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宋皇臺站古井2023介紹!(震驚真相).

Article hero image

一群九龍城南角道商戶指沙中綫工程封路嚴重影響商戶生意,南角道地盤由2013年開始施工至今,該路段一條行車線被封,另一邊亦改劃為雙黃線。 鐵路施工4年以來不少商戶生意暴跌20%至40%,最少8間商舖結業。 南角道超過50間商戶於2017年11月27日傍晚6時聯合熄燈一小時抗議,要求港鐵賠償。

宋皇臺站古井

至於古覲圍,及附近另有二王殿村,俱為南宋末跟隨宋帝流亡至九龍灣的臣民聚居而建立的村落,如今遺跡尚待查。 宋末二帝避戰禍駐蹕九龍灣,偶有登上馬頭涌畔灘頭小丘,後人為紀念二帝,稱小丘為聖山,並於山上刻石鎸字「宋王臺」以作紀念。 宋皇臺站古井2023 朝臣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等擁戴益王趙昰繼位於福州,是為端宗。

宋皇臺站古井: 位置圖

該站B出入口有通道讓市民步行5分鐘便可到達九龍城南角道一帶,有助連接區內幹道。 宋皇臺站古井 二零一二至二零一五年間,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為配合宋皇臺站建設工程,委託考古專家於聖山一帶進行考古工作,發現大量宋元時期及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中的考古遺存。 為了讓公眾了解考古發掘的成果,宋皇臺站內特設兩個展櫃展示出土文物。

宋皇臺站古井

他說,近年附近店舖流轉較快,亦沒店舖丟空,預計車站可帶動人流,但該區人口始終較少,加上附近沒景點,預計物價及租金不會大幅上漲。 宋皇臺站的月台以当代艺术品结合考古主题,乘客可於柱身上看到由本地陶艺家黄丽贞创作的陶瓷浮雕。 宋皇臺站古井2023 主题为《大地陶词》,是以黄丽贞对宋元时代的理解,以瓷器呈现出宋元时期的日夜、春冬景象。

宋皇臺站古井: 月台類型

近日港鐵發布了屯馬線三個車站包括宋皇臺站的站內圖片,不過有網民指出,相中並未見到港鐵當年強調會加入的「考古元素」,質疑文物「去咗邊」同時,亦認為即使真的有設置展示櫃,其規模亦無法與台北捷運北門站的同類文物陳列相比。 港鐵指車站開放日吸引超過3,000名市民到場參觀,當中包括約400名應港鐵邀請來自地區及非政府組織團體人士。 宋皇臺站古井 除了體驗車站新設施外,參觀人士透過站內的介紹,觀賞及認識更多關於宋皇臺地區的歷史及車站藝術-《大地陶詞》的故事。 開放日分為六個參觀時段,每個時段有兩百張入場券,每張券可供四位市民入場。 首輪參觀時間為早上10時15分,入場人士須使用「安心出行」或填寫個人資料。

  • 饒公在碑記中指出「是廟曩有碑,記題《乾隆重修馬頭圍北帝廟》」 ,懷疑這座古廟是 「自馬頭圍村遷來者,馬頭圍即昔之古瑾圍」。
  • 屯馬線全線通車儀式今日於宋皇臺站舉行,並由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主持。
  • 為妥善保育出土的考古文物,港鐵公司與古物古蹟辦事處携手,讓出土文物可以於宋皇臺站內展出,讓巿民可以在車站內一睹宋朝的人文風情。
  • 另外,屯馬綫為全港首條引入「車廂載客情況顯示」的鐵路線,乘客資訊顯示屏將以綠色、黃色及紅色代表車廂擠迫情況,其中綠色代表少人、黃色為中等,紅色代表擠迫,讓乘客選揀空間較充裕的車廂上車。
  • 幾經波折的屯馬綫將於本月27日全線開通,港鐵繼昨日(12日)於土瓜灣站舉行開放日,今日(13日)再開放宋皇臺站,首批入場人士超過200人。
  • 宋王臺巨石倖存,政府將其切割,1960年移往今宋王臺公園展示留存。
  • 宋皇臺站在建造期間,發現宋元時代古井等文物,車站將設兩個展櫃展示有關出土文物,市民在通車當日就可參觀。
  • 而其餘出入口則設於啟德新發展區,連接未來商住大廈及多用途體育場館等基礎建設,現時因該區發展仍在起步階段,車站一帶仍一片荒蕪,須以臨時行人通道接駁附近街道。

宋皇臺站一帶在宋元時期已有人居住,車站在建造期間有大量文物出土,故車站的設計融入考古元素。 宋皇臺站古井2023 日後大堂將設展櫃展示該些出土文物,港鐵正與古物古蹟辦事處商討有關展出的安排。 同時,為預留彈性處理宋元時期古井及連接的引水槽,港鐵決定將文物在車站上方原址重置,車站大堂部分天花將換成透明底板,以便乘客在大堂觀賞古井的底部。

