰徑第二段: 鳯凰徑第一段 (梅窩 – 南山) 遊記按此

此處有一座鳳凰徑的牌坊,標示著第二段的起點,遊人可沿徑續走往大東山、循南山古道返回梅窩或乘車離去。 難度:★☆☆☆☆距離:約6公里 時間:約2小時鳳凰徑第十段與第十一段可說兄弟,兩者都是行走引水道為主,鳳凰徑第十段起初略有上坡,之後全為引水道平路,不論難度或景色都沒有太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鳳凰徑第七段雖說是最長一段,不過大部份路段都是平路,上落不多,即使要與接鳳凰徑第八段連走,都只是中等難度。 景色方面,鳳凰徑第七段沿海邊而行,沿路會經過分流及煎魚灣等多個海灘,風景優美,沿途亦會經過二澳及大澳的漁村景色,自然風光及人文景點兼備,景色十分豐富。 這一條路線都是可以按照登山者經驗來自行決定路段及距離;若希望前往狗牙嶺再登上鳳凰山走全程,便需要透過非官方完整修葺的路段到達狗牙嶺;再經過鳳凰山山頂沿鳳凰徑三段下山。

鳳凰徑第二段

難度方面,大東山是香港第三高山,高海拔869米,而起點南山只起約高海拔150米,有7百多米的高度要爬升,還好鳯凰徑鋪設完善,指示清晰,升幅適中,相信一般體能應可應付,但初學者則需量力而為。 本段於南山出發,沿途要走過不少石級連登兩個山峰,包括二東山約700米高的東南山脊和大東山約800米高的西面山脊。 這段可算為全徑第二富挑戰性的位置,然而站在山上可鳥瞰東和南北面的絕色景致。

鳳凰徑第二段: 大東山:置身芒草花海,靜待落日晚霞

而非前往山頂的登山者,則可沿著麥理浩徑四段走完全程,感受在雲上登山的感覺,最後沿山徑下山。 登鳳凰山觀賞日出人士要特別注意山頂溫度較低 鳳凰徑第二段 (較市區低攝氏6-7度),而且非常大風,必須準備足夠禦寒衣物,詳情可參考【鳳凰山 (芒草)】路線簡介。 除飽覽沿路優美的景致和野生植物外,還可親身感受足下漫山遍野芒草的溫柔。 隨後續沿徑下山,一輪急降,便會抵達「鳳凰觀日」牌坊,完成鳳凰徑第三段的行程。 如果時間許可,當可順道參觀心經簡林、位處昂坪的全球最大露天青銅大佛,以及著名的寶蓮寺。 路線由伯公坳的石級起,上升不久,即可望見東涌市區及機場,而高度僅次於鳳凰山的大東山在後方。

  • 這段可算為全徑第二富挑戰性的位置,然而站在山上可鳥瞰東和南北面的絕色景致。
  • 此時可看見左方一個巨型的峭壁缺口,名為「南天門」。
  • 登鳳凰山觀賞日出人士要特別注意山頂溫度較低 (較市區低攝氏6-7度),而且非常大風,必須準備足夠禦寒衣物,詳情可參考【鳳凰山 (芒草)】路線簡介。
  • 登鳳凰山不會迷路,起步不久已看到接下來的路程,山脊線不太看得清鳳凰山頂位置。
  • 景色方面,觀音山及羌山可看到石壁水塘及大澳的景色,而龍仔悟園的荷池亦甚有特色,風景不俗。

景色方面,觀音山及羌山可看到石壁水塘及大澳的景色,而龍仔悟園的荷池亦甚有特色,風景不俗。 鳳凰徑第二段 鳳凰徑(英語:Lantau Trail)是香港著名的遠足徑,位於香港大嶼山。 鳳凰徑是香港第三長的遠足徑,僅次於麥理浩徑及衛奕信徑,總長度70公里[1],共分12段。 鳳凰徑第二段 經南天門出口後,斜度繼續上升,起步後1.5至2小時抵鳳凰山。 地政總署測繪處及漁農自然護理署指鳳凰山為934米高,而大地測量控制站數據庫指鳳凰山為935.7米。 由於香港最高峰大帽山最高位為禁區,因此鳳凰山是普通人可到達的香港最高點。

鳳凰徑第二段: 鳳凰徑第6段

香港第三高的山峰 - 鳳凰徑第二段 大東山,我另一非常喜歡的山頭。 因只需要透過數小時登山,不需要飛到海外,在這可以看到分佈在山脊上的爛頭營,有如歐洲山區般的小屋景色。 而比較特色的是可以在這感受到季節的變化,在秋季期間,山上的芒草的盛開,跟夏季對比時,彷彿變成另一個山頭。 這一條路線可按照個人體能規劃走完全程或只遊覽部份景點,進可功退可守。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