宋皇臺站古井: 九龍城商戶投訴鐵路工程影響收入

設計方面,紅色為主的大堂,閣樓將裝置波浪形天花,而以雕刻及玻璃圖案形式創作的車站藝術品《失而復得》,會分佈在站內不同位置,配合尼龍袋圖案的月台玻璃,承載着昔日經紅磡回鄉的記憶。 幾經波折的屯馬綫將於本月27日全線開通,港鐵繼昨日(12日)於土瓜灣站舉行開放日,今日(13日)再開放宋皇臺站,首批入場人士超過200人。 宋皇臺站古井 然而,站內尚未完成文物展覽、古井及C出口的工程,有不少九龍城街坊表示「等咗10幾年,等到對腳行唔到」,嘆道「遲到好過冇到」;亦有街坊質疑新站的便利程度,期望政府重整路面交通時,能積極諮詢居民意見。 宋皇臺站古井2023 宋皇臺站古井2023 古蹟辦則稱,該站將展出超過400件出土文物,主要是宋代的貨幣、陶瓷器和建築構件,亦包括19世紀末至20世紀中的日常用品,而展出文物的復修和維護由古蹟辦現有資源應付。 港鐵續稱,該站選用泥黃色作主色調,與該處帝王歷史及古蹟相襯,月台柱身展示出本地陶藝家黃麗貞的作品《大地陶詞》,展示日夜及春冬季景象。 港鐵沙中線土瓜灣站工地早年發掘出宋元古井的文物和遺跡,而根據港鐵在2017年公開最終考古報告,宋皇臺站車站內將會設置展櫃供古蹟辦展示在考古工作區發現的文物,裝飾和藝術設計亦以圖像方式展示來凸顯地區歷史。

此外,車站興建時發現的宋元時代古井文物,站方已暫時妥為封存,並計劃會原址重置,乘客日後將可在車站大堂仰觀古井底部。 設施方面,宋皇臺站大堂將設有智能客務中心及設多個輕觸式屏幕,供乘客查詢行程及車站資訊,車站付費區內亦設有洗手間及育嬰間,而新車站更會設有四款機械人,提供客務查詢、清潔、電梯安全提示等服務。 港鐵早前提到,宋皇臺車站於建造期間有大量文物出土,因此車站的設計揉合考古元素。

宋皇臺站古井: 啟用日期

為10萬名師生供飯的午膳供應商「活力午餐」曾暫停兩天供應,於上周三(2月22日)恢復服務,其隸屬的大家樂集團早前曾稱,考慮到人手安排和產能負荷,決定不會向個別中學提出續約。 據了解,陸續有小學獲告知不獲續約,4月起不再由「活力午餐」供飯。 中國 RISC-V 生態發展史上最大規模會議周四(2 日)在上海登場,英特爾、Google 等科技巨擘齊聚一堂,探討如何共建 RISC-V 生態,推動第三波晶片浪潮到來,目前中國在 RISC-V 領域一馬當先。 另一遺跡立於今露明道公園內有「上帝古廟」(供奉玄天上帝,即北帝),僅餘石門柱及牌額,旁有饒宗頤大師考證的碑記。 饒公在碑記中指出「是廟曩有碑,記題《乾隆重修馬頭圍北帝廟》」 ,懷疑這座古廟是 「自馬頭圍村遷來者,馬頭圍即昔之古瑾圍」。

因應啟德發展計劃中可能興建大型體育場館,預計此站將會成為體育場館的重要交通配套。 C出口原計劃以行人隧道接駁至北帝街,但受發現古蹟影響臨時擱置興建,並計劃以行人天橋取代,該行人天橋預計於2023年動工,目標在2026年竣工;而A、D出口則設於啟德新發展區內。 一號月台三號車門對出的藝術品名為《大地陶詞》,由本地陶藝家黃麗貞創作,她以當代手法呈現宋代美學,利用陶瓷浮雕重新詮釋宋代的畫作,展示季節更替和日夜輪轉的美景,並以陶瓷塑造日與夜、春季與冬季的景象,點綴月台的柱身。 【明報專訊】兩年前嘅6月9號,大批市民上街反對政府修訂《逃犯條例》,香港從此不一樣。

宋皇臺站古井: 天花設淺啡色圓形圖案可望古井

有九龍城區議員關注,當局若在屯馬線全線通車後削減甚至取消部分巴士班次,會加重當區居民的交通費負擔。 宋皇臺站古井2023 而車站大堂設有兩個展櫃展示該區出土文物予公眾鑑賞,同時為了預留彈性處理一個宋元時代古井及連接的引水槽,該文物將於車站上方原址重置安排,車站大堂部分頂蓋屆時將會換成透明底板,以便乘客在車站大堂內觀賞古井的底部。 港鐵表示,為了預留彈性處理古井日後於車站上方的重置安排,車站大堂的頂蓋設計已修改,並加建混凝土井槽,其底板日後可更換為透明底板,日後乘客可在站內仰望古井的底部。 現場所見,該位置的天花有一個淺啡色圓形圖案,地板有「QR code」供市民瀏覽文物資訊。 宋皇臺站古井2023 在建造期間,工程人員發現大量宋代遺蹟,包括於現時車站大堂中央位置發現宋元時代的古井及接連的引水槽。 因此,大堂頂蓋設計已重新修改,另港鐵會加建彈性預留的混凝土井槽,有待宋皇臺公園設計落實,上方的宋元古井(J2井)及引水槽於原址重建後,大堂頂部的混凝土底板將可換作透明底板,乘客日後可在大堂內仰視古井底部。

宋皇臺站(Sung Wong Toi Station)是港鐵屯馬綫上其中一站,位於九龍九龍城區啟德發展區西南角與馬頭涌接壤的地帶,服務鄰近的九龍城及馬頭圍社區。 此站為一地底車站,具體位置在世運道與德高道一帶,宋王臺遊樂場之東,香港飛行總會以北。 近日港鐵在網站上公布屯馬線三個車站包括宋皇臺站的圖片,相中除了見到設施如升降機、扶手電梯、洗手間及育嬰間等之外,亦見有一個本地陶藝家的藝術作品。

其他文章推薦: